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探究
——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

2022-02-13姜雨婷安福元鄂崇毅孙永娟陈宗颜程夏丽徐一帆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馆校合作馆校协同

姜雨婷,安福元,鄂崇毅,孙永娟,陈宗颜,程夏丽,徐一帆

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近年来,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尤其随着专业课程走出校园的呼声渐高,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印发,学生走出课堂逐渐被重视,实践学习成为趋势。然而疫情的突然暴发,制约着学生远距离跨省的研学旅行。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实践课堂质量,省内各类博物馆成为首选之地。博物馆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共资源,在继承、保存和传播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科普育人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功能。中国第一座大学附属博物馆建立于清末,它为大学的专业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1]。目前很多大学都有附属博物馆,但其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学校众多学科教学需要,还需要借助社会公共博物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本研究尝试依托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探索高校地质学专业课程走进特色博物馆,探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将翻转课堂、学术沙龙、课程思政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借助博物馆丰富且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岩石标本、微缩地貌、数字地球、3D仿真地质旅行体验仓、高清LED地质演示以及地质文物等资源,进行直观感受和交互体验教学,避开枯燥晦涩的专业知识讲解,打造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地质学协同育人课堂,培养致力于大美青海、壮美高原建设的实践性专业人才,用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原生态文明“国之大者”的要求。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院校地质地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以及地质学的研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贡献[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逐渐建立起地质地理思维并培养基本的认知地球各圈层的能力[3],为后续其他地质地理类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质学基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点繁多、联系广阔,参观、考察等真实感官有利于学生加工内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摆脱对厚重的课本的死记硬背,符合课程实践性、认知性很轻的特点。

1.课程内容

“地质学基础”课程共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从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以及地质学发展简史等帮助学生从宏观层次了解地质学概况;第二章则介绍了地球内外的基本概况;第三章主讲岩浆的侵入和喷出作用与火成岩、沉积岩的形成及其类型,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等;第四章在板块运动、大地构造的基础上介绍了构造运动的特征、岩层产状和变形、褶皱与断裂构造等内容;第五章介绍了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古地理、古生物和板块构造的演化历史;第六章阐述了地质学在发掘资源、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2],全书知识牵扯到地球岩石圈的方方面面,复杂抽象。馆内的地质标本和自然资源类藏品,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并结合翻转课堂、专题学术沙龙等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大地构造和青藏高原隆升等抽象地质过程的理解,减轻学生的认知困难,减少产生厌学情绪。

2.课程特点

“地质学基础”兼具基础性、综合性。课程系统介绍了地球圈层结构、岩石矿物、构造演化等地质专业知识,基础性强,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很强的专业认知过程才能领会。此外,地质学以行星地球为研究对象,决定了该课程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特性,进而决定了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潜能[4-6]。同时,地质学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能够直接为青藏高原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乃至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专业保障[7],因此,馆校合作协同育人课程可以利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展品及场馆环境,通过实物的真实质感,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8],加速学生地质地理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大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二、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概况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位于西宁市,是国内首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省级博物馆,包括地球科学厅、自然资源厅、人与自然厅、矿物晶体厅和风雨历程厅共计五个展厅,围绕“起源、溯源、资源、本源”的基本理念,动态模拟与静态场景模型相结合,打造了“科普万物之始、探究高原奥秘、展示资源魅力、守护生态和谐”现代化展馆,囊括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及最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准确而深刻地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9-11]。博物馆的展厅内容不仅与“地质学基础”完美衔接,而且还在高原生态、高原生物、壮美青藏、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扩展外延,是地质学课程协同育人的理想场所。

展厅体现的地球科学知识极具专业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较完美契合了“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及其特点,将其打造成该课程“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实践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发挥培育专业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馆藏为课堂,以现象解理论,可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识别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地质地理综合素质的理想和有效场所。

三、协同育人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12]。而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多个办学主体通力合作、共享资源,培养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3]。

