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动的研究
2022-02-14李苏婷
李苏婷
(仙桃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仙桃 433000)
随着社会行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的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扩大。在这个背景之下,1+X证书体系的出现,不仅加强了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与规范,更是推动了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从而使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1.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指的是一种“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全新的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由职业院校为那些通过国家考试之后并且被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在学校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内容且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之后颁发的学历证书;而“X”则指的有着两层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某一职业技能的不同等级层次,二指的是不同类别的职业技能证。1+X证书制度当中的“X”的多种可能性也就成了1+X证书制度的最大两点。通过实行1+X证书制度,不仅可以满足职业院校不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更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不同行业的多层次用人需求,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2.1+X证书制度的精髓
在1+X证书制度当中,学生从职业院校处获取的学历证书是一切的基础。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一种对于学生学历证书的强化补充。一般来说,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两者之间分属于独立的体系,但借助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就成功地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两者之间的互相衔接与融合。而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当中,这种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融合就体现在“X”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对接,“X”等级证书的内容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相整合,“X”证书培训过程与我国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过程同步实施、同步考核与同步评价,进而实现“1”与“X”这两种学习成果的相互转化,这就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2]。
3.1+X证书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在实行1+X证书制度的过程当中,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培训评估机构对于学生的“X”职业技能等级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并颁发证书。而在我国教育部对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行过程当中的规定里,培训评价组织应当作为具有行业组织、教育机构与评估机构等多种属性的组织存在,并且将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与评估机构进行凝聚,从而对学生在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过程当中的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证书颁发等过程提供帮助。因此,实施1+X证书制度,将使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顺利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同步发展,并且对当前的人才培养与考核的模式进行改革,进而使职业院校能够将新技术、新规范与新工艺及时应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同时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正因如此,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与应用,将成为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模式的重大制度创新。
二、1+X证书制度在汽车专业领域的应用状况
1.汽车专业领域内的X证书
通过参考借鉴国际汽车领域常用的五大系统十大模块的职业技能等级框架,我国汽车专业领域的X证书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这两种证书则下辖16个不同的证书。这一证书体系的制定,就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与就业规划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与创业。
2.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在职业院校的试点条件
在我国职业院校实行1+X证书制度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对于汽车专业相关领域的1+X证书试点一般有着以下的要求:首先,职业院校应当具备办学许可的法律资质,并且在院校当中开设汽车相关专业达3年以上;其次,职业院校应当保持在5年内没有相应的违规违纪的信誉记录;第三就是需要在教学硬件方面满足汽车专业的教学要求,其中对于学生的认知考核区域需要保持至少80平方米,且应当配备相应的对媒体设备与监控设备。同时,职业院校方面为汽车专业学生配备的实训设备也需要符合汽车专业领域的培训站与考核站的设备与工具的清单要求,而且要至少能够同时满足40人以上的理论学习与30人以上的实践操作;第四是对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方面的要求,需要同时具备经过认证的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授课教师人数分别在3人以上。最后,对于职业院校的要求还有具备汽车专业相应的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资源,且有着固定的业务合作单位的保障条件,以及相关专业的社会培训经验。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职业院校才能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报,成为汽车专业领域的1+X证书制度的试点。
三、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的困境
1.学校师生缺乏对1+X证书制度的有效认知
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教师与学生方面缺乏对于1+X证书制度的有效认识。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体,只有教师与学生加强对于1+X证书制度的了解与认识,才能顺利地使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当中得以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学生甚至都表示没听说过1+X证书制度,许多师生对于主动了解1+X证书制度与对1+X证书制度的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以往实行的“双证书”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如双证书流于形式或行业企业对于双证书的认可程度较低等。实际上,1+X证书制度与以往的双证书制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以往的“双证书”除了学历证书之外,另一份是职业资格证书。而1+X证书制度当中的额外证书却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在数量上这两种证书制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就是因为众多师生的思想观念受“双证书”制度影响较深,因此未能重新认识与了解1+X证书制度,进而直接影响了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当中的开展。
2.职业院校的基础教学条件无法满足1+X证书制度的实行要求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基础教学条件的缺失也是一项影响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行与维修专业教学当中开展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汽车的产量、销量与人均保有量的提升,汽车市场的规模在我国越加庞大,而这也直接导致市场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这一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率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进而推动了大量的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为了对于只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进行规范,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措施,并且明确要求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职业院校才能够开设汽车运用与维护这一专业。但即便如此,在我国汽车相关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的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的学校在场地面积、仪器设备等方面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特别是由于1+X证书制度的起步较晚,但我国对于职业院校汽车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教学标准要求较早,因此导致大部分学校当中的老旧教学仪器设备无法满足跟随新技术同步发展的1+X证书制度的相关需求,甚至导致部分学校因为没有相应的基础教学条件,而不敢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因此,在我国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当中,基础教学条件的缺乏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学校为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开展的职业教学培训较少
在我国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教学培训,而学历教育则成了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但大多数学校却并不是不想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或缺乏职业培训相关的意识,而是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在职业院校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职业培训工作往往有着学习人员不固定、学习时间不稳定、学习内容不相同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学校配置适应学习人员、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不确定的教学场所,教学管理对于与相应的教学资源。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职业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汽车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相对较快,不仅车辆品牌众多,且车型也有着非常迅速的更新,而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难以持续供应学生的职业培训,进而难以借助1+X证书制度的实行推动学生的成长。
四、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的策略
1.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宣传与落实
为了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将1+X证书制度进行落实,职业院校方面首先就需要加强学校师生对于1+X证书制度的学习与理解,并且通过管理层面的制度规定推动1+X证书制度的落实。在此过程当中,学校方面应当加大对我国“职教20条”与1+X证书制度的宣传工作,并且在学校内部营造有利于1+X证书制度实施的环境和氛围,以此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激情与活力。此外,学校方面还要成立1+X证书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且积极引导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通过对于1+X项目建设的动态监控与积极建设,大力推动1+X证书制度在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与发展。
2.加强对1+X证书制度相关专业基础的建设
除了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宣传与落实之外,推动相关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行与维护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的关键之一。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实习实训用的场地与专业设备工具是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载体。如果职业院校能够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在学校内部共建实践教学场地,就能使实践教学的工作充分地与汽车行业的社会发展现状接轨,进而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实用性的提升。另外,学校方面还应当就安全对汽车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人才“引进来”为学生进行授课,而让院校本身的教师“走出去”前往企业一线提升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与专业素养。
3.提升教学过程当中职业教学培训的内容比重
在我国职业院校汽车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学校方面还需要大力推动职业教学培训的内容比重在整体教学工作当中的提升,以此更好地实现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当中的落实与应用。为此,院校方面需要对当前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将职业教学培训的工作纳入日常教学的工作量范围当中,以此使教师逐渐形成职业教学培训的服务观念,进而推动职业教学培训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另外,学校方面还应当借助职业培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理念的延伸促进1+X证书制度当中“1”与“X”之间的相互通融与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借助职业教学培训的开展,加强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与运用。
4.推动开展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学校方面还应当加强与当地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行。在此过程当中,学校方面可以以“X”证书作为与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纽带,通过将“X”证书标准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对接,促进行业企业对于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提升,进而将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要求与“X”证书标准进行融合,使学校与企业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实现双赢。只有加强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才能及时跟进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共育人才。
结语
作为我国适应当前阶段产业需求与人才创新模式的重大变革,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与运用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深对于1+X证书制度的理解,并且大力加强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交流,才能借助1+X证书制度的实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