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三位一体”镇域教研模式研究
2022-02-13崔国立王国成
□ 崔国立 王国成
一、乡村教育“三位一体”镇域教研模式研究的缘起
一是教研机制不健全。在现行国家、省、市、县、镇、校六级教研管理体制下,乡镇教研缺失,没有形成“县教研部门——乡镇中心学校——村小——教学点”的有效教研管理机制。县级教研部门面对校多面广的实际,很难保证教研工作在镇域所有学校精准落地,而能够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心学校过多忙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不能有效聚焦主业,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教研对教学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缺少镇域教研的机制支持。
二是乡村教师缺少专业发展平台。邵庄学区地处青州市西部山区,现有中小学校10处,学校分布零散、规模大小不等,占地面积广,校际跨度大,这给集中教研带来极大不便。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多,不少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名教师,要同时担任几个年级的教学;或者因为学科教师缺编,一名教师要同时兼任几个不同学科的教学,学校人少但事不少。这从时间和人员方面,给集中组织参加镇域系统教研造成极大困难,难以实现集体教研、智慧共享的良好初衷。
三是校长教研领导力不强与青年教师急需专业发展的矛盾。乡村校长多成长于本土,对新时代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下教研的意义、内涵理解不透,认识不足。要么为教研而教研,被动应付,教研与教学两张皮;要么窄化为论文、课题,对于通过教研提升教师持续学习力和专业幸福力、适应现代学校治理要求等方面缺乏体验认知和应对措施。老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强,教学多沿袭“时间+汗水”的老办法,满足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能耽误,在项目研究中成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项目。
二、乡村教育“三位一体”镇域教研模式的内涵阐释
(一)机制是制导和保障
一是重建镇域教研功能。针对目前镇域教研功能性缺失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镇、校”六级教研机制,补缺镇域教研功能;改变镇域教研长久以来形成的上传下达的行政异化现象,切实发挥镇域教研在分解县域教研功能、统领镇域教研方面的应有作用,重新建立镇域教研的专业形象,实现学术引领。[1]
二是开展镇域一体化教研。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名优骨干教师、学科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统筹规划镇域教研活动;制定、完善和优化镇域教研组织安排、资源调配、成长激励等机制,形成镇域范畴统整共建、共享、共生的大教研格局,推动镇域教研一体化开展。
三是形成镇域规模性教研。针对镇域学校布局分散、教研各自为战的现状,实施“集中+分散”的教研方式,在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网络教研的基础上,每学期定期开展几次镇域规模、围绕共性问题的集中调研,通过面对面地碰撞和交流,集中分享和解决学科教学问题,达成教学共识。
(二)平台是驱动和助力
一是重视教研平台的规范建设。从理念引领、团队建设和联盟共进等方面搭建教学教研平台,以平台为专业发展载体,形成教研活动内容序列化、组织规范化、开展专业化和研究科学化,深化教研内涵认识,规范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水平。[2]
二是发挥教研平台的驱动力和助力作用。通过教研平台建设,汇聚专任教师的教研优势,搭建教育智慧共享平台,开展互动分享式教研活动,推动学科教研和教学发展。
(三)项目是抓手和引领
一是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建设。针对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教育哲学的追求,遵循“问题征集—遴选—完善—发布”和“项目认领—组队—研究—展示—结题”的流程,确立了关于乡村镇域教研的五大核心研究项目和围绕重大项目的若干子课题,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项目,开展问题驱动的项目研究,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是组建基于合作引领的研究团队。遵循“1+1”的原则组建项目研究团队,“1+1”原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每个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吸纳引领一个规模较小学校一起开展项目研究,形成项目研究联盟团队;二是每个项目组都要聘请一名专家顾问跟踪项目研究,依托专家引领和指导,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确保项目研究的有效性。
三是开展基于氛围营造的项目展评。为推动项目研究落地和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对在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阶段的展评。第一种方式是邀请专家,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从学科教学和科研规范角度进行指导;第二种方式是组织广大教师观摩学习,学习项目与课题的研究方法,引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增强问题发现和解决意识;第三种方式是对优秀项目进行表彰,结集成册,发放给广大教师学习,同时推荐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更高层次的成果评选。
三、乡村教育“三位一体”镇域教研模式的邵庄实践
(一)机制保障:突出解决教研动力
1.“常态化”教研活动组织机制
