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阅读课的实践探索

2022-02-14刘淑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参与有效性

刘淑君

内容摘要:对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控制研究,在“读”“写”“说”的流程中探索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自主参与。本着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从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和设置对学生阅读管理的科学评价机制方面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说话 有效性 学生主体性 参与 评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阅读对于高中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也是我们学校语文老师们一直努力开展阅读说话课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阅读说话课”和传统阅读课不一样,我们更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取得的成效。发展学生读、写、说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2005年至今,开展阅读说话课的十余载,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应试教育下学生阅读的意识不强;其次,由于课时限制或者各种原因,阅读的时间非常短,学生阅读的面不广,导致阅读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便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如何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保持高效?如何检测学生的阶段性阅读能力?有时我们精心设计的一节阅读课,形式灵活多样,上课也热热闹闹,但学生表面上是参与了,而实际上缺乏深度思考,收获甚少;有时老师设计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设置过于肤浅又不能满足学生的辩证思维,无法让他们深入探索,讨论争辩。反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如何让低效无效,甚至不讲实效的这些课程变得更加有效,让困扰已久的少、闷、费、差的阅读课堂有所转变和提高,其实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一.要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成为阅读主体,只有学生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后,才能完成阅读的心智活动过程。①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便谈不上有效地参与,因为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产生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用科学渗透的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本着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以博罗中学的阅读说话课为例,我们有“同读一本书”的小组交流活动,以年级为单位,选好多名读书组长,每周一次,利用课外一节课的时间,以茶话会的形式,谈谈阅读感想。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在一次阅读说话课上,学生要求我把舞台都交给他们,只做一个台下的观众。课前他们选好了同学做策划团队和主持,也特意来咨询老师对他们这场“演出”的期望。我把阅读范围圈定在《悦读》②的指定单元篇目:《名家在讲台上》《诸葛瑾惯子埋祸根》《知耻近乎勇》《我的梦想》《俾斯麦的敬礼》《芩文本的家训》,对他们的期望是能够涉及到六篇文章,让更多的同学主动谈感想,也要让台下的同学进行点评。更高的要求是找到可以引发辩证思考,争辩的话题进行堂上辩论。结果他们竟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我提出的要求都做到了。他们把这节课看做是一场变美的派对,用这六篇文章的六个中心词转化为解锁变美的关键词,分别是:“博中老师在讲台上”“高智商犯罪是教育的缺失”“知耻而后勇”“健全的人格”“清醒”“与人为善”,把任务分别给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发言代表,时间控制在四分钟以内。每个小组发言完毕,由其他小组派出一名同学即时点评,时间控制在一分钟。最后一个环节,由《我的梦想》中“健全的人格”中引申到“灵魂与肢体残疾的人一样的”这个观点,引发辩论:灵魂残疾与肢体残疾相比,哪个更应得到关爱与同情。此环节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旨在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发散思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好书推荐当中,我们会推荐多类型的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同学们的个性差异和阅读的爱好。在阅读说话课上,我们师生合作,老师是一名参与者,可以是活动的主持人引领全场,也可以是台下的一名观众,等待台上学生的提问。也可以充当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团结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去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教学活动充满着激情、灵感和人情味。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

作为教师要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语文很多问题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学会对学生一视同仁,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見,学会客观评价更要学会巧妙地表扬。一个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是很难在学习中建立自信,更加难于产生兴趣爱好来积极参与。每个学生身上肯定都有不同的发光点,就算是“小题大做”,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大方的赞赏。比如阅读说话课上,一个学生写的文章很寡淡无味,但是很大方地念出来给大家听,也许仅有的这一点敢于表达,就可以作为亮点,得到表扬,值得鼓掌。学生哪怕得到一点点肯定,体验到一点点成功,他们就会有自信去参与阅读活动,会表现出主动积极的参与态度,只要有了这个起点,那么距离成功就不远。

把阅读活动变成一种有生命意义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其实还包括了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做。只有全过程的认真参与,才能学会深入思考,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要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为“自我学习”“自主思考”“问题关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后,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相关问题开展阅读、思考与关注。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小组合作”。③把一个班集体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最得力的组长,由老师进行“培训上岗”,作为老师的后援,可以更细致落实好任务,督促好每个同学。其次,小组之间的竞争奖励机制设立好,小团队合作使每个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效率更高。

2.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受。“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读书笔记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可以老师批改也可以同桌互换,可以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在阅读说话课课上以朗读的方式在班上展示。写读后感受之前,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布置有引导性阅读的任务,可以设置有导向性的表格,可以设置一些有探索性有趣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文本作品设置不同的任务。让预习和作业有效,就要有目标导向,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每周一次的阅读说话课。开展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强化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和增强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应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设置,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利用阅读说话课进行阅读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同时在交流中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深度学习,然后引发更深层思考,培养辩证的思维。促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教学活动更具人文情怀。阅读设定的预期目标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强烈的认知欲望和学习欲望。在课堂活动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教师要记住激励性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克服在参与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逐步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动能力,从而能够让阅读说话课的人文精神内化,阅读能力内化。④

3.创设班刊。不定期发出征文活动,让本班学生定期投稿。其次,学校也要开展读书节活动,大型的阅读活动可以展示更多学生的优秀作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热情。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各班集体创办属于学生的班刊,以此为发表阵地,让学生以投稿的方式进行写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文对他们生活的影响。⑤

4.设立公众号。利用网络传播扩大阅读说话课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优秀学生的褒奖,让他们的努力变得更有影响力,意义更加深远。博罗中学设立了“钟舜斌阅读说话课”的公众号,从最开始收集本校师生的优秀作品每天更新推送,到现在全县全市乃至省外的学校也来投稿发表。

三.要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有效性,需设置对学生阅读管理的科学评价机制

除了教师赏识评价,应该建立常规的评价机制,设立一些加减分细则,规定奖赏惩罚的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使阅读更高效,促使语文学习小组之间能良性竞争,团结协作。

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注重有效性非常的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效果、效率和效益。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学生创造更多阅读说话的机会,优化评价方式,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注 释

①高建芳.品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J].教育,2015(21):66.

②北京東方人民教育科学发展中心.悦读·语文(高一年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编写说明.

③赵东娴.浅谈“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000(004):47.

④吴蔚,钟舜斌.浅谈“阅读说话课”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语文“阅读说话课”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37(6):5.

⑤张陶.让班刊成为学生作文交流与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J].现代教学,2015,000(017):57-58.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博罗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参与有效性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