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深度融合

2022-02-14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荆朋红

学苑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内容课文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荆朋红

全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教师在语文授课期间,将学科的大概念放置在核心任务位置上,保证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建设多元化的情景,促进大单元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的完美融合,促使学生在达成任务目标时,能掌握单元主题内涵,以及其中的课文知识,使学生的思想、能力、精神等,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正感受到文学世界的魅力,进而主动融入课堂教学。

一、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内涵

1.教育内容体现人文性、教育性。

重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更加重视人文性,并将“立德树人”思想作为教育指导。因此,教材中课文在串联的过程中,会选择具有一定人文性特点的载体。比如,蕴含《大学之道》《论语》的大单元,这些课文和读书、道德品质、人生哲理等具有一定关联,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后,将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和观念,也能转变原有的学习态度,针对当前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优化,认真思考读书的行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个人涵养,拓展了自身眼界,非常符合人文发展的主题。

而在这个单元中,这两篇课文属于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重要价值,以及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这些文章的整合,使单元教学脱离单一现象,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具有情境化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单元中的所有文章串联在一起,感受文章的思想与精神,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在保证教学内容人文性的基础上,还保持了教学内容的教育性特点。

2.学习任务体现实践性、综合性。

教师在针对学生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期间,需进行全面考虑,要重视知识的传输、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激活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布置习任务期间,应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创作背景,并思考文章创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文章内容中具体阐述了哪些观点、对自身具有哪些作用和价值。学生不仅要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还应该掌握破立结合的创作方式,让自身创作的文章也具有明显的批判性特点。

二、深度融合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方法

1.提炼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编订,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教材非常关各个单元之间的整合,以及潜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整体结构,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由此,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时,需要针对单元课文中的共同点制定教学目标,形成有机整体,彻底体现出单元教学的高效性、主题集中性等特点。

从教材特点角度出发,提炼单元主题核心,制定清晰学习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在编制期间,比较重视单元导语的设计、文章主题的排序等。所以,在具体教学时,应正确、精准地掌握教材特点,掌握课文之间的关联,分析任务之间的逻辑,在指定正确、清晰,且符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单元学习目标。

比如,以“现代散文”为单元主题的课文知识学习,主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通过散文阅读、学习,体会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辨,掌握叙事、抒情、议论的综合应用方式。这一单元重点选取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现代优秀散文作品,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些散文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散文创作。因此,教师可以从单元课文选取的特点上出发,以宏观角度制定以下单元学习目标:

(1)阅读散文作品,掌握散文创作特点,赏析散文的创作特点,体会散文的艺术魅力。

(2)从课文的语言运用、整体结构、内容分布、所体现的情感等角度出发,针对课文进行全面鉴赏,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3)创作类似散文作品,表达内心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由此可见,要想让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任务深度融合,需要用相关的目标作为指导,且目标要符合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整合单元主题,提炼文章要素等,设计合理的“终极”目标,从而让学生快速掌握重点、难点,真正体现出教材的作用和优势,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

2.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单元学习任务。

(1)重视单元大情境设计,整体设计阅读任务。

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情景设计与单独文章分析所制定的情境具有显著不同。重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导语非常精妙,而且内容丰富,指导性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导语设计学习情景,并结合单元整体内容。

比如,教材的第三单元选取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谏逐客书》等文章,这些文章内容充满了激情,且具有文学之美,整体理论清晰,思维逻辑非常严密,且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新闻类文本和演讲词,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单元的文章特点,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1886年5月1日,美国的年轻工人群体进行了自我权益维护运动,这一行为推动了工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1919年5月4日,一名北京青年倾其所有,为人民群众请命,奏响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旋律。1925年5月30日,上海开展了“反帝爱国”行动,创造了国民革命的奇迹。2021年5月,多所学校开展了“热爱祖国,迎接艰难”的爱国演讲等类型的活动。由此,请以自己高中生的身份角色,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彰显单元教学主题,自主设计演讲、采访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升华思想、觉悟、精神,切实丰富自身涵养,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2)围绕学习情境,设置学习项目

要想保证大单元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原本的任务角度出发,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优化,保证单元任务的系统性、全面性。在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要将单元主题作为核心,并重视任务的层次性、递进性,让学生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立足于此,教师应了解到不同任务之间的关联,构建连接大任务、小任务的桥梁,促使大单元的学习任务得以完成,使其与学生学习任务深度融合。

比如,在教学以“古代诗词”为主题的单元课程时,教师可进行以下设计:

