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冬趣迎春归
2022-02-15福雨
福雨
几阵北风呼啸,幾次寒流造访,夹杂着雪花儿纷纷,北京的冬味儿渐浓。千万不要以为冬储大白菜与棉门帘子便是这古城冬日的代名词,其实就在你推开那古老的院门,迈步进入北京的“老根儿人家”,定会获得与众不同的冬之味道。
院落虽不大,“藏风纳气”之感却格外明显,纵使北风呼啸,但置身于不大的院子中,却有避风港湾的温存感。听着“风,肆虐在路口”,站在北房的台阶上闭目养神晒着老阳儿,不那么强烈但周身上下无不与这暖阳亲密。虽然闭着眼,但那红还是充满在眸子里;虽然一早儿刚起不久,但安神效果奇佳;虽然一人与一院比例悬殊,但此时已经融为一体……这“小院日光浴”看来是相当奢侈。
谁说人们对北方的严冬退避三舍?北京人爱冬,以至于冬的细节,甚至将冬的符号置于建筑物的明显位置。
曾经不止一次在北方的古建筑上看到拥有冰裂纹一样的花窗,这种貌似不规则的几何设计,拼凑于一窗,而就是在这不规则中,却因为组合达到了视觉的统一,传递出冬日独有的美感,点缀其间的梅花雕刻,更突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文化气息。不要认为,传统只代表固守地一成不变,之所以传统文化传承至今,正是因为古人将匠心与创意融入其中。如这冰裂纹的花窗,更有工匠别具一格地将木条雕刻为竹节状,冬日花魁梅花与气节高远的竹节相遇,不但让蓬荜生了不少文人气,更融入了宗族中对于修身齐家传递不断的深远寓意。
阳光从这带着冬韵的花窗射于屋中,化为可品的冬味。
一只蜷成绒团一般的老猫,滋润地享受着洒在凳子上的冬日暖阳,这样的倦怠足可以感染身边的任何人,让你不禁哈欠连天,或是忍不住想去抚摸面前这柔软的绒球。抑或躺在床上,让头枕于那充满吸引力的棉被之上,看书、听音乐,瞪眼儿发呆都行。就在这充满慵懒的气氛里,有点“动”的元素进行调节也是极好的,那会是阳光下飘逸的尘、会是炉台儿上坐着的水壶冒出的蒸汽、会是伴随着一泓开水而入茶缸子里自由舞蹈的茉莉花……
每到冬天,茉莉花茶的清香必会迎来它的老对手,水仙花同样以可品的芬芳在这个冬日里为北京人家带来优雅沁心的别样生活。常言道:美好的生活用双手来创造。想得到水仙的盛开,同样需要一双巧手。
雕刻水仙与饲养水仙,在我国均有悠久历史,水仙花球经过雕刻、水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水仙花盆景,被誉为“凌波仙子”。还有人将这位“仙子”比喻为一块璞玉,经过精雕细刻方可独放异彩,于是也便诞生了如“玉壶生津”“迎宾花篮”“玉鼠报春”等传统水仙花雕刻作品造型。
“四时不败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当这句话出现的时候,语句中的庭院便显得格外“高大上”,显而易见,常青之园难上加难,如若是北方冬季的庭院,此景更在梦中。除了巧手修剪出的水中仙子,更有巧手制作出的案上仙子。
湛清碧绿的叶片、娇艳欲滴的花蕊、尽情绽放的花朵、深红喜人的果实……配以惟妙惟肖的枝干,从各色花盆中“茁壮成长”。就是这样一幅生动的春光画卷,却是伴着屋外静静飘逸的白雪,伴着身旁炉子上热水壶冒出的缕缕蒸汽,仿佛梦境一般。恰恰是在北京人家的案头,便有着这样的四时不败之花——琉璃盆景。
相信很多人在故宫、北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御园中,隔窗而望之时,对那些用奇珍异宝为原料制作的仿真花卉盆景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取材珍贵之外,制作精良逼真也使人叹为观止。
其实这些仿真盆景不但承载了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成为了北京民俗的写照。人类源于自然、生于自然,对自然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样是自然的。爱生活、好生活的北京人,更通过手艺与创意,努力将自然之景融入生活、常伴生活,且随着发展又融入美好的文化符号。正如这仿真花盆,一度被视为旗人家庭必不可少的嫁妆,置于精工细制的玻璃木框中,既显示出生活的富足,又传递出主人的一种文化气质。
然而,宝石必定稀有,在工匠的巧手中,也诞生出了料器盆景。其实料器工艺早已拥有着悠久历史,又因其可塑性强,仿真效果更加明显,价格相比皇宫御园中的宝石盆景低廉很多,所以备受民间喜爱。
谈起料器之名,有这样一种说法:传当年乾隆皇帝,觉得“琉璃”谐音是“流离”,有流离失所的意味,听起来很不吉利,故而把“官料”做成的“器皿”,赐名为“料器”。而据考证,料器工艺经过元明清发展至今,在各阶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发展,且融合了人们更多生活元素。
正如这料器盆景,因为它能够模拟出各种宝石的颜色,还是宝石中品质最好的颜色,如珊瑚红、蜜蜡黄、青金蓝、玳瑁紫、碧玺粉、水晶白、象牙白、翡翠绿、松石绿,等等。通过制作出的佛手、葫芦、石榴、桃等造型,传递出吉祥的美好寓意。
谈起料器盆景,不得不提起咱老北京的一家著名字号——葡萄常。记得十几年前曾经在东城的一处胡同遛弯,偶然在一处老房子上发现了这家的招牌,但买卖家儿已然无处可寻,如今那处房子也不知还在不在?
听其名字,便知此家以做仿真葡萄著称,据说葡萄常家的葡萄足可以以假乱真,除了颜色造型外,葡萄珠儿上的白霜更让观者叫绝。别小看这简单的白霜,可让主家儿费了不少脑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放在佛堂中的葡萄盆景被沾上了香灰,才让传承人恍然大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屡次尝试创新,才有了最终的最佳效果。
最近发现葡萄常已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颇感欣慰。其实,无论是华贵的珠宝盆景,还是料器花卉,以至于葡萄常的发展,无不融入着前人智慧的传承,与后人不断汲取创新的坚守,哪有什么永生的花朵,或许只有心中常春,才能芬芳满园。
伴着冬日的暖阳,享受着屋中的“慵懒”,猛然一缕水仙花的清香钻入鼻中,直入心中,案头上那栩栩如生的仿真盆景用实际行动迎接春日的到来,凝神于墙上,自打冬至开始每天描上一笔的《九九消寒图》也在同样享受着北京不一样的冬日生活。“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冬天已来,春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