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建筑意境的动态生成机制
2022-02-14郑先友
文/吴 灿 郑先友
引言
从古代文人通过诗、书、画等艺术表达诗意情怀,到建筑的诗意营造,都体现了中国古人追求“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建筑意境属于建筑美学范畴,也是建筑艺术的最高追求。一直以来,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就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诗词艺术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它们具有相同的思想根源和美学标准——美学意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它们都表达了一定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诗画艺术意境的理论研究找出与建筑意境的相通之处,探析总结出建筑意境的内涵以及生成的机制。
1 意境的发展概述
1.1 意境的来源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的最高追求,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中国艺术品对美的追求不仅是五觉的浅层美感,其最高审美追求在于对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即哲学思想的表达。我国传统的诗、书、画等艺术在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自魏晋时期就对意境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意境在不同艺术领域中,虽有着不同的表象,但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审美空间意识和意境结构。
1.2 山水画意境的创构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意境的美学本质是指人超越有限的审美对象,心灵上到达一个虚无缥缈的、无限辽阔的灵想空间。这是一个从有到无,由近及远的过程。因此“远”便被画家们认为是通向“道”的方式。艺术家通常采用留白的手法来表现,通过给人视觉上无限延伸的错觉,把人的意识和精神引向远离世俗的缥缈的自然山水之中,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实现对“道”的追求。
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是由各部分最基础的单位组成的,如山、水、树、石、云雾、桥、船、房舍、人物等是山水画常见的最基础的构成要素,但这些要素不是简单的客观事物,而是表象。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当这些基础表象,被画家赋予情感和艺术创造后,表现在绘画中,便成了基形意象。独立的基形意象经过有机的经营组构,构成群形意象,最后呈现出一幅生动和谐、浑然一体的完整意象画面。如关仝的《关山行旅图》,整幅画面由一座小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坐落着一个临水小村落,其中蜿蜒路径、几间屋舍,旅人休憩、孩童嬉戏、妇人煮茶等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自然和谐、平和恬静的整体村落意象画面。从下方山脚处开始,人的视线被小径、溪水和雾气的蜿蜒留白引导向上,延伸至高耸入云的山的尽头。山林中还藏有亭台楼阁,画面的上半部分宛若仙境[1]。整幅《关山行旅图》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虚有实、隔而不断、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内容和形式和谐交融,给人一种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感受。
1.3 文学诗词意境的创构
中国传统文学诗词艺术经过长远的发展,意境也是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标准。诗歌意境表现为整首诗所表达的整体情思,诗人不会直接道出意境,而是通过意象有意味的组合表现出来。意象在诗歌之外时,只是存储在诗人脑海中的对客观事物感知后形成的表象,只有当这些表象用在诗中,在诗的整体氛围框架中,染上了诗人的情感,才成为意象。每个意象只是独立的艺术形象,当独立意象以诗的规律,通过构思组合在一起后,会产生比原来单独意象更深的意蕴,还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原来没有的整体意象。这个整体意象所散发出的氛围,即形成一个隐形的精神场域,能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和无限想象,这就是意境。
下面用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来解析意象与意境生成的关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二十字,作者通过天寒地冻、人鸟绝迹和寒江垂钓等意象组合(合称“境”)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意)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意境。
2 建筑意境的创构
2.1 建筑意境的生成过程
图1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图片来源:《山山水水聊聊画画》)
中国建筑中最具有意境的莫过于中国园林。王澍先生曾表示,中国园林是和生活最有关系的建筑,他表示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2]。冯纪忠先生也曾说过中国园林的情趣在于意境:“趣在法外者化机也。化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物象化表象,表象化意象,意象生意境。趣又是什么?趣就是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主客相投,意境生成,超越时空制约的释然愉悦的心态。”[3]冯纪忠先生的这段话,将建筑意境玄妙复杂的生成过程讲得十分简洁凝练。
