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角理念下户外资源课程化的推进策略
——以《嘿,泥巴!》课程为例
2022-02-14颜燕红
文 颜燕红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推进,幼儿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而是将视野投放到更为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教师不再高控幼儿的行为模式,而是在实际教学中越发重视幼儿与课堂以外环境的互动,鼓励幼儿在观察、探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对自然、社会、人、事、物的全面认识。即体现课程素材的全面性,开展方式的多样性,尊重课程主体(幼儿)的多面性、灵活性。本文教将此教育理念称之为“全视角”教育理念。本文以《嘿,泥巴!》课程为例,探讨全视角教育理念下户外资源课程的推进策略。
一、全视角理念的课程价值提取策略
(一)构筑课程价值线索的手段——名家理念引导
一位摄影师说过,任何镜头都是主观过滤的结果,没有一个镜头是没有依据的。因此,课程的开展需要基于相关理论指引。
在《嘿,泥巴!》课程内容的筛选上,教师在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理念指引下,选择 “泥巴”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检验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具有明确发展目标的纲领性理论。
(二)课程价值线索的核心要素——幼儿本位
在《嘿,泥巴!》课程中,课程题材的由来是:在某一天,自然角里要种一些大蒜,教师带着几名幼儿去挖泥土。小班幼儿第一次接触到泥土,非常好奇,问题随之而来:“老师,我们挖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挖它们”“老师,泥巴好硬啊” “大蒜为什么要种在泥土里”……问题一个又一个,从幼儿渴求的眼睛里,教师看到幼儿对泥土的关注与探究的兴趣。于是,《嘿,泥巴!》课程诞生了。
(三)课程价值线索的“关键词”——内涵与可探究
内涵与可探究性,应成为课程价值线索提取的关键词。一方面,内涵是课程得以开展的内在生命力,课程自身特性必须与人、事、物、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构建课程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探究性是课程得以推进的动力。选择的课程线索必须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激发幼儿不断想追求“真理”“真相”的愿望,满足幼儿观察、思考、辩析、反思的需求。
泥土是人类得以繁衍的生命保障,泥土具备多种形态与极强的可塑性等。这些内涵都构成了泥土作为课程内容的价值线索依据。同时,教师从种大蒜活动中幼儿的谈论看到,幼儿对泥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两点构成了课程价值线索选择的依据。
(四)课程价值线索的终极追求——完整儿童经验
提取的课程价值线索,既要能与幼儿现有的经验有衔接,又不能是高于幼儿生活的空洞产物。价值线索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延伸,是对已有经验的再加工再提升。
《嘿,泥巴!》课程把泥土作为最有价值的课程线索,小班幼儿在生活中见到过泥土,有的还认识泥土或者与泥土有过亲密的接触,但是没有对泥土与自然、泥土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探究。因此,泥土课程的开展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获得有关泥土的经验,让习以为常变得不同寻常,最终完整幼儿的经验认知。
二、全视角理念下课程资源利用策略
(一)状态摸排
幼儿作为课程的主体,需要对幼儿现有的状态进行全面摸查,了解课程主体现有的状况,初步了解幼儿在该阶段下的经验基础、认知能力、个体水平、兴趣点等。
《嘿,泥巴!》课程中,教师在初始阶段,通过“泥土在哪里”“泥土的朋友们”“泥土里有什么”等集体游戏活动,带领幼儿了解泥土在大自然中的分布,了解大自然中哪些事物与泥土有着亲密的关系,探究泥土中存在的物质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全视角理念,通过敞开的活动空间、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在幼儿与泥土的玩乐中,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精准地掌握幼儿的状态、兴趣点、差异性,为接下来精确预设课程框架、推进课程进程打下基础。
(二)框架架构
要让课程的开展体现全面性、适宜性,教师需要做到未雨绸缪,在对幼儿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观察幼儿的学习特点,分析幼儿与泥土互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了解不同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分析幼儿经验的提升空间,从而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架构课程框架。在《嘿,泥巴!》课程框架建构中,教师将课程预设为“泥土初体验”“神秘的泥土”“好玩的泥土”三个篇章,每个篇章又根据幼儿的情况预设二十多个课程探究主题。
(三)预设生成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预设的框架会保障课程推进的方向。但在课程推进中,与课程互动的是充满灵性与勃勃生机的幼儿,会在课程推进过程中闪现出幼儿特有的智慧。这些宝贵的瞬间是幼儿灵性的特有绽放,教师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鼓励幼儿以特有的方式构建课程经验。
《嘿,泥巴!》课程中有一个“拯救土豆”的小故事:在教室一个角落里,有几个被遗忘的土豆宝宝已经干瘪了,教师准备扔掉它们。这时,几名幼儿跑过来,好奇地问:“这个土豆怎么了?”我和幼儿开玩笑说:“土豆宝宝生病了,马上快要死了,正想把它们送进医院抢救。”一听到这句话,天真的幼儿把我的话当真了。佳彤激动地凑过来:“我们给土豆打针,我生病了就是要打针的,打针就能好!”欣妍说:“还可以给土豆挂盐水,我生病了就是挂盐水的。”天意很着急:“我们把土豆送到小医院去住院吧!”
