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早期引领者的青年教育观与当代借鉴
2022-02-14白雪,陈晴
白 雪,陈 晴
(1.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嘱托和希冀[1]。历史已证明青年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前人在青年教育工作上的先进理念,并结合新时代发展特色为当代青年教育指明方向。回望历史,清末民初之际,中国遭遇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道路探索几经受挫,政权复古变更频繁,由此倒逼一些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求索。共产党早期的引领者们的救国思路在不断探寻中逐渐清晰,认为只有青年崛起,国家才能崛起,因此必须学习借鉴优秀教育经验来培育新型时代青年,使其担负起拯救民族命运的使命。为此,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刊发著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理论信仰和人才支撑,以新教育模式培养新型人才,以新视野、新理念阐释青年教育培养过程,为后来确立党的教育方针奠定基础,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一、教育主张:共产党早期引领者的青年教育论述及其观点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趋加重,早期觉醒者如龚自珍、魏源等人率先发起国民启蒙运动以求唤醒国人。共产党早期的引领者深受启迪,开始思索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思想上唤醒青年爱国之志,故而纷纷著书以启发青年思想。譬如陈独秀于1914年在《甲寅》刊发《爱国心与自觉心》,随后在《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今日之教育方针》等篇章,并创办《新青年》杂志;李大钊于1916年在《新青年》刊发《青春》篇和《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等著述;毛泽东于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等阐明其教育信念;恽代英和杨贤江也积极撰文阐发青年教育主张,探索救国之方与实施之法。再读前人著述,凝练经典的青年教育思想以之为当代青年教育工作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一)主张一: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拯救中国
教育服务于国之大势和政治大局,是近代国情的必然抉择。早期受到进步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求强国富民之路时皆把目光投注于教育,把唤醒民众和唤起青年作为优先选项,即教育先行。共产党的创始者陈独秀认为欲救国,须务必培养国人之爱国心和自觉心,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提出:“范围天下人心者,情与智二者而已。”“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亦殆。”[2]542-543论述了爱国、保民、自觉三者的辩证关系,主张民要爱国,国要保民,民要自觉。同时,在谈及民族危机时,他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历数千年,至于今日,国力文明,果居何等?易词言之,即盱衡内外之大势,吾国吾民,果居何等地位,应取何等动作也。”他倡导培养国人“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并以此引导教育青年:“此觉悟维何?请为我青年国民珍重陈之。”[3]9-11无论是唤醒青年,或是培养民众觉悟,只有改造中国教育,奠定教育根基,重视青年教育才是救国之本和强国之望。
(二)主张二:意欲唤醒青年,必须革旧布新
培养新青年是共产党早期觉醒者在审时度势时而获得的启示与共识。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开篇言义:“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4]395环视现状,他提醒青年遵循六条教育准则,即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步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而唤醒青年的着力点在于“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识别新鲜与陈腐,务必自度且度人。无独有偶,李大钊1916年在《新青年》刊载文章《青春》,呼吁青年遵循历史进化规律,理智理性应对变局,他认为青年要“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3]3-7又于1918年刊发《新的!旧的!》,提出客观事物存在新旧区别,犹如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对立统一,主张青年要尽力摆脱旧的桎梏而开辟新的局面,与时俱进。
(三)主张三:培养新型人才,担当奋斗使命
党的早期探索者体会到要改变陈腐朽败的社会,必须培养新型人才,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陈独秀在《新青年〈宣言〉》中描画出理想社会的蓝图:“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全社会幸福的。”为了实现理想社会愿景,他呼吁新型人才要培养四个“相信”,其中居于首条者为:“我们相信政治、道德、科学、艺术、宗教、教育,都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为中心。”[3]28同时,为了鼓励新青年培养理性精神,撰文《研究室与监狱》并提出“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教研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教研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又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3]78-80。由此而教育年轻人追求真理,无惧困难,为追寻真正的理性而奋斗终身。在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上,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对当时的官僚式教育制度进行了抨击,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谈到“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强权得自由’而已”,感慨湘江水清流长,而岸上的人则“浑浑噩噩,世界上事情,很少懂得”,惋惜湘江之滨的教育亦是官僚式教育家把持,对待学生似囚徒,诸多有为求学者,没人用新知识新艺术新方法启导他们。为此,毛泽东宣告了学刊宗旨:“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3]460