(1)雷打不动“半日教研”。学区统筹协调镇域学科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周确定一个半天为集中教研时间。学校负责调配教师时间,镇中心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学区负责指导和巡查,确保“半日教研”有序、有效、持续开展。
(2)集中分散“大小教研”。在以学校为单位的校本教研、以学科为单位的半日教研这些“小教研”基础上,学区定期组织面向不同教师群体的综合性、主题化“大教研”。例如,每学期举行2次治校育人能力提升“交流会”,每月举行1次名师、骨干教师“思享会”,每学期举行2次新锐教师成长“报告会”,每学年举行2次教学成果“观摩会”。
(3)线上有约“云端教研”。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按学科、群体、主题等不同类别组建镇域功能教研群,实现随时随地点对点、即时性、碎片化教研,满足教师交流研讨的需求;利用网络会议平台和学校录播教室,组织镇域线上教学研讨,实现常规教研、主题教研的规模化发展。
(4)周末有邀“茶馆教研”。针对乡村学校老教师多、大多聚居学校附近村庄的特点,邀请他们按照自愿原则,拿出周末半天时间来到学校,以茶会谈,畅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2.“动态化”教研资源调配机制
(1)定点包靠,跨校走教。实行镇域内名优骨干教师、学科短缺教师“走教”制度。县级以上学科教学能手、带头人定点包靠薄弱学校,每年到薄弱学校执教示范课和开展教学教研不少于3次;学科短缺教师实行跨校“走教”,解决小规模学校教师不足问题。如文登小学的体育教师兼任刁庄小学、郭峪小学体育课,刁庄小学的音乐教师兼任文登小学、郭峪小学音乐课。
(2)网课直播,双师教学。搭建镇域数字化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用网络和数字技术为教学教研赋能。组织名优骨干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直播,通过即时推送、网络互动开展“云教学”“云研讨”;依托网课直播,构建线上听讲、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创建课堂教学新样态。
3.“激励性”教研效果考核机制
(1) “契约式”流动。推行“骨干教师签约服务机制”,鼓励骨干教师签约偏远薄弱学校任教,带动薄弱学校教学教研质量提升,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根据教师志愿向镇中心区域或城郊学校调整 工作。
(2) “差异化”激励。构建“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导师”五梯度培养机制,实行“新苗奖(教龄1—3年)、新秀奖(教龄4—8年)、芳华奖(教龄9—16年)、风华奖(教龄17—24年)、红烛奖(教龄25年以上)”五阶段表彰机制,让每个年龄阶段教师都找到自己的专业生长点,将专业发展作为永恒追求。
(二)平台驱动:突出激发教研活力
1.聚焦“先进理念引领力”提升,搭建“智慧平台”
(1)基地引领。抓住邵庄镇被确立为山东省首批“强镇筑基”试点镇的契机,申请潍坊市教科院、青州市教研院两级教学教研部门在邵庄镇设立“镇域教研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课程共享资源库,以同步课堂为主体,融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课堂的教学新范式,开拓教学教研格局,谋求全镇教师教学与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2)高端引领。聘请知名高校教授和齐鲁名校长为办学顾问,积极对接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小规模学校联盟等,定期开展专家报告、专项指导等活动,实施高端引领,搭建发展阶梯。
(3)榜样引领。争取上级教研部门帮助,加强与城区名校联系,先后与旗城教育集团、西苑小学等名校结为教研共同体。城区名校通过联合教研、经验输出、文化帮扶等措施,实质性参与镇域各学校教学教研、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等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教研水平。
2.聚焦“校长教研领导力”提升,搭建“乡村校长工作坊”
依托“青州市崔国立名校长工作坊”,吸纳邵庄镇20名校长及后备人才为坊员,遵循“三定三结合”方式,即定时间地点、定活动流程、定评价方式,通过亮点分享和问题探讨结合、项目汇报和个人见解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开展联盟论坛、“思享会”等,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此外,还组织工作坊成员进入省内外名校跟岗学习研修,并通过推行“校长自律‘60301’公约”(每天读书60分钟,反思30分钟,每周写1篇反思体会)强化校长专业引领力。
3.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力”提升,搭建“名师工作坊”
以镇域内学科带头人为坊主,成立16个名师工作坊,制定日常运行考核机制、年度工作计划;编制《育新教师成长手册》,开展个人教职生涯规划,确立成长目标;以“学教评一致性(CLTA)学历案”研发与实施,统领学科坊员专业发展。
定期举行精品课、教研课、常态课课例研讨活动,分学科举行说课比赛和模拟课堂教学比赛,对教研成效、教学改进等进行反思,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力。
4.聚焦“教研团队生长力”提升,搭建“新锐教师工作坊”
(1)组建联盟,抱团发展。成立“育新青年教师成长联盟”“教育硕士工作站”等“新锐教师工作坊”,编印《新锐教师成长记录本》,组织近五年新分配的35名青年教师(含12名教育硕士)依托“稷下学宫青年大讲堂”,定期举行“教师读书会”“专业课研讨”“稷下论道”,形成“梯度培训、交互研讨、纵向贯通”的立体式新锐教师成长机制。
(2)青蓝结对,双师引领。为每一名年轻教师配备1名专家型导师和1名实践型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专家型导师为学科名师,负责发展方向与理念引领、教职生涯规划指导等;实践型导师是身边同事,与年轻教师建立“陪伴成长”关系,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和引领年轻教师由生手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优秀。
5.聚焦“学校教研支撑力”提升,搭建“学校联盟”
