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2022-02-15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一、“三全育人”理念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三全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根同源,有着共同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以“三全育人”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对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解读。两者内在关系的剖析是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1.“三全育人”理念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三全育人”思想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目标,勾勒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宏大蓝图。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平台
“三全育人”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三全育人”这个重要载体,将具体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育人实践平台,凝聚着学校各领域育人资源、各环节育人力量,全面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需求、生活学习方式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要求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协作育人,能够深入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营造和谐、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调动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的热情,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责任意识、使高尚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3.两者同属“大思政”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堂的对接、课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等实现方式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性。“三全育人”思想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界定了尺度和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从实践层面拓宽了教育工作的途径和形式,二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大思政系统中。高职院校“大思政”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范畴,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本质内容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系统性、发展性、实践性等根本属性。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并将之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遵循的价值原则,才能形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总体认识和基本思路,进而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基于“三全育人”视域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准确直观地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看法,在充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调查问卷,有计划地开展了此次调查,试图通过该调查了解“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以“三全育人”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1]。一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共计发放6 000份,其中有效答卷5 786份,答卷有效率达96.6%,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三全育人”工作的认知及对本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满意度、意见等,掌握高职院校开展“三全育人”建设的现状。对大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从中了解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反馈,同时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教职工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调查对象以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还包括行政岗、服务岗和后勤其他人员,共计发放200份,有效回收188份,有效回收率94.0%,调查数据较为完整。
为确保调查结果科学客观,本次问卷从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高职学生中随机抽样,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据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经过认真调研和对此次调查情况的系统分析,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2]。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更加多元、成熟、独立,也逐渐具备了正确看待问题、探索创新问题的能力。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三全育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形成,从现阶段“三全育人”具体模式来看,全面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和拓展外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全员性凸显不充分
全员育人指人人皆是育人主体,人人皆可育人。高职院校也在大力推进全员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在目前的育人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育人“缺位”现象,真正意识到高校工作人员要全部投入到育人工作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工作人员较少。思政课教师精力相对分散,没有精力专注于提高课堂育人的效果;专业课教师队伍对于自身岗位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程思政”改革进程缓慢;繁杂的事务工作是导致辅导员思政工作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部分校内管理服务人员思想上懈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有“事不关己”的心态;最为重要的是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与家庭、社会的联动,导致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落到细微之处。高职院校育人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与度不够,导致工作队伍尚未一体化,全员育人的合力和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全程性衔接不到位
从整体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展现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制定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覆盖低年级学生的现状,缺失大二、大三阶段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大二、大三阶段的育人工作成效不明显。未能结合自身学校教学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育人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个阶段的衔接问题和育人工作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忽略对学生实习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不细致、环节脱钩的现象。
3.全方位兼顾不协调
从“三全育人”视域下审视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难发现不同的教育主体在不同层面的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融合性和兼顾不够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理论联系实际、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教育相依托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育人。尽管一些高职院校探索了网络公开课程,但受空间的限制,多局限于将课堂知识复制到网络空间,学生仍是被动接受教育,线上线下的联动不够,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在现实中,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场域的联动不够,三者之间缺乏可以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和平台,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不够,未能形成育人合力。
4.系统性评价不完备
评价“三全育人”的育人成效,需要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建立科学且系统的绩效评价机制。目的是为了优化和鼓励“三全育人”的全员性,并且对工作质效优秀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对敷衍应对的给予处罚,以期提升全员参与“三全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育人参与者对“三全育人”的认同感及自我工作质效的成就感,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可见完善的评价系统是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联动且长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三全育人”的质效评价系统还存在着不完备的问题,与理想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层面提出政策要求后,对落实贯彻情况缺少跟踪,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没有做到评估,直接导致了“三全育人”工作形式化较为突出。因此,在评价系统的层面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充分认识“三全育人”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
1.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高职院校在贯彻和落实“三全育人”具体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自觉承担起本职工作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对学生实施思想价值引领。将德育系统内的各个要素整合起来,调动一切岗位发挥教育作用,将所有教职工作为教育主体参与育人工作,使管理、教育和服务各个岗位共同担负起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通过协同各类育人主体、聚焦育人的完整过程、整合育人的各种途径和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和准则,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为学生做好引领示范。建立“全领域覆盖、全要素融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以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2.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全育人”工作理念要求高职院校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全方位育人,通过改善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点,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要求全员育人,整个高校自上而下所有人员参与育人,强调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主张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要深入提升全体教师立德树人、引领思想、以身示范、言传身教的育人意识,把高职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落在铸魂育人上,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中,“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3.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探索
高职院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导向,契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引,满足高职院校为党、国家、社会输送人才的需要,培养与时俱进、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加强网络育人资源的应用,建立高职院校与社会共同育人的立体教育体系;利用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多样化、多载体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正确而坚定的思想观念。
四、以“三全育人”理念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需充分借鉴其他院校的优秀成熟经验,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编制合理且符合学院自身发展的“三全育人”目标规划,“三全育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由学校党委牵头,通过召开“推进会”“研讨会”“交流会”,动态掌握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建设发展情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明确“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面部署,统筹规划安排。学院党委肩负领导责任,根据总体育人方案,列出任务清单和推进时间表,做好“三全育人”顶层设计工作。各二级分院按照学院总体布局制定二级分院“三全育人”实施细则,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合理分配资源,明确各自育人职责,从根本上消除全体人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牢固树立高职院校教职工立德树人的意识,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参与育人工作,并逐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汇报“三全育人”工作落实情况,形成全院全员全覆盖育人,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形成作出积极贡献。
2.创新工作方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是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做好传统思政课程教授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喜好和诉求,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通过体验式、互动式、“互联网+思政课程”等教学方法,形成实质丰富、涉猎面广、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多维度覆盖,促使“三全育人”的课程育人环节得以实现。如在课堂中有目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只作积极性引导和总结性发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在感染力强、富于隐性教育作用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图像或者音频直观表达,从而增强了教育内容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根据专业特色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实习实训、“三下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责任担当、强化职业使命、形成优良品质。
3.健全育人平台
高职院校需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展开教育和指导,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时代发展趋势,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从各个时间、各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搭建育人平台。丰富立德树人服务载体,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为育人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与制度保障,为学生搭建教育服务平台;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工作,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加文化底蕴,为学生搭建文化育人平台;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为载体,打破传统授课的局限,创新网上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一系列“互联网+”网上教育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召开网上招聘会,便于学生之间交流求职经验,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就业情况,为学生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及时了解和疏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抗压和应对能力,为学生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注意涵盖信息的广度和多元化,切实形成高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合作,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个性化需求。
4.更新育人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转变观念,坚持守正创新,不断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趋势,应时代变化而变化。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育人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指南,提高高职院校教职工的知识水平,了解自己学院的文化建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增强工作人员的育人意识,为育人营建良好的氛围,对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