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本科生政治经济学学习现状研究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22-02-13江胜名
江胜名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36)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与学习状况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处于一种“被边缘化”与“自边缘化”的弱势地位[1]。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方式等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此背景下,部分学生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自媒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被弱化。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学生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情况。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收取了38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35.92%,女生64.08%,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的客观事实;一年级到四年级分别是127份、152份、99份、9份,一、二年级是调查的主体,因为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结束不久,学生对相关知识记忆犹新,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情况。
2 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学习意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尤其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调查显示,59.17%的学生认为课程重要,23%认为一般,17.83%认为说不清,原因可能是对课程不了解、对课程缺乏兴趣、没有认真学习导致的。根据图1显示,“喜欢”政治经济学的学生中82%的人认为该课程重要,“一般”的学生中60.16%的人认为课程重要,“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学生中48%的人认为课程重要,“讨厌”的学生中仅有9.09%的人认为课程重要。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知道课程的重要性。
图1 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Fig.1 Student’s cognition on the course
第二,学习过程。调查结果显示,55.56%的学生上课时很认真,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只有少部分学生(5.68%)不听讲也不做笔记,如果学生所填据实,则此听课状态相对较好。但教师现场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并没有调查结果理想,不排除部分学生在填写问卷时没有真实反映。上课过程中,少部分学生不听课,或者听课过程中有少量时间不在状态。不听课的时候学生会在座位上进行个人独立活动,由于教师在讲台上会注视学生的各种动作,有些学生会顾忌教师的监督,即使不听课也不会进行过激的行为,因此55.3%的学生表示会开小差,43.41%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此问题是多项题,所以同一个学生会做多种与上课无关的事,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课堂不听课的表现Tab.1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ho do not listen in class
课后自我学习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与拓展,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课下学习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自主学习在专业课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接近1/3的学生课下没有学习,一半的学生表示每周学习该课程少于2 h。总体来说,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强。
第三,学习效果。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学习具有一定难度,需运用哲学思维辩证地理解相关内容,抽象性强。78.81%的学生认为学习有点困难,6.72%的学生认为非常困难,只有14.47%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对于课堂上教师所授内容,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调查学生中57.36%的人掌握知识范围为50%~80%,仅10.34%的人掌握了80%以上的内容,26.87%的人掌握知识范围为20%~50%,学习困难程度越小掌握的内容越多。
图2 学生学习效果Fig.2 Learning effect
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于一年级上学期,仅有40课时,故只能上到地租理论。以上内容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逻辑,包括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内容逻辑性强、理论性深,有些章节理解比较困难。根据调查,难度排名前三的是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概括来说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内容中涉及一定的模型及演绎推理,如果仅停留在表面学习实难掌握,而学生又很难静心学习,故导致理解不透,掌握不全面。
3 当前学习现状形成的原因
第一,课程内容。政治经济学是专业基础课,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很多学生认为这是哲学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足。政治经济学内容抽象、理论深奥、语言晦涩,导致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课程自身的独有特点是当前学习现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学生认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咨询一些问题,而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后很少主动请教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解题方式、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学生较为习惯,且所学内容贴近生活,能够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分析需要运用严谨的语言文字,学生不擅长此类分析方法,且政治经济学揭示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本质,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感觉政治经济学脱离现实生活,认识度不高。
第三,教师教学。经济学教学科研偏重于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渐弱化。要想把政治经济学课程讲得透彻、精彩,需要做大量工作,如研读经典著述,许多教师在没有充分充电和准备的情况下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开课方式。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有11个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全部开设政治经济学,共2个学分40课时,对于奠定经济学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教学实施时采取合班教学为主,每个教学班级120人左右,大班教学使得课堂互动、专题讨论等教学形式难以开展,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教师难以全面掌控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听课动态。
4 课程学习质量的提升对策
4.1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课上的听课效率和课下的学习热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讲授内容的60%以上,剩下的40%学生愿意带着疑问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师课前应认真备课,从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A.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每章节内容,内容准备要全面,这样有助于教师通盘掌握整体内容,具体讲课时要分泛讲部分、重难点精讲部分。B.教学课件。PPT制作不能过于细致,要突出重点,也不能太过粗糙,只是罗列标题。课件需要有逻辑地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并突出重点内容。C.教学素材。教师应寻找各种不同形式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包括视频、案例、声音、图片等,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D.教学方法。避免教师一言堂,多种方法穿插使用,如课堂讨论、翻转课堂、专题讲座等,教师的语言表达、普通话需要流畅、准确。
4.2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在大学课程学习中至关重要,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特殊性容易使学生缺乏兴趣。鉴于此,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第一,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主动巩固学习知识。第二,提前设置议题,让学生课前寻找资料以备课堂讨论。第三,组织辩论赛,如开展“劳动创造价值和要素创造价值”的辩题,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充分释放激情,既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又丰富了课余活动。通过这些手段,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4.3 增强课程计划的合理性
政治经济学内容较多,理解难度很大,在40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吃力,如果辅助视频、讨论、辩论等教学形式,时间远远不够。可以开展小班教学,一方面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课堂状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各种互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见,合理完善课程培养计划,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
4.4 发挥网络的辅助学习作用
加强引导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辅助学习、查找资料、答疑解惑,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