(1)牵手名校,“影子式”学习。通过中心学校牵线搭桥,镇域所有学校、班级与城区名校结为联盟校、姊妹班。一是“走出去学”,选派骨干教师、班主任跟岗学习,观摩名校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在模仿中发展创新;二是“请进来教”,邀请联盟校、姊妹班教师、班主任入校指导,传经送宝,支教乡村学校;三是“拿过来用”,直接把名校在教学教研、教师发展方面的典型经验拿来用,校本化实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片区联盟,“雁阵式”发展。组建“1+N”学校发展共同体,发挥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一是由镇驻地初中即邵庄初中,带领尧王初中、明德初中,组成核心发展联盟校;二是由镇驻地小学即邵庄小学,带领文登小学、刁庄小学、郭峪小学,组成西部发展联盟校;三是由东部镇域名校即尧王小学,带领潘村小学、明德小学,组成东部发展联盟校。要求联盟校发展共建,资源共享,教师“无障碍”流动,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实现教师快速发展。
(三)项目引领:搭建支撑镇域教研的“四梁八柱”
1.活力课程建设研究
充分利用乡村空间的未来发展可能性,注重乡村物理空间、人文空间、市场空间及社会心理空间的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建构乡村教育的乡土特色。乡村教育要有乡村气息,体现乡土特色,课程是载体。[3]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学生需求,积极开发大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利用好农业劳动的活教材。建立本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如“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快乐百草园”“走进家乡的红丝石”课程等,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
2.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1) “初案—共案—生本案”三案备教。一是设计初案。镇域学科教师开展大单元知识网络构建,根据个人专长认领主题,确定主备教师,分工设计初案。二是达成共案。主备教师展示初案设计,学科教师共同讨论、补充、修正,形成最佳课时共案。三是生本实施。执教老师根据本校本班学情,对共案适当增、删、减、补,形成个性化的“生本案”,最后在所教班级施教。
(2) “大课—小课—活动课”灵活课时。在小规模学校,推行大小课时制,大课45分钟,小课15分钟。部分活动课开展主题式、跨年级教学,不同年级学生同一时间上同一课程,由同一个老师执教,但目标、任务和评价有别,保证教学的专业性,弥补专任教师缺编的问题。
3.教师评价改革研究
(1)多元化、综合性评价。一是教师自我评价。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评价作用,引领教师在自我评价中形成主动反思、自觉发展和主动进步的意识。二是同事评价。引领教师在同事之间相互评价过程中激励共进、取长补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三是学生、家长评价。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评价量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请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
(2)过程性、增值性评价。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收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评价记录、教学实绩、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相关过程性成长轨迹和表现性成果,让教师在盘点个人成绩、反思个人成长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特色特长,明晰个人专业发展路径。
(3)科学化、精准化评价。探索和利用课堂观察工具,用事实证明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师生行为、课堂文化等进行科学化、精准化评价,形成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评价方式,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4.高品质学校锻造研究
(1)打造“实力学校”。探究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内涵和要素,确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和“关注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幸福每一个人”的育人观,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品质提升,真正实现“好老师就在孩子身边,好学校就在家门口”的目标追求。
(2)打造“魅力学校”。在优化学校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
(3)打造“幸福学校”。注重培养师生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每学期举行有价值、有回忆、有故事的师生活动,让美好的教育故事印记在师生心间,把学校打造成让孩子快乐成长、让教师愉快工作、让家长放心满意的幸福家园。
“三位一体”镇域教研模式的建立与实践,补齐了乡镇教研短板,形成了完善的国家、省、市、县、镇、校六级基础教育教研体系。针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镇域教研需要融入乡土知识、乡村文明等向农性要素,造就一支既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又彰显乡土属性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这是目前镇域教研的缺失和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