生物反馈联合莫沙必利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及直肠肌肉协调性、临床症状的影响
2022-02-16管振安
管振安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肛肠科,山东聊城 252000)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FC患者排便时需要通过腹部用力,导致腹部压力升高,长此以往会增加高血压、心脑疾病等的发生风险,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十分必要[1]。促胃肠动力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FC 的常用药物,莫沙必利作为消化道促动力剂,能够改善FC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效果欠佳[2]。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的物理疗法,能够将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操纵之下,并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操纵内脏活动及腺体的分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善相关功能,但其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FC 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近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4 月—2022 年3月我院收治的FC 患者92 例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生物反馈联合莫沙必利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2 例FC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3]中FC 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本研究药品使用禁忌者;(2)合并结肠癌者;(3)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该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6 例;年龄31~78(54.84±6.28)岁;病程1~9(5.34±1.27)年;慢性传输型14 例,出口梗阻型32例。观察组中男19 例,女27 例;年龄30~79(55.13±6.33)岁;病程1~10(5.41±1.35)年;慢性传输型13例,出口梗阻型33 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调整饮食、锻炼排便等基础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规格:5 mg)口服,5 mg/次,3 次/d,饭前或饭后30 min 服用,持续治疗12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为患者讲解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过程和目的。使用胃肠动力仪(南京宽诚科技有限公司,KC-3000 型,苏械注准20182260721),采用肛门栓肌与直肠压力导管法进行训练,嘱患者侧卧面向显示屏,将单通道测压导管置入肛门直肠,指导患者观察仪器上直肠与肛门的测压图形,学会识别自己正常和异常的直肠肛门测压图形,在显示屏的提示下掌握正常的排便方法,并通过不断练习达到脱离显示屏提示也能正常排便。1 h/次,2~3 次/周,10 次为1 个疗程,要求患者治疗间歇期进行家庭训练,2~3 次/d,持续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排便无费力感;显效:大便性状较正常,2 d 内自主排便1 次,排便不费力,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大便干结,每周自主排便≤2 次,偶尔需借助泄剂,临床体征有改善;无效: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肛门、直肠肌肉协调性:治疗前后,采用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测量患者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差、力排时肛管残余压。(3)症状积分:治疗前后,采用四级评分法对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及腹胀症状进行评分。大便次数:1~2 次/d 为0 分,2 d内1 次为2 分,每周排便≤2 次为4 分,1 周内未排便为6 分;大便性状:正常大便为0 分,大便质软为2分,大便干结为4 分,粒状大便为6 分;排便困难:排便顺畅为0 分,轻度困难为2 分,中度困难为4 分,重度困难为6 分;腹胀:无腹胀感为0 分,轻度腹胀为2分,中度腹胀为4 分,重度腹胀为6 分。分数与便秘症状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症状积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肛门、直肠肌肉协调性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差、力排时肛管残余压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差高于对照组,力排时肛管残余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肛门、直肠肌肉协调性对比[(),mmHg]
表2 两组肛门、直肠肌肉协调性对比[(),mmHg]
2.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各症状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
3 讨论
FC 的病因复杂,与不良排便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相关,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排便间期延长、排便困难,大便性质干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FC 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若未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增加结肠癌的发生风险[4]。
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粪便到达乙状结肠和直肠时,可通过腹腔压力增加、直肠收缩,反射性地引起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等一系列协调性动作,最终完成粪便排出。肛门、直肠是储存粪便的器官,可通过神经肌肉的协调性运动,使肛肠内压产生变化,起到驱动粪便顺利排出的作用,这些肌肉的不协调运动则可引起排便障碍,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差及力排时肛管残余压等参数随之变化,通过测量上述压力指标,可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5-6]。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力差测量值均更高,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和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生物反馈联合莫沙必利有利于改善FC 患者肛门、直肠肌肉的协调性,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究其原因,莫沙必利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兴奋5-HT4 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加快胃肠道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驻留时长,从而促进通便。莫沙必利经口服后,吸收迅速,48 min后可达到峰值,短期效果较好,但其半衰期较短,为2 h,单独应用该药的长期疗效欠佳,患者预后较差[7]。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能够以视觉、听觉形式在仪器上将患者直肠肌肉活动直观显示出来,患者可借助仪器反馈的信息了解自身变化,并根据变化逐渐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8-9]。经过反复的生物反馈训练,使患者学会在排便时进行腹式呼吸,可增加排便时的腹内压及直肠压,并通过改善盆底肌协调性运动,增加直肠肛管压力差,降低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增强肛门及直肠肌肉协调性,促进粪便排出。生物反馈训练还可改变患者大脑皮质与下丘脑的神经体液分泌,调节机体生理反应,纠正错误的排便行为,消除便秘困扰[10]。生物反馈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更好地改善盆底肌松弛情况,为患者顺利排便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加快临床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C 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肛门、直肠肌肉协调性,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