传统馆校协同育人多以博物馆为第二课堂,学生依然在传统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博物馆仅充当参观和巩固知识的角色。而本次协同育人研究利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馆藏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等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资源优势、齐全的数字化动态展示和静态实物模型模拟设施,将博物馆直接作为“地质学基础”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基地,同时整合青海师范大学地质地理高层次教师资源,探索和推进“地质学基础”的协同教学,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新形式,以期实现教学成效1+1>2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有利于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主要目的是改善过往教学形式单调,培养模式固化的现状。有效结合校外博物馆资源的协同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先进和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与空间,在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利用现代化设施有效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并被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馆校合作”协同育人实践

1.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基地

随着通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时不断压缩,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学习并掌握大量知识,考验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对教师和教学环境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协同育人理念下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应运而生。2021年9月青海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正式达成协议,双方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将协同育人的实践课堂进一步延伸,形成上学期场馆课堂协同育人,下学期全时入馆实习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具体的协同育人实践中,尝试以博物馆的展厅内容为平台,结合“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探索建立了青藏高原第一个馆校合作的“地质学基础”协同育人教学实践基地。

2.制定馆校联合的教学计划

“地质学基础”馆校合作教学是协同育人模式的新尝试,合理且详细的教学计划是必要的。经过“地质学基础”任课教师团队、馆校双方教育宣讲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专题研讨会”,教研组确定了详细的学校教学与博物馆交替进行教学的教学计划(表1)。由于馆校教学场地切换存在交通安全问题,所以经过馆校双方人员商定,决定将博物馆课程上课时间固定设置在周五下午,学校利用校车接送师生,保证师生的出行安全。

表1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3.推进青藏特色的协同育人教育课程

青藏高原四五千万年以来持续的隆升,是地质历史中一抹独特的色彩,讲授青藏高原的碰撞隆升、海陆变迁、造山成矿和环境演化等过程就可以涵盖“地质学基础”课程中的各章节内容,并且使课程内容具有强烈的青藏高原地域特征。而博物馆所展示的内容可将高原隆升及环境演变过程与课程内容很好地有机统一。通过对的岩石结构构造素描、手绘标本和显微镜薄片制作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地质构造虚拟现实演示,可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通过五至六场专题学术沙龙活动,加强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馆校合作的协同育人课程可让学生开启一趟大美青藏的神奇旅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

五、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历了一个学期的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学期末我们采用和往年传统教学方式的同专业相同的测试卷对2021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本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远远高于往届,可以证明馆校合作中的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学术沙龙以及贯穿始终的课程思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地质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热爱高原、守护家园的感情。