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先生画竹有所领悟:“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点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里的眼中之竹就是指客观物象,胸中之竹就是心中感知物象后留下的表象之竹,表象之竹经过主体心中“意”的锻造和精湛的技法,最后呈现为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手中之竹,就是意象。而意境由意象引发,境生于意象之外,一整张竹画图幅所表现出的氛围和气韵,引起观者充分共鸣和想象,便产生意境。
整个建筑意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要是审美主体心理的建构层深,最后在主体心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画幅。
2.2 建筑意境的结构
2.2.1 建筑意境客体的召唤结构
建筑意境的生成是审美主体与建筑对象之间的情景交融,建构层深的过程。召唤结构是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理论,是指作品文本中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种空白,会引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脑海中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想象性的连接。在建筑意境生成过程中,意境的景物客体就是一种召唤结构,其中审美客体的“有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给审美主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起审美主体的无限遐想和二次创造,也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
建筑意境中有两种“虚实相生”概念,第一种是“实境”与“虚境”的相生,即建筑的艺术形象(实)与形象所呈现出的氛围以及人感受建筑形象后联想出的新的形象(虚)的结合。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4]建筑意境生成过程也是如此,以实生虚,审美主体从有限的建筑形象中产生无限的遐想,通过对召唤结构的“意义空白”的创造性补充和想象性连接,从而获得形而上的审美意蕴感悟。
图2 表象、意象、意境递进关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第二种“虚实相生”,是指实境中的实景和虚景的结合。实景是建筑形象中的“实有”部分,虚景是“空缺”部分。比如,从整体聚落来看,建筑是实的,环境是虚的,两者构成图底关系。在建筑组群中:建筑是实的,建筑围合成的庭院是虚的;在单体建筑中:墙体、屋顶是实的,室内空间是虚的;在建筑构件中,墙体、梁柱、台基等是实的,门窗格扇是虚的。按照景物要素自身的虚实有:山石花木是实的,光影声味是虚的,这些虚景需要与其他实的要素组合,还有自身就是虚实结合体,如石雕漏窗、木雕雀替等。按照景物的布局方式有:疏密、远近、隐显、明暗、动静、断续、围透、凹凸等构成的虚实关系。正是这些不同层面的虚实结合,构成了错综复杂的虚实结构。虚境是“象外之虚”,虚景是“象内之虚”,两个都是“空白”,虚景对于构成意境的虚境尤为重要。
清代笪重光论山水画意境:“无画处皆成妙境。”清邓石如论书法意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白居易论音乐意境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见艺术的意境,皆由虚处而生,但是只有实的存在才能衬托出虚。建筑艺术中也是这样,只有良好的虚实结合,景物中的空缺、隐蔽、缥缈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才能构成召唤结构的想象空间,诱发主体的再创造。
2.2.2 主客体情景交融结构
第一种是点景式,主要是景外视点,审美主体位于建筑之外,建筑意象与山水环境意象有机结合,构成一体。如登高望远。第二种为组景式,这种多为景中视点,许多意象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审美主体处于建筑内部空间与其中各意象要素有机组合成的整体意象世界中,建筑空间则成为建筑意境客体空间的基本框架。如园林庭院、建筑中的理景庭院,都可以形成这种组景型意境。第三种是观景式,这种构成模式是审美主体居于建筑空间中,然后透过建筑的门窗或是开敞面,来观赏建筑外部的自然、建筑和人文风景,此时的建筑是一个观景点。
2.2.3 建筑意义的妙悟
“妙悟”一词,来源于佛教的“顿悟”。佛教所说的“悟”是指对万物皆空,追求的是顿悟后的放下。美学领域的妙悟,则是如同“庖丁解牛”般,只有对“道”的领悟后,如诗、书、画、音乐、雕塑、建筑等“技”进于“道”才能创造意境。“妙悟”不需要遵循一般认识事物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程序,就是完全依靠主体内心的感性体验与直觉感受来把握自然之道。
意境的生成,是主客体心物合一的过程。除了意境客体要具有引发主体想象和再创造的“有意义的空白”结构,还需要主体拥有澄澈空明的审美心境,妙悟是在“凝神遐思”中获得的。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需要避开喧嚣,排除心中的杂念,使自己处于凝神沉思的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这种状态下,是潜意识最活跃的时刻,容易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这与庄子所提倡的于“心斋”“坐忘”中,达到“与道冥契”的目的,有相通之处。庄子的意思是说,只有斋戒自己的内心,处于忘我的状态,才有可能静观万象,容纳万境,定而发慧,于冥想沉思中观想,领悟宇宙的生命意义。
结语
建筑意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从表象认知到表象转化为意象,意象再升华为意境,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层层递进结构。另外,意境本身也有自己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是建筑客体外部构成的召唤结构,这主要是建筑客体体现生命活力的阶段,以实境为主。第二个层次是主体与建筑客体情景交融的组合结构,这是主客体相互契合阶段。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级,是主体超越有限的建筑对象,领悟其中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的启示,从而引发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