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的金钟总督(椟)老会解密
2022-02-15孙明舜
孙明舜
北京地区有一条唯一流入蓟运河的水系,位于密云境内东邵渠镇的错河。错河畔有一个近千人的古老村庄——西邵渠村,村里有一个传承了五百多年的民间花会——“金钟总督(椟)老会”。
这一老会,解放前名震顺义、平谷、密云三地。2007年6月,西邵渠村金钟总督(椟)老会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钟总督(椟)老会成立于1464年(天顺八年)。
关于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为了祈雨”。
西邵渠属喀斯特地貌,不存水,虽坐落在错河畔,但河流短,属于季节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无水,1949年前村民吃水普遍困难。富裕户用牲口到顺义、平谷邻近的村庄去驮水,穷人只能吃村东头一个大坑里囤积的雨水,干旱年月到十里外的东邵渠村去挑水。“走三县,串八庄”,说的就是西邵渠人吃水难。为祈雨,兴起了“香会”,1949年之后更名为花会。
第二种说法是“自娱自乐”,顺便祈福。
当年村民娱乐活动少,便举办了“香会”,自娱自乐,祈求神灵保佑全村人出入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三种说法是庆祝凿井成功。
村里吃水困难,明万历年间,“举人赵濙仗义疏财,凿井五十丈深,方得泉。众便之,咸曰:赵之惠也,因以赵惠名。”为了庆祝赵惠井的开凿成功,解决村人吃水难,大家高兴,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从此西邵渠金钟总督(椟)老会便代代相传下来。
经历史年代考证,第三种说法最不可信,因为金钟总督(椟)老会成立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在先,而开凿赵惠井是明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以后的几年里)在后,两下差了一百多年。
金钟总督(椟)老会,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三日晚上开始,持续到正月十六结束,共演出三天四晚上。
为什么在这几天表演花会呢?据年逾古稀的韩永祥老人讲,过去没有路灯,这几天月亮正圆,明晃晃的大月亮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便于表演和观看。另外,“祈求神鬼上香也得在晚上”。
我们不妨从了解仪式相关的名词中了解这个古老的仪式。
督(椟):也称香盘儿,是木头做的,类似医院装手术刀、镊子的托盘儿。装“香”和请柬用的器物。
总督(椟):是指金钟总督(椟)老会的头会大筛会,因为它是总头,农历正月十三起会这天,其余六档会都要到这家神位前来祭拜,“督”(椟)在他家放着。正月十六走会结束后,七档会也要在此“送圣”。
香主:道具保管人家,起会这三天的吃喝、上贡、化妆、卸妆,上贡用的猪(养一年)等等,都由香主家负责饲养。
灯客:俗称散灯花的,一个人,由大筛会确定人选。每年走会前三天,要在大筛会香主家制作灯花儿,买100张拷贝纸,由村中7位有经验的老人用手捻灯花,捻三天。这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灯花高13厘米、宽5厘米,下面要捻成灯盘,放在地上能坐得住。灯花捻好后,要倒上香油搅拌均匀,然后上锅蒸,蒸好后,放在篮子里。正月十三晚上,灯客在篮子里放个饭碗,碗里放上食用油,点着。灯火捻成禾苗形状,象征五谷;点着了,象征来年五谷丰登,日子红火。每年走会,灯客要走在整个花会队伍的最前面。
散灯花:灯客左手提篮,右手持筷,夹起灯花,点燃,放在人家的门口。一次只夹一盏(个)。过去曾当过香主人家的门前,放仨;没当过香主,门口放一盏(个),图个吉祥。
值年:养猪和道具在香主家保存一年。
执旗:每档会前面两个拿本档会旗的,旗为红色三角旗,长80厘米,旗杆1.5米。
见驾:正月十三晚上,其余六档会都到总会家上香祭拜,称为“见驾”,也称“参驾”。贡桌一早要摆上全部供品,从正月十三一直摆到正月十六晚送圣。供品摆放顺序是:香炉——猪头——五碗馒头(每碗放三个)——五碗米饭——五碗菜——天地三界牌位、四值功曹牌位——术。
