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班”教学探讨

2022-02-14马青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汉语言民族交流

马青山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拥有绵长的边境线和多样的人文环境。高校在招生中,根据要求要招收一定比例的“民语言”学生,并后采用“民汉分班”教学的模式,这样的方式考虑到了各“民语言”学生和“汉语言”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方面依然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如民族学生的及格率、毕业率及获得学位的比例相比于“汉语言”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民语言”学生的学习成效,学院在2017年率先实行“民汉合班”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成才及成长,促进各民族学生和谐、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民汉合班”的可行性

1.“民汉合班”教学模式是贯彻总目标、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具体方式,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实际举措,“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是新疆各项工作的根本,教书育人,以德立教是教育的必然要求,实现合办教学也是为了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1)通过实现“民汉合班”教学可以使各民族师生树立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着力促进各民族师生和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和推进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1]。

(2)“民汉合班”能够为各民族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交流和文化学习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各民族学生相处融洽。交流沟通是最好的黏合剂,通过沟通交流,学生们互通思想,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优势,通过交流互动对于汉语言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汉语言学生对于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的听说读包括写作方面都会产生良性互动,两方面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从知识和能力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3)“民汉合班”教学是在“民汉合宿”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合宿的前提,可以使得学生认可度不存在问题,通过合班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各民族师生和学生交流的范围得到深入拓展和延伸,从宿舍延伸到教育教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

2.“民汉合班”是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在“民汉合班”实践中,学院组织拥有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科研背景、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熟悉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师资队伍来承担,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资源用于合班教育,切实提高我院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同时配置高素质教师组成学院教学督导队伍,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出现,我们要将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于实践,通过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等,强化基础保障,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全过程的培养。

(2)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广泛,在以前某些地方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低,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自治区一直在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学习现代知识的能力。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为“民汉合班”教学提供了现实保障,同时通过合班教学也能为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3.通过“民汉合班”教学,各民族师生可以更好、更直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可以使各民族师生更加自觉地将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统一起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身优秀的文化,新疆自古就是东西交流互通的纽带,在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地区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这些都是伟大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必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相互了解,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文明知识,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浸润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是民族团结的要求,能为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目标实现,最终为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4.“民汉合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各民族学生各有所长,利用各民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各民族学生间搭建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进步。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对于所有学生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少数民族同学能歌善舞,在交流中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成长。

5.“民汉合班”教学可以推进教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探讨和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期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随着授课学生对象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必将推动教师对于“民汉合班”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这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贯彻落实我校一流本科计划,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实践会发现,民汉合办教学更加能够总结出适应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思路、实现路径、可行的评价标准及推广思路。

二、对于“民汉合班”的顾虑及解决的方案

通过与开展“民汉合班”教学的学生座谈沟通,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民汉合班”教学的担心和顾虑。学生的担心主要体现在教学进度的改变对于知识的掌握的影响;教师对于单独学生个体关注度下降的担心;课程考核对于民族学生的压力;教师授课语速的变化对于民族学生掌握知识,熟练应用的影响等。这也为我们改进“民汉合班”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也在不断改进中完善和提高。

1.关于教学进度的担心及应对思路

虽然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都达到了上课的能力,但是相比较于汉语言学生还是存在差距,他们担心如果按照汉语言班级教学进度开展教学工作跟不上上课进度,如果按照“民语言”班级教学进度,“汉语言”学生又觉得太慢;同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会发现,民族学生上课思维活跃,参与度较高,但是课堂纪律方面相对差一些,“汉语言”学生也担心课堂秩序。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民语言”班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这样“民语言”学生的担心就可以解决,同时因为按照这种安排,授课课时相应地增加了,在教学安排上可以增加习题及讨论课程,既保护了民族学生的热情,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一些高阶内容,满足“汉语言”学生的需求。

2.关于理解能力的担心及应对

语言能力包括“听、说、度、写”,这些要求对于民族学生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在于对于物理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民族学生非常担心的一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在授课过程中控制语速,通过控制语速及对于同一问题利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反复解释,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现在的授课方式会更多借助多媒体设备和手段,尤其对于民族学生,我们在上课过程中有意增加一些可视化的动画或是过程展示能够使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

(2)加强课程设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物理问题,加强问题的代入感,加强实验现象的描述及从实验中总结我们的物理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慕课”的成果及“微课”内容。利用物理规律处理问题时,增加例题的数量,讲解例题时尽可能详尽,建立“慕课”也可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解决方案,把课堂教学向前、向后不断延伸,实现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加强的全过程教育。

(3)我们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是微信群,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实现课程教学的向前和向后延伸,课堂授课时间有限,课间时间不足以满足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学生或者老师因为课程安排也不能在下课后有充足时间进行交流,课下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是弥补这一短板的有效措施,在有些时候,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媒体与老师交流更加积极主动一些。

(4)在授课过程中建立学习小组,既可以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增进感情和交流,也可以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关于教师关注下降的担心及应对

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民族学生,他们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他们,因此绝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小班制,但实际实行“民汉合班”之后,都是大班教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专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和总结,加深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既提高了学生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课上讨论,课下沟通,尽量多与学生互动,同时利用“三进两联一交友”(进食堂、进宿舍、进班级;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爱[3]。

4.关于考核评价的担心和应对

对于考核评价,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之一。民族学生在高考招生过程中享受加分政策,所以同一专业的民族学生相比较“汉语言”考生成绩普遍较低,尤其是近两年扩大内地生源的情况下,部分民族学生和最好的学生的成绩相差近300分,因此他们担心“民汉合班”之后,考试采用统一试卷,对他们而言难度增大。为了保证相对公平,对于过程考核,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主要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考勤、作业、专题讨论参与度,期中测试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考评;对于期末考试,统一试卷和要求,只是在最终核算总评成绩时对于“民考汉”学生照顾5分,“民考民”学生照顾10分。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于“民汉合班”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语言能力的提升

虽然,近些年,通过基础教育加强并提升了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但是相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学生的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并未达到四级,尤其是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在的民族学生没有了预科学习阶段,因此,学校或者学院可以通过组织专项培训或安排语言类的相关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和班教学”进一步奠定扎实基础。

2.加强互动交流

学校已经完全实现“民汉合宿”“民汉合班”,可以通过构建“文明宿舍”“民族团结小伙伴”“先进班集体”等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得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充分交流、交融、和谐发展。

3.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民汉合班”及新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修订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培养方案及授课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将“民汉合班”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融入其中,制定出适合专业发展、学生成才的方案和大纲。

4.积极落实“学业导师”制度

基于学校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平台,从学生入校就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确定“学业导师”,导师通过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进步、学习上上进。同时做好人生规划并付诸努力。在确定学业导师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样在本科阶段就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为自己的将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实践表明,实行学业导师制度,对于学生发展,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民汉合班”教学这项工作,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和推进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也可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汉语言民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我们的民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