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西北地区街屋民居形制和平面空间特征研究

2022-02-14彭柏寒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天井院落庭院

文/彭柏寒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张海燕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

龚文韬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湖北位于中原腹地,在历史上经常作为军事要害之处而战火不断,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移民聚点,人口构成汇聚八方,风俗文化经历了激烈的碰撞融合,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文化。荆楚建筑风貌受外来文化影响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特征,尤其在传统民居上表现突出,映射出各族聚落面对地貌、经济、交通、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在建筑空间布局和营建技艺上的异同。例如,鄂西北建筑受豫南文化影响,鄂西南建筑受巴蜀文化影响,十堰武当山古建筑群则采用皇家建筑形制[1]。

1 鄂西北街屋的发展背景

鄂西北地区指襄阳和十堰等所管辖的地域,地处汉江中上游,当年是衔接河南、陕西、重庆、四川四省的重要交通节点,有“四省通衢”之称。鄂西北最早可追溯到夏王朝时期,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就是兵家必争的重要城池,有着2800 多年历史。

鄂西北地区的街屋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属襄阳市中心城区、十堰市丹江口县、张湾区保存较好且极具代表性(图1)。明末清初 “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导致本土人口构成发生巨大变化[2],商贸活动因外来人口的涌入得到极大促进,集市活动逐渐成为本土居民重要的生活元素,一种商住结合的街屋民居出现并迅速成为主要的民居形式[3]。

图1 鄂西北街屋沿街风貌(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明清时期的襄阳城水运极其发达而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在移民运动影响下,以水运码头为基础的商业地区在襄阳汉水沿岸开花散叶,街巷成为商业活动的主要载体,街屋随即涌现出来。明清时期的十堰市除了滨江带情况与襄阳相似外,其他地区大都因境内多山而商业发展迟缓,然而为了吸收和维持移民商贸活动带来的积极经济效益,当地民居在原有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扩充出商铺的功能,生活街巷演化为商业街。

2 鄂西北街屋典型形制

受商业渗透的影响,鄂西北地区街屋的主要功能以商铺交易、生活起居和生产作坊为主,一些大户则兼顾家禽圈养、餐饮棋牌等功能。由于街屋需要向街开店,临街的一间往往用作商铺,规模上占满整个开间。为了尽可能的增加商铺数量,街屋采用沿垂直街道的纵向轴线进行延伸的营建思路[4],临街开间不宜过大,相邻店面的公壁共用且不能开窗,通风采光极其依赖天井或天斗。

街屋的格局开间小、纵深大,形体多为长方形,呈前店后宅、上店下宅或前店后坊的样式,多为1 ~2 层,一层临街的一间兼具商铺和主入口的功能,其余房间都用作生活空间。天井和堂屋是街屋的主要构成要素,平面形制大都按照规整的进深单轴线对称排布,形成入口-店铺-天井-堂-天井的空间序列,规模较大的甚至多到三个天井(图2)。

图2 鄂西北街屋典型院落形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鄂西北街屋平面空间特征

本文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鄂西北地区街屋民居进行研究,对其平面布局进行梳理并做对比分析,分别为襄阳陈老巷42 号阮家大院、十堰市张湾区黄龙古镇84 号、125 号民宅和十堰市丹江口市浪河镇黄家老宅。

3.1 陈老巷街屋民居

陈老巷(东经112.16°,北纬32.04°)位于襄阳樊城闹市中心,南北走向,长约180 米,宽约4米,紧邻汉水,是湖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一大批历史街屋。42 号阮家大院位于陈老巷西侧入口第四户,主体建筑由纵向单轴线的两进四合院和一进三合院构成,南北开间共约11 米,东西进深约27 米,整体开间与进深比例约1 ∶2.5(图3),整个平面布局具备典型的家族内向型特征。

图3 阮家大院一层平面及坡屋顶走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第一进院落东部为入口堂屋,以商铺摆摊之用,商铺与天井之间用厚重的砖墙隔开并开门洞,以保证店铺与生活区的高度隔离。店铺两侧有四间房屋,可供货物储藏和柜台之用。院落西侧衔接堂屋至第二进院落,由堂屋和厢房围合而成。第三进院落受厨房和储物室的影响形状呈不规则状,尽端以风火山墙封口。从屋顶走坡形式来看,其天井不都采用“四水归堂”的形式,第一进和第三进院落天井的一面皆由厚实的砖墙直接封口。