无论是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还是创办《湘江评论》的毛泽东,均把启蒙国人、引导青年、培养新型人才作为中心点,作为培植革命新生力量的平台和基地,始终把国家民族命运装在心里,把新式教育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实施抓手。
(四)主张四:坚持问题导向,培养良好习惯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养成习惯,习惯引导人生。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贤江重视青年学生的习惯养成,认为习惯的力量大于一切学习动力,他于1913年发表的《论教育当注重实用》中提出“但凡教育宜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然教育。前二者属于精神,后二者纯任习惯。因习惯有善有恶,故必须精神教育以补救之”。而后在《好习惯怎样造成》中开篇明义:“习惯底力量比生命还要大呢!”,在其论述中,杨贤江广征博引,讲述国内外人民的习惯及其风俗,以此将习惯定义为“同样一种行动,因屡次反复的结果,能机械的向著一定方向而有使行动反复的倾向”,他认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所以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教育与积极引导[5]579-590。同时,他参照东南大学附小发行的《好国民》小册子,罗列出青年应该养成的十大好习惯及其若干二级指标,涵盖为:(1)留心自己健康的习惯;(2)保持优良姿势的习惯;……(10)不断修养的习惯。与此同时,针对如何培养好习惯和克服坏习惯,杨贤江也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其中好习惯五步养成法为:(1)聚精会神;(2)注意反复练习;(3)不要有例外;(4)捉着第一个机会去实行;(5)有快感的反应结果。坏习惯四点阻断法:(1)断行;(2)杜绝诱惑;(3)不许有例外;(4)自我暗示[5]591-606。他告诫青年,伴随年龄增长,培养好习惯和阻断坏习惯会愈加困难,青年时期为最佳阶段。可见,杨贤江坚持从问题出发,注重从习惯养成出发,以学校为主导而家庭、社会、自然为辅助,倡导青年自觉学习,全员参与而形成合力。时至今日,依然十分贴切有效。
(五)主张五:重视全面发展,强调身心健康
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论及三育并重时谈及“现今欧美各国之教育,罔不智德力三者并重而不偏倚,此其共通之原理也。”[6]395主张借鉴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与中国的发展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版的教育框架理念,即现实主义(经世致用)、惟民主义(以民为本)、职业主义(就业导向)、兽性主义(强健体魄)的“四大主义”教育内容体系,这“四大主义”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德智体美劳各科教育内容,其寓意深刻且影响久远。与此同时毛泽东基于当时青少年忽视体育而重德智的现象,提出以体育为基石,搭载德育与智育,以此实现全面发展,为了突出体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7]毛泽东意在纠正唯德育或唯智育的片面教育论,主张强化体育教育而实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青年教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在体育教育改革层面,恽代英和杨贤江创新性地提出了改良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新主张。恽代英于1917年在《青年进步》刊发《学校体育之研究》,以此质疑和批判当时学校风行的“军国民体育”和“选手体育”,提出“说者谓学校体育,所以保学生健康”的锻炼目的,强调改良学校体育,即“改片断的体育,为有系统的体育;改偏枯的体育,为圆满的体育;改骤进的体育,为渐进的体育;改枯燥的体育,为有兴趣的体育”[8]218-220。将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落脚到学生的体能和健康上来。杨贤江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年健康问题,尤其强调要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问题,在《养心与强身》文献中,其揭示了身和心既互利而又互伤,认为“健全的心能造成健全的身”,告诫青年克服和屏除散漫无聊、恐怖忧虑的不良心情,培养快乐向上、勇敢奋斗、愉快活跃的良好心境,养成优良人格和品行,“则可延长生命,发达人格”[9]669。
共产党早期引领者笔下遗留的教育著述丰富而深邃,其旨趣在于改革陈腐朽败的旧教育,实施与时代匹配的新教育,以唤醒青年、培养新人,推动社会变革以实现民族复兴。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探觅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提供人才基础。
二、当代借鉴:共产党早期引领者青年教育思想的时代共鸣
党史百年,党的青年教育事业亦逾越百年。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认为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其所考察的目的物,不在为活动主体的人或人群的经历与命运,而在人或人群活动的效果。发展进化的经过,其性质与由普通历史分科出来的诸史迥异,不待辩而自明”[10]98。教育史学研究理当如此,应探究教育场域下历史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活动效果,明晰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当前青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本文采撷的著述及篇章大多刊发于建党前夜,在“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的感召下,党的早期引领者以教育著述的形式给我们当下的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历史参照。
(一)坚定教育服务于大局的政治方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客观存在。教育反应社会现实和服务于政治大局或民族大势,则是永恒持久的遵循和规律。我们回溯前辈们的教育论述,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且从无偏离。五四运动前后,国家面临的政治大势就是唤起民众和青年学生,探觅救国路径,而立宪制和共和制均以失败告终。李大钊率先借鉴苏俄革命,他“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开辟一条新路径,创造一种新生活”,通过培养新人而开辟新的天地。教育服务于民族大局、服务于国家大势、服从于政治需求,是前辈留给我们青年的重要教育启示。在新时代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教育事业是“国之大计”与“党之大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1]78。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关注青年教育问题,他在给北大援鄂医疗队的青年回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同国家的发展目标与未来方向联系在一起,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就是当前教育的大势大局和政治方向,不容质疑或变通。无论过去或是现在或是未来,教育的奠基功能和服务政治大局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使命信念,决不能因为时空变化而篡改。
