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六大解放”的运用策略
2022-02-15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昌 330000)
一、“解放”思想概述
(一)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国人盲目照搬外国教育理论的背景下,中国教育处于“仪型他国”的状态。陶行知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应该靠稗贩和因袭,而应按照国家的需要和精神去谋创造。要想培养出创造性人才,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于是陶行知在《民主教育》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著名论述。“六大解放”主要指的是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这个思想在陶行知的著作中有明确的解释,值得关注的是,这六个解放的各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有机统一于同一个思想内核,最终指向人的解放与自由。
(二)重要意义
1.教与学的“解放”
教育学上定义,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与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践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几对关系。例如:通过双手的解放促使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协调;通过嘴巴的解放来改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通过头脑的解放调节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在课堂中,迫于教学进度的压力,教师需要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针对课文主题的阐述开展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这对教师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也间接说明了“解放”的必要性:通过“六大解放”来促进教师和课堂的“解放”,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解放”。
2.心灵的“解放”
近年来,受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多方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渐渐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理应包含在素质教育体系之内。通过“六大解放”的实践,为学生在学习焦虑、人际困扰、青春期困惑等方面提供解决渠道。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内在表现为对人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1]。在解放头脑、双手以及眼睛等方面,通过文学熏陶、亲历探究、社会交往,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更加纯粹深远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心灵的“解放”。
二、语文核心素养
(一)内核
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有语文学科特色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内在地包含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递四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在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伟大的文学著作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世界文化的多元,这也进一步要求语文学科要培育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
(二)要求
1.明辨是前提
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之前,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两大要素,首先要明辨它的内涵,理解其背后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行为。师生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参与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培育过程对在场性要求很高,所以师生要牢记核心的内核所在,进而为后续的培育和推进提供前提条件。
2.激情是必然
作为“知情意行”的第二环,情感的激发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确保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促进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满足学习需求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教材中许多文本所抒发的情感也是教学的一大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情感,带动他们情感参与,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养成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3.会意是保证
“意”可以理解为“意志、意念”,就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来说,主要表现为在此期间学生主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个体已有的知识以及认知水平难免与核心素养的标准有差距,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用自身强大的意志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事实上,克服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一种外化,能够主导意志自觉地学习,正是这种素养追求的目标。
4.践行是归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如何,需要实际行动来验证。它不仅仅是会读、会写、会说那么简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做到了乐读、乐写、乐说,那才算是达到了质变。完成了知识的内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向着一个更高的层面发展了,学生的言行举止也渐渐开始流露出核心素养的意蕴了。
三、初中语文教学困境
(一)“满堂灌”模式:束缚嘴巴,制约口语交际能力提升
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由于初中阶段的知识越来越复杂,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的举手积极性开始变低。长此以往,上课环节容易固化为“满堂灌”模式,虽然按照这样的模式学生的思路不会出现偏差,跟着教师的讲解最终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几乎没有办法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能启发学生认知发展的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口语交际活动几乎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教师急于完成教学目标,抛出问题后立即点名叫学生起来回答,这种“等不及”的心态最终导致学生的嘴巴被束缚,不会自由地畅谈,更无法从不同人的口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
(二)“唯分是从”氛围:束缚手脑,影响思辨动手能力发展
中考仍然是初中教育的“硬骨头”,中学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年轻一代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仅仅是智育的高度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的。
迫于中考的压力,周考、月考,各种摸底考试层出不穷。为了在中考中取得高分,学生只能尽力去完成堆积如山的作业。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吸收了的,哪些是需要巩固的,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迫于压力,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的手脑被束缚住,影响思辨动手能力发展。
(三)“课文即语文”传统:束缚眼睛,致使观察能力下降
学好一篇课文,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课文绝非就是语文,课文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凭借,课文里谈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这种情感只能传递,却无法代替学生的情感。而现实情境中,作者对四季的情感往往也成为学生对四季的情感。细究原因,大抵是在“课文即语文”传统观念影响下,学生感受自然的双眼被束缚,观察能力随之下降。
(四)“鸟笼子”环境:束缚时空,忽视学生文化体验