听到幼儿的童言稚语,我觉得好笑。但是,教师应该包容幼儿看似荒唐的建议。于是,土豆宝宝被幼儿送到小医院“看病”了。幼儿用小医院的道具给土豆“喂药”“打针”“听心跳”“挂盐水”,想办法救活土豆。一开始,他们信心满满,可是三天过去了,土豆宝宝毫无好转的迹象。看到幼儿失望的脸,我灵机一动,带着大蒜宝宝来看望“奄奄一息”的土豆宝宝。我用大蒜宝宝的语气说:“亲爱的土豆弟弟,看到你生病,我很难过,你是不是因为没有睡到泥土里才生病的?”在我的点拨下,幼儿恍然大悟,泥土才是土豆宝宝的家。于是,我调整“拯救土豆宝宝”方案,找到几个可以安放土豆宝宝的床,然后挖来泥土,最后将土豆宝宝放到泥土床上。每天,幼儿都会看望土豆宝宝,并给土豆宝宝浇水。半个月过去了,土豆宝宝的身上出现了第一片绿色叶子。土豆宝宝活了,幼儿激动不已。
在这个故事里,我并没有因幼儿的想法与预设间的偏离,放弃幼儿自我探究的机会,而是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尊重幼儿特有的“同理心”和“泛灵”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尝试,用实验来验证观点。看到幼儿因没有找对方法而失望时,我适时介入,用拟人的语气和“土豆宝宝”对话,唤起幼儿之前的经验,让幼儿发现泥土的作用。找对方法后,幼儿终于成功了。他们深刻感受到泥土与植物生命间息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泥土的感知和体验。这个生成小故事与原有的预设轨迹相辅相成,形成了课程开展过程中最美的“二重奏”。
(四)完整认知
游戏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户外资源课程开展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想玩、爱玩的天性,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调动多感官幼儿参与,如摸、闻、看、听、说等。同时,教师要围绕幼儿关注的兴趣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探究和学习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知识经验。《嘿,泥巴!》课程——“神秘的泥土”篇章中,教师通过开展“寻宝”“一样的、不一样的”“硬泥和软泥”等活动,让幼儿寻找泥土中的各种宝贝(石头、砂砾、砖头、瓦砾等),并通过观察、对比、类比、触摸、实验等活动,辨别泥土与其他自然物的异同,全面了解泥土的外部特征、自然属性等;通过认识陶泥、硬泥和软泥、超轻泥土等,了解不同形式的泥土,完整幼儿的自我认知。积累经验是课程开展的终极目标。
三、全视角理念下课程深度推进的策略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形式,为幼儿提供参与机会,促进幼儿在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认知全面性、情感等发展。
(一)深入探究
《嘿,泥巴!》课程——“神秘的泥土”篇章,通过循环递进,幼儿不仅发现了泥土里的宝贝,在帮助宝贝洗澡的过程中认识了宝贝的名称,还意外发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围绕这个现象,幼儿深入探究,最后实验认证,归类总结,分享交流。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对泥土的性质以及自然物产生的现象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认知。
(二)教师主导
幼儿本位的教育思想,不是只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弥补幼儿在经验、能力、物质等方面的不足,鼓励支持幼儿的各种行为,为幼儿创造体验成功的场所和机会。
《嘿,泥巴!》课程“好玩的泥巴”篇章中,小班幼儿因自身能力和见识的不足,不懂得泥土的玩法。此时,教师通过开展“甩泥巴”“泥巴画”“泥巴塑形”等游戏,拓展幼儿的游戏内容,充分感知玩泥巴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了对泥巴课程的兴趣。
(三)尊重幼儿
课程开展中,幼儿最终会把经验拓展到哪个领域是教师无法预估的,幼儿对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探究过程中的兴奋点,随时调整策略,不对幼儿的探究预设边界。在对比石头与泥土的过程中,幼儿对泥土中的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时,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渴望进一步了解“石头”的想法。教师在充分满足幼儿对石头的探究欲后,再将幼儿的视野拉回课程中,不但会深化幼儿对“泥土”课程的探究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幼儿对泥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