1.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或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观察感受地质学所涵盖的各类地质构造现象,如:利用显微镜亲自鉴定岩石矿物标本的结构构造;穿越式体验地球在不同地质时代的地质过程及生物环境演化过程;直观地学习了构造活动、岩石矿物、地球演化等主要章节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第五章地球演化的内容,博物馆内有以高原特有代表不同地质时代的典型岩石标本和动植物化石标本为两个平行的学习载体并辅以沉浸式视频再现高原海陆碰撞隆升的历史,让学生对于地球,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板块运动、碰撞造山、海陆变迁、环境演变和生物演化知识有直观的学习和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通过东昆仑找矿精神、三江源保护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影像资料和文物实物的内涵及外延学习,让学生掌握地质学专业知识如何在青藏高原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通过这种专题教育和课堂思政,使得地质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和以知识报国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是学生角色的转变[14],学生不再是课堂单纯的接受者,已然变成课堂知识的积极传播者。翻转课堂摒弃了传统教师、教材、PPT为主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索研究,教师负责指导协助,共同建构知识。本次协同教育实践中,学习小组由5~6人构成,根据讲课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小组,如在岩石矿物章节中分为火成岩专题小组、沉积岩专题小组、变质岩专题小组等。学习小组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章节内容,在馆内专家对标本讲解后,专题小组对相似岩石标本进行矿物、结构和构造等内容的研究和讨论,派代表在规定时间内汇报讲解。翻转课堂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并扮演教师角色进行讲解。有效锻炼学生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误区、知识掌握的薄弱点,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是集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共同探讨,分享科学知识、研究体会[15],其组织形式较为灵活、宽泛,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校工作中。在此次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组织了多场学术沙龙,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地质地理研究前沿,探索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当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区别于以往专家学术讨论,本次实践中的沙龙活动更倾向于导师制学术沙龙 ,第一期由导师提供沙龙主题、确定汇报和研讨时间、组织汇报顺序为学生提供参考案例。后面几期沙龙均由学生自行组织,每次小组进行汇报分享,教师、专家进行点评和分享。沙龙讨论阶段,大家提问、讨论,交流心得,最终收获知识和成长。本学期馆校合作实践探索共进行了3次沙龙会议,整体效果良好。如“矿山生态如何修复”主题沙龙讨论会中,部分学生以“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赛什塘铜矿”为例进行汇报,引发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先进思想的激烈讨论,学术沙龙取得良好效果。诸如此类的沙龙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我们国家的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和资源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加深知识记忆理解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整理资料、活动组织、逻辑表达、理论实践结合等能力,让学生热爱青藏高原的同时,产生建设大美高原的激情。

4.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在多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入主流政治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利用博物馆内众多地质勘查研究实物文物、历史资料,结合高原“三高一缺”的地理特征,为学生讲解高原地质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精神。在实践中,先引导学生观赏建国初期的地质会战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高原地质人使用过的调查勘探工具,并观看高原地质学家爬雪线上的雪山冰川、进入波涛汹涌的高原盐湖等艰难的科考工作影像资料;再引导其观赏高原地质人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斩获的各种荣誉奖章、证书,最后由博物馆专家讲解“南八仙”精神、“盐湖精神”等地质英雄们在高原的奋斗故事,激励学生树立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调查和生态建设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实干报国的奉献精神。

六、结论

通过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质学基础”课程“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的初步探索实践,馆校双方也经历了从陌生、磨合到默契的变化。通过一学期的博物馆课堂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地质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对地质相关专业知识由标本/现象观察到规律/理论掌握更加直接,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转为应用,也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能力。在“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做到了寓教于乐,利用学生对馆藏资源的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观化和可操作化,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翻转课堂、学术沙龙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学会了学知识,更学会了“教”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个人成就感。在此过程中锻炼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是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馆藏地质历史文物参观和地质精神的学习,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更体现了育人先育德的理念,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和专业自豪感。在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协同育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整合青海师范大学地质地理高层次教师资源和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青藏特色、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互补,探索和推进“地质学基础”的协同育人研究,培养符合青海“四地”和“国家公园群”建设、具有地质理论与实践素养兼具的合格专业人才。

“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过程虽然课程设计合理,课程实施顺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下一步的探索中需要思考并加以改进。

(1)“地质学基础”课程主讲教师和博物馆讲解专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分工需进一步细化,如何将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与博物馆讲解专家的实践知识更好地结合,做到发挥所长,相互补充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研究。

(2)博物馆众多讲解员的讲解具有很强的科普性和趣味性,内容简单易懂在下一步研究中尝试挖掘他们的潜力融入协同育人中。

(3)博物馆是公共展出场地,空间面积大,展品丰富,容易吸引学生目光,分散注意力,有效的组织管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优化。

(4)协同育人与博物馆自身对外开放时间的协调问题,不同的参观团体相互影响,不利于教学,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闭馆/空闲时间,更加优化利用场馆和讲课时间需要双方进一步专题研讨。

致谢:感谢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在“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过程中提供展厅、标本及专业指导。

猜你喜欢

馆校合作馆校协同
馆校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探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合作的研究状况分析
新时期科技馆与学校合作模式浅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