借用陶行知的话来说,以前的学校就等同于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而如今的中学似乎依旧没有摆脱这种“鸟笼子”环境,在有限的时空里,学生的学习资源只能从学校和课堂获得。这严重忽视了初中生主体自我控制力的发展,实际上他们已经基本具有人身安全意识,能够分辨危险,比小学阶段更易于管理,已经可以独立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学习。例如,博物馆主题宣讲、科技馆实验展示、陶艺馆DIY泥模等等,这些都是组织学生实践的好去处。但在“鸟笼子”环境中,学生几乎丧失了利用社会资源的主动性,得不到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感正逐渐减弱。
四、“六大解放”运用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践行“六大解放”思想,在思想落地之时,不仅能有效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也会间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具备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将“六大解放”思想融合进来,可以优化传承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有效对话——解放嘴巴,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
对话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强调“听”和“说”的互动,强调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对话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融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自我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发展”[2]。在对话中,“听”和“说”的地位是在不断转换的,两者是互为前提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3]。可见,有效对话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听”与“说”当中去,根据说话者的内容来快速地整合自己的观点。
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及一个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事前要求大家同读一本书,做读书交流,一起分享文学带来的诗意与美。假设以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切入点,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等人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五次险情又是什么样的情况?科学和幻想又是如何巧妙结合的?如若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学会聆听他人的见解,及时吸收可取之处来扩大自己的认知,在建构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手脑并用——解放手脑,加速思维发展与提升
“惟其行动,到行不通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4]。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障碍,例如,在课堂中教师教授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时却动不了笔,这往往是因为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时只是片面地接受,而没有主动思考,这就导致在接下来的练习作业中找不到要领。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抓住细节”为例,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说阿长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出她令人“讨厌”的睡姿。紧接着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这样的细节描写然后进行模仿写作。但是细节描写不只包括动作描写,还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甚至是这些描写的综合运用等等。仅以此一例作为细节描写的展示不免过于片面,学生容易陷入动作描写即是细节描写的误区。这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描写算得上是细节,把所学课文的细节描写归类处理,尝试分出几大类,然后归纳细节描写的特点。通过翻阅摘录,学生在解放头脑和双手的同时也完成了新写作方法的学习。
(三)主动观察——解放双眼,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观察”,是指个体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该个体的主观意志是积极主动的。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观察是打开写作教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在生活中进行细致的观察来获得直观的感受进而得到写作的素材。
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授《回忆我的母亲》《背影》这类文章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在放学后仔细观察父母的外貌特点和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这样在之后的新课学习时才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习迁移与内化。“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5]。短短几个字,平淡的话语,却包含着父亲的关爱与体贴。读到这,学生便可通过自己之前的观察来回忆与父母的往事,文中浓浓的父子情也将得以共振。
语文教学活动还承担着学生美感教育的培养工作,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为学生的审美教育、人格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若基于“六大解放”思想,以初中写作教学为例,就可以采取写观察日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视野,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促使他们渐渐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研学旅行——解放时空,推动文化传承与理解
研学旅行实则也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实现途径。新课标规定7—9年级学生“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讨论……”[3],而“研学旅行正是以某个专题为目标,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补充增进中小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集体生活的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整体素养的旅行活动”[6]。两者不谋而合,研学旅行主张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与大自然打交道,走进博物馆、手工坊、农场田间等场所,在社会中得到锻炼,其实就是综合性学习生活化的直观展示。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融入社会,社会责任感与日俱增。“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4]。“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才能各教所知;扩大了空间,才能各尽所能”[4]。将时间和空间的支配权给予学生,让他们能够亲历感受,探究学习,在研学旅行中与历史相遇,与文化相拥,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许多中学开展了“重走长征路,童心永向党”“访红色基地,传革命精神”“热血报国当少年,青春无悔入军营”等主题研学毅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回望峥嵘岁月,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爱国情怀。参观纪念馆、练习军姿、编织草帽……一项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熏陶下磨炼了意志,促进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进而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整体性提升。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探寻有效途径来协助学生养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教师应尽的责任,而自觉、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也是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深入学习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继续挖掘思想背后的深层次意蕴,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为当前走出教学困境提供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