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四式”教研服务 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县域经验
2022-02-13杨玉昌
□ 杨玉昌 李 伟
一、制约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短板
(一)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受限
当前,青州市共有乡村学校102所,其中初中24所,小学78所。多数乡村学校规模较小、教师数量少,学校教师中45岁以上的资深教师占比约54%,30岁到45岁的中年教师约占27%,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占19%。资深教师扎根乡村,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但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认知不足,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年教师年富力强,大多是学校的骨干,但往往承担着学校大量的管理工作,且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庭负担较重,教学教研精力投入受到影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在工作初期,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正是专业提升的最佳时机;他们急需专业导师引领,但乡村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度稍差;很多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关键几年痛失发展良机,延误了个人成长。
(二)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改进步伐缓滞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在推进过程中,乡村学校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在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做好班级管理、防疫、安全等常规工作,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和集体教研的时间一再被挤压,在课程和课堂改革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培训与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应用和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部分乡村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陈旧、自我发展意识差等现状,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改进步伐缓滞,成为制约乡村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瓶颈。
(三)乡村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匮乏
由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学校课程资源存在着短缺、浪费和流失的现象。[1]众所周知,我国课程开发在具体操作上,一般是由城市推向乡村,因此在课程开发上,存在严重的“城市取向”,新课程改革在乡村教育中,因不契合乡村学校的实际,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2]。而乡村教师往往缺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乡村学校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生产劳动资源等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往往被忽视、被浪费,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四)乡村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亟待提升
受人口外迁的影响,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常住人口率是60.6%,但是小学在校生城镇化率为75.8%,初中生的城镇化率为86.5%。也就是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城镇化远远超过了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与此同时,乡村出现了两个教育边缘化群体,即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3]。这两个群体成为家庭教育缺失较为严重的弱势群体,教育和监护的重任主要由学校承担。而且,乡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考上大学,离开乡村。这就使得乡村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然而,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乡村教育应在提高学业成绩、发展认知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四向四式”教研服务的价值追求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保障中小学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均肯定了教研工作对于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当前,教研工作正从单纯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学科的育人价值,从碎片化、散点式教研转向主题式、项目式推进,从单纯面对面教研转向双线教研,从经验式、笼统式教研转向依靠证据和研究的实证型教研。同时,协同教研、面向乡村教师的教研也大大扩展了教研工作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对乡村学校进行教研服务,要立足国际视野,对如何优化课程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评一致性高效课堂、打通教师成长发展路径、建立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等有高站位的理念引领,同时也要在工作中接地气,看到乡村学校的问题现状,致力于从一线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为指导思想,青州市教研院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教研联系制度,编织立体网状教研服务体系,强化教师发展平台建设,构建教研共同体发展格局,制定“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教研引领、聚焦课堂、试点先行、协同推进”的研究策略,遵循“现状调研→问题梳理→研究对策→实践探索→总结反思→交流分享→循环提升”的“教研院+学校”双线推进流程,开展“四向四式”教研服务。
三、“四向四式”教研服务的实施
(一)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订单式”服务
发挥教研服务职能,首先要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青州市教研院制定教研联系制度,开启“订单式”服务,每个学期由各学校提交需帮扶问题清单,由各教研员按照清单中陈列的问题,制定可执行的破解方案,然后自行选择5所包靠学校,每周至少两天蹲点教研,用沉入一线的服务真正帮助学校解除困境、解决难题。通过“订单式”服务,原来制约学校发展的阻碍问题,如“集体备课”“嵌入课堂的教学评价”“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分层教学”等,成为助力乡村学校质量提升的亮点和特色,帮助学校强化信心,树立品牌。
以青州市王坟初中为例:学期初,学校提交“如何开展嵌入课堂的教学评价,加快教学评一致性高效课堂建设”这一问题订单。接到任务后,教研院迅速准备,精选专业书目,编写言简意赅的《评价任务嵌入课堂教学设计指南》,推荐给教师阅读。学校针对“评价任务如何嵌入课堂教学”进行专题教研、备课、说课等,并邀请教研员进行跟踪指导,学校随之开展各学科“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达标”活动。这样,教研院“听课—送课—送报告—送理念—送指导”的教研服务与学校“学—研—训—赛—教—评”教师活动双线并进,助推乡村学校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改进。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调研式”服务
在深入农村一线的教研过程中,教研员不断发现问题,梳理原因,并组织骨干团队进行问题攻关,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形成“问题发现→原因分析→策略攻关→成果应用→再发现再提升”的闭环教研路径。
例如,2022年3月,因疫情,中小学开展第二次线上教学。教研员发现在一轮复习中存在“大量复习内容碎片化呈现,学生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问题。对此,教研员迅速启动“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施”项目,通过深研新课标,学习单元教学理念,提出将情境教学与单元教学理念融合,以整体情境为主线,大问题、大任务为统领,通过子问题、子任务推进,将单元学习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划分为“基于情境背景的整体知识感知——分板块逻辑体系探究构建——整体知识体系总结——基于情境背景的知识实践与应用——基于重构情境的知识迁移与拓展”五个环节,并通过“思考研学”“观察明辨”“动手探究”“逻辑推理”“思辨质疑”“概括总结”“综合类比”“思维拓展”“自主命题”“畅所欲言”等多种方式,锚定学生十个创新素养提升点,打造“一线五环十锚点”单元学习框架模型。随后,教研院凝聚全市骨干团队合力,依据该模型构建多个单元学习框架,每个单元学习框架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融合,各学科形成以多个大情境为载体的立体网状单元学习体系。
(三)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项目式”服务
为推动乡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教研院每年优先向乡村学校投放30余项专项课题,主题涵盖“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机制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养发展”等多个板块。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教研院予以及时的专业指导、数据支持等,促进研究顺利开展,并收获成果。例如,庙子学校开展了跨学科课程研究,将阅读、美术、生物、劳动教育、自然科学等课程进行整合,通过观察、认知、体验、感受自然的途径,结合思维与艺术学习方式,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和美丽。通过这种“项目式”服务以研促教,从教学实践中凝练研究成果,以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起到双向促进的作用。
(四)坚持结果导向,强化“推介式”服务
为精准帮扶乡村学校质量提升,教研院精心打磨单元教学示范课、试题讲评示范课、实践探究示范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评一致性示范课例,通过“名师送教”“教研员送课”“入校培训”“线上名师课堂”“专递课堂”“智慧教育云平台课程资源共享”等多种“推介式”服务路径,更新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在公众号“青州教育视界”开辟“乡村教育振兴”专栏,将各学区、各农村学校的工作亮点和优秀教研教改成果进行交流推介。
在深入一线开展教研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育不均衡不仅仅存在于城乡学校之间,各乡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有的乡村学校已经有较为成形的教师发展、教学改进和教研活动开展机制,但那些地处偏远、师生人数较少的乡村学校,则几乎处于教研教改的“真空地带”。对这些薄弱乡村学校的教研帮扶,还需教研机构的统筹和引导,建立薄弱学校帮扶的长效机制,从政策、平台、人力、物力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