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大班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探析

2022-02-16黄丽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

黄丽丽

【摘要】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个层次:一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儿童发展的潜在水平,即在能力更胜一筹的同伴或教师的支持下,儿童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而教师的支持就是帮助幼儿达到潜在水平的重要助力因素。教学应走在幼儿的发展前面,即教师应注重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预估幼儿在教师支持下可能实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本文以户外自主建构游戏的探究学习为载体,记录幼儿发现与探究过程,最后对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中具体的支持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户外自主建构游戏;支持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探究的环境,如何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获取学习经验,教师支持对幼儿的培养发展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教师支持会引发不同的游戏行为,并影响幼儿的持续性探究。大班幼儿在建构知识、经验和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具备一定独立建构的能力,这是幼儿的现有水平。但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经验缺乏,因此,要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的支架式支持才能到达下一发展阶段水平。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所需要的教师支持就是幼儿潜在发展水平的需要,即最近发展区的实现需要,幼儿自身对发展所需要的支持。在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中,教师具体的支持策略包括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行为发起者对幼儿进行支持。

一、有效支持前的观察

教师只有先对户外自主建构游戏进行充分的观察,才能决定是否要调整游戏的时间、材料、空间及是否给予幼儿支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哪些幼儿需要帮助,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尝试在游戏中追随幼儿的脚步,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以支持者的身份,有目的地放手,适时地介入,并给予有效的支持。因此,当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在游戏附近逗留、观看、倾听,做一个观察者。如,观察幼儿的游戏主题、内容;观察幼儿材料的使用情况;观察幼儿游戏时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观察幼儿游戏的经验等。例如,活动实录一,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和有效支持。

活动实录一:打野战——游戏材料、搭建技能单一,游戏水平简单、重复。在一次游戏中,幼儿用方砖垒高,建了一面围墙,玩起了“打野战”游戏。幼儿躲在城墙里面,有的把木板架在城墙上当成机关枪,有的用方砖当成手榴弹,有的模仿坦克的声音开炮,有的还把“机关枪”架在同伴的头上射击,“打野战”的场面非常激烈。

上述案例1,幼儿对“打野战”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幼儿在游戏中用的材料、搭建的技能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的游戏,停留在肤浅的游戏中,游戏经验无法提升。幼儿要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就需要教师的支持,即最近发展区的实现需求。经过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后,笔者和幼儿一起回顾。在回顾中,幼儿多次提及一些武器的名称,如,冲锋枪、战斗机、坦克等,并萌发了搭建坦克的想法。一个搭建愿望的产生比较容易,但如何支持和延续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宜的帮助和支持。在活动中,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訴幼儿坦克是怎样的,而是和家长分享幼儿的故事,建议家长带幼儿参观各种坦克模型,收集各种图片和模型回来,并提供平台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坦克的认识。幼儿因而有机会查找资料,收集坦克模型、图片,并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对坦克的认识,对坦克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的充分观察,对幼儿进行了有效支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推动者、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一个“催化剂”的角色。最终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下成功搭建了第一台坦克。(见图1)

二、支持行为的发起

1.行为发起的时机

幼儿的游戏质量,教师的介入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教师支持行为的发起,过早、过晚或不恰当的介入,都会影响幼儿游戏的丰富程度。如果不恰当的介入活动,过度参与或过度指导,会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抑制幼儿的发展。如果过早地介入幼儿的活动,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如果介入晚了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等等。因此,教师在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敏感地解读幼儿在行为背后的生成状态,指导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教师在确定发起支持行为前,需进行观察,敏感地解读幼儿在行为背后的生成状态,确定支持的时机。教师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在以下时机进行支持,对幼儿的游戏持续发展和深度学习起关键作用。(1)当幼儿寻求帮助,只有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协助时;(2)幼儿之间发生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时;(3)幼儿的游戏简单、重复,游戏水平没有更好地提高时;(4)游戏秩序混乱或出现安全隐患,而幼儿无法处理时;(5)游戏中,幼儿独自一人,较长时间里无所事事时。如,活动实录二。

活动实录二:再造坦克——确定发起支持行为,为幼儿提供思考的脚手架。第二次搭建坦克,幼儿把收集的布条和长纸筒带到了草坪,有了之前搭建坦克的经验,坦克的轮子和车体很快就搭建好了。但是,他们搭建的炮台总是倒塌,炮管也固定不了。几次尝试后,他们显得有些气馁了,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看见了,适时介入,为幼儿提供脚手架。

在案例中,幼儿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调整搭建的方法,想解决长纸筒的稳固问题,但是最后都没能成功,最后,他们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观察,确定支持的时机。在游戏中,笔者以问题为导向,给予幼儿的不仅是技能的脚手架,更多的是为幼儿提供思考的脚手架。幼儿搭建炮台和固定长纸筒遇到困难,笔者运用观察—思考—怀疑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幼儿: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让你感到疑惑吗?全面调动幼儿已知的信息,避免了幼儿在熟悉的活动中陷得太深,让幼儿跳了出来,看到更完整的图像,最终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本(见图2)。

2.支持的方法

在游戏中,教师的积极作用能丰富幼儿的游戏,并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支持还能使游戏本身带来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主要价值体现。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情感与行为支持,认可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教师进行支持主要以材料、自身、幼儿为媒介进行。这三个媒介并不泾渭分明,教师在支持的过程中往往交叉使用。

3.及时退出游戏的时机

教师除了把握好支持的时机之外,还需及时退出游戏,将游戏权还给幼儿。教师及时退出游戏的时机主要包括:(1)教师发现自己错误把握了支持的时机,由于自身的加入干预和扰乱了幼儿游戏,主要的信号为:幼儿无回应、忽视教师;幼儿陆续离开游戏区;幼儿中止了游戏、变得消极被动;幼儿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失控等。(2)教师发起的行为维持了游戏的进行或者提升了游戏的水平,幼儿表现得积极主动且兴致颇高之时,要组织幼儿梳理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经验,共同提升。

当然,教师对幼儿户外自主建构游戏的支持,不仅仅包括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角色和支持行为发起者角色时的支持,也包括游戏前的环境准备、时间安排,游戏的计划和回顾,以及对幼儿游戏评价等。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美)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赵双娟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
数学区中教师的“支持策略”初探
国内外MOOC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及支持策略探究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五大支持策略
聚焦自主结构游戏中教师的困惑
基于儿童兴趣的小学美育支持策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支持的策略与意义
例说“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持策略”
论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策略与隐性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