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世纪的辛集村高跷会

2022-02-15王安

北京纪事 2022年2期
关键词:渔樵渔翁樵夫

王安

高跷会,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花会的一种。

关于高跷会的起源,北京农村地区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在古代,有一家三口儿逃难时,面前遇上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正在着急时,他们遇上了会木匠手艺的樵夫。樵夫用木棍制作成高跷,让他们蹬在腿上涉水过河,逃过一劫。一家子人平安回到家乡后,为了感激樵夫的救命之恩,就办起了高跷会,以示纪念。

通州区西集镇辛集村高跷会成立于民国八年,也就是1919年。这一年冬天,民间曲艺艺人王财当中间人,把高跷会从漷县镇徐官屯引进到辛集村,至今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历史。

那一年初冬,辛集村出动八辆大马车,来到徐官屯拜请师傅。徐官屯高跷会一行30多人,由会头亲自带队,坐着马车拉着演出道具来到辛集村传授技艺。村公所安排人在真武庙后的场院里支起大棚,殺猪宰羊,热情款待客人到来。村民中当时就有数十名青壮年报名参加高跷会。

大家共同推选一位富有领导能力的人当领导,也就是会头。还有一位负责烧香、拜神的香头,香头不光懂得各种拜神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高跷会最初的演员一共12个人。剧情角色分别是:公子(武扇)和老座子(文扇)是一对夫妻,小二哥(小头行)是他们的儿子。陀头和尚(大头行)是小二哥亲娘舅。渔翁是老座子的大伯,渔翁和渔婆(文兰儿)是父女俩,樵夫是老座子的小叔子。膏药是小二哥叔伯哥哥。两个打锣的是一对姐妹,两个打鼓的是一对农夫。

12个演员分为三种,就是常说的四打、四跳、四唱。四打,指的是一文一武两个打锣的,也叫俊锣、丑锣。一文一武两个打鼓的,就是俊鼓、丑鼓。四跳,是指大头行、小二哥、膏药、公子。这四个人属于硬功夫型的演员,要做很多高难动作。四唱,是指渔翁、渔婆、樵夫、老座子。这四个演员动作比较平稳,演唱任务大多由这四个演员担当。

演唱的曲目叫作秧歌,原有唱段数百首。唱词、曲调大部分由徐官屯师父所传授,也有一部分是根据自身演唱经验改编而成。现有《大五佛》《小五佛》《春翠屏》《白猿偷桃》《日落玄山》《渔樵耕读》《大八仙》《小八仙》等80余首,约20000多字。既有独唱、群唱,也有一唱一答,十分新颖。演唱曲目最多的队员,被戏称为秧歌篓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增添演出气氛,壮大自己声威,演员队伍做了调整。分别增加了两个打锣的、两个打鼓的,以及一个傻小子、一个傻丫头,演员人数达到18个。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高跷会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农历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的鲁仙观庙会,更是少不了辛集村高跷会的身影。当年庙会演出有个不成文规定,只有等到辛集高跷会到场,高跷表演才算正式开始。

高跷会对演员的“硬功夫”颇有要求。譬如,扮演大头行的演员,技术要求全面。不但会演武跷,还要能扮演文跷角色。大头行就是整个队伍的总指挥,大家都要按照他敲击木棒的节奏变换队形,或者改变演出曲目。公子演员是武跷演员,要表演燕子翻身、铁板桥等高难动作。武鼓演员需要做打枣儿、斗坡儿、旱地拔葱等惊险动作。

高跷会里的丑角,也颇为惹眼——最显眼的,就是膏药的服装了。头顶红缨帽子,脸部涂白色粉底。正前方有一个可以颤动的黑色绒球,上身黄马褂,腰围红色短裙儿,粉红裤子。左手拿一只串铃,右手握一把羽扇。

渔翁、樵夫都是典型的文跷角色,两个演员经常表演对唱曲目。唱得最多的有《渔樵对答江边》《渔樵对答江中》等。

记忆中,文扇也叫老座子,她是公子的夫人。文扇身穿一件蓝底粉花袍子,左手拿条粉色汗巾。文扇没有什么剧烈动作,表演起来如同风摆荷叶一般优美。

1990年冬季,辛集村高跷会参加全县民间花会邀请赛,那年高手如云,仍不负众望,成绩优异,照片被刊登在《通县志》中,成为辛集村高跷会百年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猜你喜欢

渔樵渔翁樵夫
渔樵三问
樵夫的剑
神使墨丘利和樵夫
打渔人
渔樵问答
樵夫与赫尔墨斯
渔翁
神秘的“渔翁”
旅途探险记之“渔翁”
樵夫巧解元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