交贡:也称“交香”。七档会都是正月十五交香(交贡),这一天不干别的,就是交香。其余六档会在这天要在贡桌上摆上贡品(正月十三至十五,这六档会只摆供桌、纸码,不摆供品)。从头档会大筛会香主家依次开始,在即将卸任的香主家里,由其点着一束香后,交给本会会头,双方拱手见礼,会头交给新接任的香主,会头和新香主也拱手见礼,新香主拿着香说:“明年我接香了,大家都要捧着我,支持我,大家没意见就香转金炉!”众答曰“没意见,支持、捧着!”新任香主把香插在香炉里拱手祭拜,众人行三叩九拜大礼,由会头点燃纸码和“术”(但大筛会“天地三界”纸码得留下)。仪式毕,七档会要全部在每一档会老香主家演出整场,这一天七档会必须交接完毕。
接香:下一年度香主从上一年度香主手里接香,也等于接过了本档会的道具的保存和其他任务。
表:写满向上天祈求文字的黄钱儿纸,长94厘米、宽77厘米,每張黄钱儿纸必须折叠16行,写着向上天祈求的内容,开头在“众信士弟子”之下要用小字写上谁交香谁接香,谁是会头(跑会的),谁是穿花衣的,谁是香头(相当于本档会的粉丝,会里有困难,自愿给会里捐钱捐物,解决实际困难。会里香头众多,有的会档有七八十个香头,都要用小字一一把名字写在表上,但全表所有文字不能超出16行)。
束:装表的信封,用黄钱儿纸折叠而成四方形。
会头:本档会的组织者,负责本会档的吃喝拉撒,添置道具,向群众集资,会头由会员选举产生,与香主不是一回事。
出殿:七档会在头会(总会)——大筛会香主家聚齐后,请督(椟)并按顺序走出香主家的仪式。
扫街场:花会队伍从大筛会家出发,去庙里的沿途,经过住户大门口,有的端出茶水,有的拿出一两盒烟来,为了感谢主人,队伍稍停,给主人家简单表演。
拉街拜庙:正月十三晚上,全体花会队伍从大筛会香主家到村里所有庙宇上香表演,队伍从街上过,称之为“拉街”,到庙上给神仙上香表演称为“拜庙”。
老猪底儿:走会必须立贡桌,上贡的猪头哪里来?这就牵扯到老猪底儿,当年的老猪底儿是八块钱(买一头小猪仔的钱),是上一任香主转交的,继任香主用这八块钱买一只小猪仔,会员们各家凑猪饲料,由香主家将小猪养上一年,待来年走会时,杀了上贡用。上贡用的猪,必须是当年猪,劁过的,不能是母猪和公猪。但这八块钱老猪底儿不能动,来年再转给下一任香主,年年相传,称为“老猪底儿”。
吃斋:正月十五交香这天或提前,在即将卸任的香主家,将养大的猪杀了,猪头上贡,剩下的每个会员家出一个代表到香主家来吃,来吃的未必是会员本人,这个仪式称为“吃斋”。
送圣:正月十六晚上走完会后,七档会的全体会员到大筛会上一任香主家聚齐,在院子里打场演出,把写有“天地三界”“四值功曹”的纸码烧了,预示着本年走会基本结束,称为“送圣”。
吃残剩:正月十六晚上散会后,本档会的演员们都聚集在上一任香主家(家人不可替代),吃头天晚上没有吃完的剩下的东西,包括上完贡的猪头,称为“吃残剩”。
南瞻部洲:因盛产瞻部树而得名,与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为佛教传说中的四大部洲。南瞻部洲位于须弥山之南方咸海中,由四大天王的增长天王守卫。有人说须弥山指的是喜马拉雅山,南瞻部洲指东方大陆。
金钟总督(椟)老会七档会,按规定全到齐了共有会员一百多人。
第一档会“大筛会”(13人):由八面直径60厘米像小筛子一样的铜锣型乐器为主,每面筛一人;文书一人;会头两人,俗称跑会的;执旗的两人,在本档会前头拿旗子。
第二档会“五虎棍”(24人):这档会为武打项目,有长棍、短棍,双节棍、三节棍,节奏变化快。内容主要由“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戏演变而来,由皇帝赵匡胤与黑脸的郑子明五个正面人物和白脸的山贼董达五个反面人物组成;正面人物耍的是短棍,反面人物使的是1.5米的长棍,武场共10名演员。还有文场,相当于乐队:底鼓1人,堂鼓1人,大钵1人,铙1人,铜锣1人,锅子1人,水镲1人,另外还有2个执旗的,2个会头,文书1人。
第三档会“仙家老会”也称“高跷会”(17人):会头2人,包头(化妆师)1人,执旗的两人,其余12人为演员。仙家老会,有14套队形变化,唱腔独特,有流水板、垛板、和大板,曲调悠扬,歌曲最多时达100多首,这档会主要以腿子耍花活和表演唱为主。演员腿上绑着80厘米高的木腿子,劈叉、背跷、蹲跷;独唱、合唱、对唱,如“绣荷包”“绣手巾”等。
老公游街
