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视域下的英语教学突围
2022-02-14范世奇
文|范世奇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知识呈现碎片化、情境运用失真化、思维培养低效化的现象。2022年4 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观念的进一步革新,在课程内容上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碎片走向整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建议英语教师们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组织和实施教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通过设计优质的学习活动,“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瞻前顾后,随时把它与其他内容联系起来去理解和掌握,以此克服知识的离散性,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教师通过将知识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做到纲举目张,形成清晰、完整、系统的结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结构化教学为手段,设计与开展有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发现是结构化教学的根本点,是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布鲁纳就主张采用发现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基本结构。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探索与发现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发现之旅中探索自然的发展、生活的规律、构建知识的结构。笔者依据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开展结构化教学活动,并总结出以下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一、语言知识的结构化重组———把“零件”组装成“机器”
如果把单元看成是一部“机器”,那么单元中的知识点,如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学习方法、学习活动等等元素就是一个个“零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努力实现“零件”价值的最大化,精心打磨,却常常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构化教学通过找到语言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教师将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点归纳梳理成有联系的知识结构,用关联和系统的视角重新审视各个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建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 Story time 板块用Mike 自我介绍的方式,呈现了Mike 一天的日常活动。此语篇主要以陈述句的结构,以列举行为的方式介绍了Mike 一天的活动。通过分析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知识储备,笔者发现,教材编写者选择陈述句作为单元的主要句式符合四年级学生语言能力水平,但是文本内容和呈现形式相对于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比较直白和简单,学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思维强度和深度都不够。依据文章以时间作为线索铺陈的特点,笔者用表格的方式将语篇内容和语言知识进行了结构化的梳理,设计了以Mike’s Timetable 为主题的表格(图1)。
图1
在笔者设计的语言活动中,学生通过听和阅读语篇获取信息,完成Mike 的作息时间表。此活动引导学生依据时间顺序将原本独立的句子和信息进行了系统化、结构化的梳理和统整。完成表格的过程训练了学生检索信息、建构结构的能力。笔者还依据“批判性思维是保障结构化思维得以进行的重要工具”的原则设计了“Do you like it?”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针对Mike 的活动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经历了阅读Mike 的活动;对比自己的活动,分析各自活动的优劣,判断自己是否喜欢Mike 的活动,交流和讨论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确定是否要把“心形”涂成红色。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了充分训练,印证了批判性思维对于结构化思维的作用。
二、教学情境的结构化剪辑——把“故事”编成“剧集”
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学习通常都以语篇开始,它们就如同一个个有独立剧情的“故事”穿插在教材中。当我们将所有类似的话题规整起来以后能发现,这些“故事”之间是互为延续和拓展的,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同一主题常常会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多次出现。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帮助他们利用这些联系和规律处理新的知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原理或态度的迁移”。当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后,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结构化教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积累,把故事串联起来,连成符合他们知识结构的剧集。
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 板块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介绍了香港小朋友Anna 如何度过春节。这其中既有学生们熟悉的内地春节习俗,也有香港特有的风俗习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课文内容是新的,但是节日这个话题学生们已经多次接触过。笔者整理了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年级上册 Unit 8 Chinese New Year 等单元Story time 语篇并设计出了以下结构表(图2)。
图2
从图2 表格中我们看到,这些语篇的主题都是节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言知识的内容和文体呈现的方式都拓展了,但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却变化不大。在设计语言活动时,笔者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这些信息,训练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提升他们“原理或态度的迁移”意识与能力。利用表格的结构与模式,笔者又设计了自学西班牙番茄节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从“When is it? Where is i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is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ea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say?”等问题与信息进行讨论,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了解番茄节。
维特罗克曾将“图式”(即教育心理学概念中的“结构化”)定义为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其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工认知策略,与外界刺激(新知识)进行主动选择、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节日这个主题上,对于节日进行结构化的整理,既帮助学生回忆和复习了以往学到的节日知识,也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的节日知识。在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思考也更深入,新生成的知识也更加稳固。
三、学科融合活动的结构化设计——把“平房”盖成“高楼”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英语教学提出的一大挑战,是拓展了传统英语课堂只关注语言的边界,它还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来参与语言活动。跨学科学习观认为,学科是从社会生活中逐步分化出来的,学科与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利用结构化的概念,以英语为基础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能搭建更真实的语境,重现更真实的世界。此过程就如把英语、语文、数学、艺术、科学等这些传统“平房”盖成相互融合的现代化“高楼”。其他学科元素的融入,也给英语教师设计语境提供了无数的新方向和新资源。在此过程中,结构就是“高楼”的骨架。
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的主题是用have/has... 以及can... 的句型介绍动物。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动物特征(eyes, ears, body,legs...) 与动物能力(run, jump,talk, fly, swim...)是有关系的,比如:Fish don’t have any legs,and they have a big body, so they can swim in the water.Birds have wings so they can fly.Rabbits have two strong legs so they can jump high. 这和学生们喜爱的超级英雄不正是一样的吗?绿巨人之所以力大无穷是因为他高大的身躯;蜘蛛侠能飞檐走壁是因为他能吐出强力的蜘蛛丝;钢铁侠聪明睿智所以发明了战甲…… 于是笔者找到了如下结构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梦想动物(图3)。一个动物有很多的器官,针对这些器官,鼓励学生用不同学科学到的知识展开想象,对动物朋友的器官作用进行拓展,将梦想动物朋友的超能力用英语表达出来,把梦想动物画出来。
图3
学生作品如图4 所示,这些作品不光能用于在课堂上支持学生开展讨论梦想动物朋友的语言活动,也训练了学生其他学科的素养。比如如何画好一个动物涉及到了绘画技能;如何美观地画出心中的宠物涉及到了审美能力;如何厘清特征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了科学思维;给猴子一双长长的手臂帮它们取到月亮涉及到了文学素养;我喜欢踢足球,如果我的宠物有很多脚,那它一定能帮我拿到世界杯冠军则满足了学生们对于运动能力的想象与憧憬……这样的语言活动不仅有趣还很有料,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语境与平台。学科融合的活动设计理念无疑为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为教材带来了无尽的延伸性。
图4
结构化教学是英语教师的强大工具,能帮助英语教师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同时,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对于教师自身的学习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帮助教师在结构化教学的视域下教学相长,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