①细致钻研古诗词的内容和创作背景,努力融入诗人的思想、生活,从诗词创作背景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写一篇约300字的小传。

②从不同角度针对诗词展开分析,如诗人生平经历、诗词创作背景、其中蕴含的思想、诗词的特征等,通过概括的方式总结本单元诗词的主要内容。

③从写作技巧和方法出发,找出不同诗词的写作特点和区别。

④针对《蜀道难》《离骚》这两首诗词的结构绘制思维导图,赏析两首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创作特点。

⑤运用不同诗词作品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思想,阐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悟,立足当前生活的时代,尝试着创作一首诗词。

⑥近几年,疫情横行,促使我国整体人民深陷在“水生火热”之中。虽然存在诸多苦难,但我国依旧出现了很多“抗疫英雄”,带给人民希望和爱。尝试着创作一篇诗词,赞颂抗疫英雄的伟大、无私、奉献。

由此可见,将大单元作为实现任务的“方向标”,逐步带领学生分析、解读课文内容,欣赏诗词语句,从而能让学生更加关注当前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并利用自己所学,实现自己的价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上学习任务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而“对症下药”。

3.积极拓展形式,主动连接不同活动。

为了保证大单元语文教学内容能与学生的学习任务深度融合,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单元故事的线索。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的单元文章解读之后,就可以组织故事会、课本表演、研讨会、“悦读”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以不同的表演、朗诵、演讲等形式清晰展现出单元文章的脉络,从而使学生能逐渐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纳入个人体系中,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教学“英雄”的大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毛泽东”这一英雄人物的塑造作为单元教学开展的前提,在学生完成阅读单元任务的过程中,开展“探究英形象”的实践活动,将单元中每一篇塑造英雄人物的文章融入到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在钻研文章时,合理地插入阅读体会,并利用对比的方式了解单元中文章的特点,根据自己内心的感悟、想法进行观点讨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还能让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本单元的主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写作、绘图等方式,深入文章的深处,利用更加缜密的思维联合不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视野逐步扩大,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文章与生活、社会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学习感受,使学生的情感、观念、思维、能力等得到统一的提升、进步。

4.重视真实测评,运用单元学习评价。

参与语文学习,能让学生的思维、觉悟得到升华,还能让学生拥有充沛的知识储备,以及高尚的精神、品质,对学生的成长来讲非常关键。所以,教师要想保证大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深度融合,需要从单元教学任务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态,以及整体授课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学习评价,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手段,全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嵌入式、整合过程性、形成性等不同评价方式,让“教—学—评”完美融合在一起。

(1)重视过程评价,促使大单元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融合的更具价值

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估表,能让大单元内容与学习任务融合的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大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整体单元文章,并仿照文章形式、结构,书写类似文章,同时还要分析不同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而在这一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如“文章整体结构”“文章条理是否清晰”“文章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技巧”等。当教师制定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之后,可以选择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展示以及讲解,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说此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并体会到单元中不同文章的艺术性、价值性。

(2)重视学习测评,将大单元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融合过程变成成果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以及与学生学习任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应提高对阅读的重视,拓展融合路径,延伸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语言实践,促使整个融合过程变成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教学“小说”的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立足单元整体文章内容和特点,设计下列测评任务:

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针对本单元的小说进行补写,并将自己补写的情节合理地融入到小说原著中,讨论、分析作者留白的原因。

②《百年孤独》这篇文章是外国人创作的,教材中缺少相关的图片信息,请你借鉴其他小说的图片体现形式,为这篇小说配上合适的插图。

③将本单元中自己喜欢的小说内容编制成演绎剧本,创作合适的表演脚本,并进行具体的彩排、演练。

④小说不仅仅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与真实思想,字里行间中更是体现出了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以及不同时代中不同人所经历的事情、所面对的不公和艰难。由此,请你以当前的时代发展情况,以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生命中应充满公平、公正”为主题,创作短篇小说,浅谈自己对时代、生命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以上评价,学生不仅能学会如何阅读文章,还能通过阅读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大单元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深度融合的价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语言优美、生动、简洁,最重要的是充满爱,从不同角度设计评价标准,进而选择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学生带来正确指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的高中语文教学开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任课教师,应积极在单元教学开展期间深度融合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具有较高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的互动性,构建完善、科学的组织体系,制定符合学生能力且较为清晰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的语文实践,强化高中的语文授课水平,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教育的魅力,从而在语文世界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