3.2 黄龙古镇街屋民居

黄龙古镇(东经110.58°,北纬32.68°)位于十堰市张湾区,地处汉水上游与中游的交汇处,是联系汉水沿线市镇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商贸中心[5],其街屋布局整齐有序且空间形制统一,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84号民宅主体建筑为单进院落的厅井式民居,南北长约17.7 米,东西宽约9.3 米,整体开间与进深比约1 ∶1.9(图4-a)。院落由敞厅、两侧厢房以及堂屋围合而成,北段敞厅与院落有三级踏步,约0.8 米高差,外围设厨房,一侧设简易木质楼梯,尽端开门。

图4 黄龙镇街屋平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5 号民宅为前店后坊式街屋,北部设有开敞的炼油作坊。主体建筑同为单进院落,南北长约14.4 米,东西宽约6.4 米,开间与进深比值约1 ∶2.23(图4-b)。

3.3 浪河镇街屋民居

浪河镇黄家老宅(东经111.27°,32.42°)位于十堰市丹江口南部,同为极具代表性的十堰本土街屋个例。其主体建筑南北长约19.1 米,东西宽约9.9米,整体开间与进深比值约1∶1.93(图5)。其平面格局与黄龙镇84 号民宅相似,不同点在于其竖向轴线视线更加通透,敞厅直通后街且与天井间不设门。

图5 浪河镇黄家老宅街屋平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院落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上文对鄂西北街屋民居的历史文脉和典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概述,梳理了三个地区四个典型案例的形制和尺度。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地域性平面特征,这里从院落进制、面积规模、长宽比例方面进行量化的数据对比(表1)。

表1 鄂西北街屋典型传统院落的庭院面积、长宽比及面积占比(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中数据表明,鄂西北街屋民居院落近似方形,规模相近、尺度偏小,因堂屋面积小而密集度高。宏观来看,其尺度和庭院长宽比介于北方合院和南方天井之间,符合中国庭院形态东部到西部院落由方到长的变化趋势。

国内大量的合院民居研究无不表明建筑形态、庭院形态与气候条件有着必然联系。杨涛在《不同地区合院民居形态的气候条件的适应研究》一文中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合院民居庭院形态变化的主要因子,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影响合院民居建筑形态的主要因子[6]。林荣波等在《传统四合院民居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中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对民居设计的气候适应性进行研究,总结出诸多以风环境为表现形式的气候压力情况并提出相对策略[7]。这里在以上研究基础下对鄂西北街屋院落特征和本土气候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鄂西北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区分明显,降水充沛,夏热冬冷,本土建筑院落既要“纳阳”,也要“遮荫”。就院落形态来看,小面积的天井形制减少了暴露在外部环境的开口面积,既有利于防止夏季庭院温度过高,也便于庭院排水。紧凑度高的天井布局有利于室内风环境的稳定统一,使建筑更加容易受室外气流影响形成风口串联来加强夏季的被动式通风。趋近于1 的庭院长宽比有利于建筑自身的相互遮挡来减小太阳高度角过大带来的强太阳辐射。

鄂西北街屋的耳房与厢房并无明显区分,也不存在室外间隔,因此院落的西北角和东南角间不存在平行于西北风的通道,不会产生较高风速。相关研究表明,东西厢房的数量和长度越多,合院建筑对西北风的防御能力越强,单侧厢房数量为3,厢房长度为14.1 米的条件下已经可以保证院落1.5 米高度处的风速趋近于零。本文列举的四例街屋民居的单侧厢房数量为3 ~5 间,平均长度为16.55 米,都在此水平之上,能有效阻挡冬季西北风对庭院的侵蚀而起到保温作用。

以上特征充分体现了鄂西北地区匠人应对居地自然环境方面的营建智慧,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对地域性和生态性的凸显就手法方面很有启发。

结语

街屋承载着鄂西北地区在移民运动催化下本土民居转型的漫长历程,映射出沿江地区依托水运码头独特的商贸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鄂西北街屋风格融汇南北、布局简洁狭长、院落尺度小而高耸,其趋近于1 的庭院长宽比、高密度的院落分布和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厢房设计潜藏着本土匠人应对地域条件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实践经验和营建智慧,彰显了湖北人民的审美情操、家风伦理。在城市进程加快的今天,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探索被动式节能技术是当代建筑师探究设计方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天井院落庭院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八一作品
回到庭院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