(二)坚持依循规律办教育的基本准则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准则。陈独秀在早期就提出教育要以青年为本,注重实际应用,并认为教育既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要服务于社会政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其思想和观点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规律。教育既受社会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依循规律办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结合新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发表一系列教育论述,引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其具体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九大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11]1-4。“九大坚持”完整且准确地反映了当代教育的现象与规律,是习近平对教育规律的完美解读,也是对党的早期引领者教育思想的最好继承,更是当代青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客观遵循。
(三)坚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
强化教师工作队伍质量是提升青年教育水平的核心利器,陈独秀和李大钊皆以北大教育者身份开展教育活动和从事启蒙运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道,化解青年与国人之困惑,以唤起民众觉醒并投身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之伟业。后起之秀毛泽东、恽代英、杨贤江等引领者则以青年“导师”身份从事各种青年教育活动,伴随启蒙大潮自然而然地成长为时代的播火者和引导者,成为青年之楷模,影响和培育了一批除旧布新的时代新人。而今新时代的掌舵人习近平同志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教育事业和推进青年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他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12]4。他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贯通百年,我们党的历代领导者尊师敬教作风始终如一,并结合时代特色不断改革创新,由此而开辟新的疆域和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四)坚持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
党的早期引领者青年教育改革的思想贯穿其整个活动过程,目的就是砸碎陈腐没落的教育境况,构建起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兴教育格局,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陈独秀认为旧教育是主观主义的、形式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教育,所以必须进行改革。李大钊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要培养青年的平民政治观和爱国主义观,以培养青年的“三观”为目的健全其人格。毛泽东则要求青年必须德智体协调发展,注重体质的奠基功效,并在教学中废除注入式教学而提倡启发式教学。恽代英曾领导川南教育改革,开展“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改革试验。杨贤江提出“全人生指导”的教育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教育的基本主张。基于前人呕心沥血的改革进程来看,教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创新是教育界的一个永恒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人民日报评论员著文提出,当下教育改革点多面广线长,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譬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和人民性原则,破除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障碍,破除制约教育评价的“五维”痼疾,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根本任务,“新故相推,日生不滞”[13]。只有坚持改革和不断创新,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办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教育,培育大批可堪当新时代大任的优秀人才,为我们的复兴大业注入新鲜血液,以保证我们的“中国梦”如期实现。
三、结语
在历史发展新节点上,通过梳理共产党早期引领者笔下的教育著述,围绕青年教育主题,整合教育思想,明确教育主张,感悟其以教育为突破口唤醒青年与启蒙国人的救国蹊径,为我们立足教育当下,展望教育未来,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借鉴。共产党早期引领者在探求救国之路的同时把聚焦点集中于教育事业,把培养青年作为救国救民的奠基工程,采取积极有效举措并予以贯彻实施,彰显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社会发展特征和教育基本规律,充分地体现了教育的政治方向性、人才基石性、人民至上性、教育先导性等显著特色,这是前辈们早期青年教育探索和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借鉴和历史经典。作为新时代青年教育的后继人,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秉持传统而继往开来,推动青年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