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背景下我国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变革与愿景

2022-02-14胡潇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成功密码 2022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现代化新冠

◎胡潇潇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各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也出现了新问题和新机遇。2022年,疫情虽然还未结束,但是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疫情的体制机制,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伴随着这一不可忽视的变化,教育也应当做出改变,走向“后现代”、走向一种有机整合的道路。从愿景上看,中国的现代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向“有根教育”,更加关注人文性,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幸福感和价值实现。

新型冠状病毒的袭来,使得我国社会方方面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截至2021年初,我国的抗疫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社会正有序恢复。同时,这一全球疫情也为中国的教育变革打开了大门,为教育现代化事业、为我国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凸显了我国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视与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坚定信念。但是疫情还未完全消失,它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呢?后疫情时代教育应该如何推进,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带来了何种机遇,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后疫情背景下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运用与挑战

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实践。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好转之后,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始了有序、错峰的复课与复学。所谓后疫情时代,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疫情整体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疫情没有完全消失,随时都有小规模暴发的可能,而且这种状况有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对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线上教学还有很大的运用空间,若是疫情反弹,线上教育必然会有序开展。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对线上教学的信息化使用方式仍不熟悉,线上教学方式单一,还是单纯地用课件讲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灵活创新、提高教学水平的线上教学新模式。在开展线上教学期间,部分学生还受到网络慢或者没有网络的困扰,如何跟上教学进度成了他们要面对的难题。此外,在这一时期,传统西方现代教育的“竞争思维”“唯理性主义”“自然帝国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虚无主义”受到很多教育研究者的质疑,它给中国现代教育带来了“机械性”“应试教育”“重理轻文”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走向一种后现代的有机的、过程哲学式的教育亟须提上议程并且加以运用。

二、后疫情背景下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趋势

所谓后现代有机整合教育,是指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基础,打破碎片化的学科教学,力求各个学科的整合与渗透,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生态意识,运用信息化成果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疫情之前,许多教育学者就曾发出过中国教育要进一步优化与变革的呼声,而这次疫情的暴发则提醒我们要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走上后现代教育之路。

其一,后疫情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要为智慧教育提供方案,信息技术要进一步为教育赋能,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何谓智慧教育?简单来讲,智慧教育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以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当今中国正在推广与应用“5G”通信技术,但“5G”在费用和支持设备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是运用家中的无线网络来进行学习,但是无线网络有着范围的限制。对那些处于边远山区没有无线网络甚至连信号都收不到的孩子来说,并没有开展线上学习的条件。另外,目前还有不少设备是不支持“5G”技术的。后疫情时期,学生随时会被通知上网课,信息化必须加快普及、网络须提速,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信息教育的红利。另外,教育信息化也应该要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大数据库与学习资源库,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查漏补缺,及时理解和巩固线下教学的未充分理解的知识点。运用5G提速、人工智能为学生创设更加灵活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促进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

其二,后疫情时期的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反思当代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比重并且加以转化。

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告诫我们,人的生命是崇高的,是伟大的,是值得敬畏的。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劳累奔波的医护人员,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为了攻克新冠病毒而努力工作的科研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冠疫情的暴发也提醒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生命健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以体现为,在教材编写中可以以疫情当中典型的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的事例对教育者进行熏陶,继而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中,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以及人文关怀精神。

另外还要随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监控与跟踪,因为疫情是此起彼伏的,疫情的变化会随时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的改变,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校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软件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如高校普遍用来进行健康打卡的“钉钉”APP,它可以利用大数据监测学生近14天的行程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钉钉”当中的“健康打卡”项目,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汇报,既便于学生自查也便于学校依据学生的健康状况来组织教学活动。另外,学校特别是高校,可以发挥专业优势,设计心理健康软件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及时发放,对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进行检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及时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干预和疏导。总而言之,学校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设备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生生理心理问题应对机制。

还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环境的意识要烙印在每个受教育者的心中。中国古代就有着“天人合一”“万物齐一”的思想,保护环境我们才可以永续发展。在教育中将保护环境、永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教材中以及课程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如学校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切实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急迫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水平。

其三,教育过程中要加快审美教育的步伐。著名后现代教育家怀特海就迫切提出学校教育应加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呼吁。在他心中,“学者的作用,就是唤起生活中的智慧和美”,他认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育形式,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在我看来,后疫情时代,教育亟须唤起人们心中的信仰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生命在奉献中才会有意义。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例如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疫情中为了所谓的自由而罔顾人命、为了自由而不守秩序,这就不是美。后疫情时代的审美教育还应该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其中有许多美的养分。我们要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其作为典型事例反应在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加快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三、后疫情背景下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愿景思考

综上所述,后疫情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新冠疫情这一非常时期对教育的思考而产生的。后现代教育并不是否定现代教育,它是现代教育的反思,是对以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为主流的教育现代化不适应我国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后现代的改进,而新冠疫情在其中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

当前背景下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受疫情所制约,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不能脱离新时代这一大的背景,我国要继续建设教育强国,积极主动兑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教育现状都表明西方的教育现代化已经不适合当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在具有全球视角的同时,找到属于中国的根。我们所应当憧憬的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走一种后现代之路。笔者相信,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能够进一步从传统教育中汲取营养,创新教育理念,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代教育困境的方法来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教育诉求。

总之,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久的命题。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对教育事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它不仅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一次机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快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也是一次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现代化的认识,积极走后现代教育之路,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猜你喜欢

后现代现代化新冠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90后现代病症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