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指传新意 笔落惊风雨

2022-02-16张晓娥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意拟人田野

作者简介

张晓娥,山西省课堂教学能手,现任教于山西省交城县第四中学。

技法指点

表达有创意,传新意,要有四种意识。第一,遴选的材料有新意。鲁迅的《藤野先生》,选取典型事例,既写藤野先生与众多老师的同,又突出表现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之异。选材上注意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完成了旧元素新组合,让人记忆深刻。第二,选取的角度有新意。朱自清的《背影》,采撷父亲攀爬月台让人泪目的一幕,将父亲的形象定格,永存于读者心中。第三,表现形式有个性。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用流动的镜头辅以“自述往事”的方式写历史,以“旅途记事”的方式描述现在,构筑起一滴水汇入金沙江的时空历程,表现形式巧妙而又令人赞叹。第四,有精雕细琢的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活泼、灵动的表达不仅有撼动人心的魅力,还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反复表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比喻的反复使用和抒情句的渲染,表现了黄土高原蓬勃的生命力,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原文呈现·—

春天的色彩

盼望着,盼望着,家乡的春天来了!

雪水滋润着经过的每一寸土地,土地变绿了。

城里早已重现了春光,冬天里顽强挺立的道旁树发了嫩芽,绿芽一天天伸展着,伸展成一片片绿叶,拥挤着,好像在争着阳光的照拂呢!一阵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风里还带着一丝花的香甜,好像还混合着田野所独有的泥土的芳香。

到田野去看看,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田野里的春色渐显,细看就会发现它的热闹景象。野花开了,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原来的枯草丛里,露出了难得的绿意。那绿色流露出难掩的朝气蓬勃之感,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沿着小路走到田边,有一条小河映入你的眼帘。冬天里死守老根、叶黯花残的枯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鲜嫩的水草。绿色成了主色调,垂在岸边的柳条也萌芽了,在风中扭动着腰肢。偶然还能听到一两只燕子停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应该是为河水伴奏吧!

过了河就是一片大草地。草地上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交织着,这几朵粉的,那几朵白的,还有几朵红的,叫得上名儿的,叫不上名儿的,杂样儿,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它们攻陷了石滩,攻陷了沙地,甚至还染指了人类的领土——村庄。

应紧扣题目中的“色彩”,引起下文。

应联系上下文,运用由远及近的镜头式描写方法,先描绘城外的远山景致。

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野花,展现田野里的春色。

注意画面的角度。

村庄沸腾起来了。屋梁上渐渐聚拢来一团团小小的燕窝。燕子们忙碌起来了,它们在屋梁下不断盘旋飞绕,鸣唱,安静了一冬的屋梁下立刻充满了无限生机。

对人们而言,春天来了,新一年的忙碌就又要开始了。农户们开始忙着下地耕种,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新一年的希望与期许。公园里踏青的人渐渐多了,老人、孩子一个个都出来了,都想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多一点动力,加一些活力。

家乡的春天真的来了!它就这样悄悄地、急匆匆地赶来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色彩。而在不久后,它将重启一个轮回,再次以它款款的步伐,拂过万物,重启生命!

可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屋梁以人的情感。

结尾应写出对春的感悟,或揭示文章的中心,或升華文章的理趣。

综合点评

本文小作者有创意思维,能有意识地选取材料,利用镜头的移动交代画面,描绘春天的色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场春天的漫步,小作者写得还是有些刻意。本文描绘春天的色彩,这不单单是它的目的,还要有景与情的交融,做到入情入景。将环境和心情完美地融为一体,写出景物的理趣是写景文的目的。

升格指津

1.结合本次训练的四个创意表达要求,写景之前,先确定好材料,并关注材料的表现角度。

2.可利用镜头的拉动,捕捉最能表现春天活力和色彩的景物,衔接好画面。

3.选择最适合的修辞,用活泼的语言,交错使用长短句,形成一种错落有致之美。

4.不能将景物描写与文章的情趣割裂开来;注意把控文章的高度和深度,突出它的理趣。

—·佳作出炉·—

春天的色彩

忽地,春来了!行经我的家乡。所过之地,必是一派生机盎然。

绿意内敛的山头,薄薄的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山顶唱到了山脚。雪水滋润着经过的每一寸土地,土地变绿了。

