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管理的提升策略
2022-02-14左小会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三中学
◎左小会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三中学)
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遵循国家教育教学总方针和德育总任务,对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及实践活动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引导、监督。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造利于其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吸收道德知识、自主建构和提升综合能力。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务,只有全员德育,重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
朱永新教授认为,践行新德育,是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的要求。但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以灌输与说教为主,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德育价值,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完整的德育应该是智德统一的,不能分离。从人类群体发展来看,但凡与智育有关的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从人类本身发展来看,个体智力的发展情况,直接与今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挂钩。智德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它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这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立德树人才能真正落实。
二、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
德育管理存在对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在思想根源上忽视德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相关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想要改变现状,德育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
教育规律是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总体而言,教育要与时代同行,以社会环境状态为依据,与时俱进;教育还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掌握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教育总方针是国家根据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与个体发展的需要,为教育事业专门制定的工作总方向与行动总指导。只有以教育总方针政策为基础,才能促使当下教育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管理者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而且一定还要注重德育计划的制定环节,只有制定科学的德育计划,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
知识更新换代迅速,教育新兴领域不断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进取,才能让教育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也亟须引起足够重视。将教师专业化培训提上日程,首先,要将教师队伍培训列入学校工作总计划中,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其次,教师培训形式要呈现多样化,增添培训内容的趣味性。只有不断地将新元素注入教师的血液,才能丰富教师的知识锦囊,才能实现教育的多种可能。
德育与其他各育不同,德育是帮助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的结构是由知、情、意、行组成,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以情化教,将人文关怀注入德育过程中,制定出有温度的德育计划。
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
教师激励机制主要是根据特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使教育者对学校组织及教育教学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期望理论认为,想要对个体进行激励,应当从提升目标的价值和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维度着手。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可通过精神激励法、薪酬激励法、荣誉激励法、工作激励法等外部刺激,推进教育工作者形成自我工作优化的惯性。
为了增强德育管理工作的能力,仅提升教职工目标价值还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理论认为,激励个体动机关键点在于制定较为合适的目标,合适的目标就是具体的、有难度并且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更容易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与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校德育现实环境及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点燃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热情。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松散的教育环境,务必导致教育工作者消极不上进;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斗志的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在良性竞争中前行。两种不同的环境将形成不一样的德育效果和不同的德育文化。学校德育团队工作应用探索的眼光和积极的行动力去挖掘德育文化的新传播渠道。
五、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与德育课程一样,是根据德育的方针、政策,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完成德育的计划与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品德成长。所以,在进行德育活动计划、实施、评价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过程的相关环节,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态度注入德育中。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德育活动要坚守教育性,以教育性为主,娱乐化为辅,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德育。
将温度与情怀沁入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唤醒学生的德行。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所吸收的德育知识,在情感的洗礼中生成实践动机之花,促使其在道德实践中证实德育知识的正确性,从而将道德知识升华为优良的品性。需要注意,为了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德育动机,德育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活动内容要与学校现实德育情况为依据,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
六、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
显性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可以将道德理论知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直接传递给受教育者。由于其教育形式直接、德育目的性极强,容易使受教育者形成逆反心理,内心抗拒接受道德知识。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反的教育类型,在德育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通过间接的、非计划的、内隐的方式,促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收德育影响的过程。
由于隐性德育的特点,其作用不易被察觉,导致教育者未形成隐性德育意识。根据显、隐性德育的优缺点,德育课程应当将隐、显性德育相结合,发挥德育最大化作用。
在现实德育课程中,教育者处在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德育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应当构建德育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在师生双向平等互动中,释放学生潜能与天性,达到德育的效果。
七、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鼓励全员德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参与评价主体单一。学校德育主要是思政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此现状导致受教育者错失更多接受德育的机会。为解决这一现象,应当提倡并落实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德育与其他各育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综合发展的结果。而学生品德的成长不是短暂的过程,而是循环拔高的持续性过程。因此,应当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其次,面对受教育者,全员德育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成长环境。此外,全员德育不仅依赖于学校,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应当参与其中。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品德成长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社会教育也能从不同维度促进受教育者发展。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行使德育职责,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人。
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需要用情怀与温度唤醒灵魂的德行。真正的德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不是强制的服从,应当是激励受教育者努力上进,点燃希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