第四档会“奉秧(凤阳)歌”(11人):这档会主要以11至12岁左右的孩子表演为主。会头2人,执旗2人,其余7人为演员。形式上假扮为一家子,穿花衣服,其中由两个孩子化装成夫妻两口子,称为“公子”“座子”,由他俩表演唱;由两个孩子化装成这家的两个儿子,负责打鼓;由两个孩子化装成这家的两个闺女,负责打锣;还有一个小孩化装成“卖豆的”,手里拿个马鞭子,跳小丑。
第五档会“奉秧福”(凤阳府)也称“时不闲”(13人):这档会形式上也是化装成一家子表演唱,有对唱,有独唱,但调不一样,最大特点是触景生情,现场编词,即兴表演,它的词曲内容丰富,多数有警示和教化作用。演员为成年人。
第六档会“雷音老会”也称“大鼓会”(18人):2个会头,2个执旗,十面大鼓10个鼓手,边走边擂鼓,声音震天,鼓声如雷;2个打铜尘子的;2个打小钹的。
第七档会“响器老会”也称“吵子”(16人):2个会头,2个执旗的,文书1人,吹海笛子1人,打锣1人,打底鼓1人,八对铙8人。
西邵渠金钟总督(椟)老会从成立一直演到1963年,1976年恢复演出,一停就是13年。在此期间,有的乐器丢失了,有的乐器损坏了,有的老人去世了。
据年过六旬的刘玉福讲,他是雷音老会的鼓手,22岁学打大鼓,鼓棒怎么拿,怎么亮鼓槌儿,怎么打,都有一整套程序。现在很多都不讲究了,擂得响就行。
在金钟总督(椟)老会的七档会里,雷音大鼓会最为有名,共有10面大扁鼓,用一布带子斜挎,鼓手左右手各执一根鼓槌,再加上两个尘子,两个小钹,81套打法,鼓声如雷,惊天动地,能传出二三十里。
西邵渠大鼓曾有两次美名传扬,一次是在清末的丫髻山庙会,那年庙会人山人海,雷音大鼓队伍在表演中被冲散,分于山下两处,可大鼓节奏不变,声音不乱,演奏不断,硬是一边演奏一边又汇在了一起,从此,雷音大鼓声名远播。1949年10月1日,雷音大鼓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演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钟总督老会的发展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首先是资金困难,二是年轻人不愿学,很多会档的耍法招式面临着失传。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村里也进行了改革,演出的时间从过去正月十三改为了正月初三,又把文化馆培训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秧歌队也加入到了花会队伍里。
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采访的几位老人都说不清。曾有人误以为总督是个人,但据大筛会会头——马树老人说,“督”是一个木托盘,里面放着整束的香,这说明它是一个实物,不是人。
花会去拜庙,需要总会的香主捧着这个装香的木托盘——督,这个“督”字,查遍字典也没有当作木托牌这种解释。倒是另一个字“椟”有“木匣”这种说法,成语“买椟还珠”中的椟就是木匣之意。联想到“督”是木托盘,而“椟”是木匣,怀疑它们两个应该是一回事,过去农村识字人少,一般都是口口相传,这个“椟”又不常见,当让人们写出来时,就写成了常见的“督”了,代替了正确的“椟”。
这样也就把总督解释清楚了,总督不是一个人的职务,它是两部分,一个是“总”,七档会“拿总的”,七档会总得有一个头儿——“头会”大筛会,它领头,“督”又在拿总的大筛会香主家放着,所以称为“总督”。为什么叫“金钟”就沒人说得清楚了。
正确的金钟总督老会应写作“金钟总椟老会”。
疑团之二,关于奉秧歌、奉秧府的疑团。第四档会称为奉秧歌,第五档会称为奉秧府。这几个字怎么写?几位老人也说不清,只是记录人随意写,所以就出现了“奉秧歌”和“奉秧府”等写法。
已过七旬的韩永祥老人分析,金钟总督(椟)老会起源于明朝天顺年间,明朝是老朱家坐天下,朱元璋老家在凤阳,凤阳花鼓戏天下闻名,过去凤阳经常闹灾,歌词中说“十年倒有九年荒”,所以凤阳人逃荒要饭,使花鼓戏流传开来,西邵渠花会的奉秧歌应是凤阳的花鼓戏改造而来,所以“奉秧歌”应写作“凤阳歌”。凤阳出来演出的人有大人有小孩,别人问:“哪儿来的?”一般会回答“凤阳府”的,奉秧福这档会应该是从“凤阳府”演变而来。
所以,奉秧歌应写作“凤阳歌”,奉秧福应写作“凤阳府”似乎还能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