城里早已重现了春光,冬天里顽强挺立的道旁树发了嫩芽,绿芽一天天伸展着,伸展成一片片绿叶,拥挤着,好像在争着阳光的照拂呢!一阵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风里还带着一丝花的香甜,好像还混合着田野所独有的泥土的芳香。

到田野去看看,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田野里的春色似乎不及山上的那样热闹。你看,还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羞涩感。野花似开未开,像在试探着什么。杂草与庄稼刚刚钻出脑袋,就已经难掩朝气蓬勃之感,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呀!仿佛把人世间一切的鲜嫩都糅合进去了。

沿着小路走到田边,有一条小河映入你的眼帘。冬天里死守老根、叶黯花残的枯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鲜嫩的水草。绿色成了主色调,垂在岸边的柳条也萌芽了,在风中扭动着腰肢。偶然还能听到一两只燕子停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应该是为河水伴奏吧!

过了河就是一片大草地。草地上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交织着,这几朵粉的,那几朵白的,还有几朵红的,叫得上名儿的,叫不上名儿的,杂样儿,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它们攻陷了石滩,攻陷了沙地,甚至还染指了人类的领土——村庄。

“忽地”一词,写出了春天在人们不经意间悄然来临,也突出了人们的惊喜之情。开头紧扣题目中的“色彩”,总领全文。这样的开头有新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活泼,一声“噗嗤”,一首欢快的歌,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渴盼之情,也让春天的形象具体化。

再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田野乍现新绿,花的羞涩、草的生机融入其中,突出表现了小作者对春色难掩的喜爱。

村庄受到春风的感召,渐渐苏醒了。屋梁忍受了一个冬天的风欺雪扰,仍然抱着一团小小的燕子窝。现在它的坚持得到了回应,燕子们回来育幼了,看着羽翼一天天丰满的小燕子,完成使命的屋梁欣慰地兀自准备着度过下一个冬天。

对人们而言,春天来了,新一年的忙碌就又要开始了。农户们开始忙着下地耕种,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新一年的希望与期许。卦山路上、华陵园里踏青的人渐渐多了,老人、孩子一个个都出来了,都想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多一点动力,加一些活力。

家乡的春天真的来了!它就这样悄悄地、急匆匆地赶来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色彩。而在不久后,它将重启一个轮回,再次以它款款的步伐,拂过万物,重启生命!所以,切莫辜负了春天的邀请!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书写屋梁的多情和坚持。

结尾照应题目,抓住生机和色彩,我们可以读出小作者对春的感悟:春是希望,它款款地来,静静地远去。春周而复始,启迪我们要胸怀希望,像春天一样让生命焕发出精彩,切莫辜负了春天的邀请,这才是真正的春天的色彩。

综合点评

文章呈现三点新意:一、内容新颖。利用镜头推动,先写城外远山,再写城里的道旁树,接着描写田野、小河边、草地、村庄等,无不洋溢着春的色彩和活力。二、语言有诗意,有画面感。小作者笔下,漫山遍野的绿、一派祥和的春景跃然纸上。三、角度新颖。小作者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带领读者领略了小城镇春来时的美好,也把对春的期盼和贊美,对生命的思索和希望泻于笔端。整篇文章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小试牛刀

岁月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在这条写满起伏波折的河流中,每一朵浪花都是成长的驿站。你曾经学着付出,学着担当,学着去爱,因为每一次前行都是成长,都是一场蜕变……

请以“记忆是一朵盛开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

1.先展开联想和想象,采撷记忆库中的浪花,确定好写作重点。

2.灵活地选择文体,力求表现形式有创意。

3.选定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为文章增色。

猜你喜欢

新意拟人田野
希望的田野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会拟人句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