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沾化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2-02-13刘学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墒情乳油麦田

刘学寨

(滨州市沾化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滨州 256800)

0 引言

滨州是农业大市,多年来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大,卓效显著,小麦连年增产丰富。近年来,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科研育种不断取得新突破。秸秆还田和深松面积的推广,提高了播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墒情,优势品种规模逐渐形成,一喷三防逐渐到位,机收率已经达到98%以上。但是,常年耕种也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生产条件受到制约,而且高产栽培技术也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因此,要针对性采用先进措施。

1 沾化区实现小麦高产存在的问题

1.1 秸秆还田、整地与播种质量问题

1.1.1 秸秆还田质量差。打不碎、埋不深、压不实,从而导致播种时土壤松喧、播种质量降低,出苗率降低,麦苗黄弱或死苗;土壤喧松、透风失墒,麦苗扎根不实,悬空吊根,受旱受冻严重。同时,粉碎质量差也容易造成病虫害滋生,不利于创建良好的种植环境。

1.1.2 耕地质量差。耕地浅,耙不实,坷垃多,土壤悬空。一些地块只做了旋耕,没有做深耕,犁底层变硬,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生长。受到机械作业成本的限制,一些区域没有完全落实全市的深耕规划,深耕水平还有待提高。

1.1.3 播种时间早,导致旺长弱苗、抗冻差、抗病差。播种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播量不准,下种不匀,深浅不一,播后不压。缺苗断垄,悬空吊根,透风失墒,受旱受冻。早旺现象一旦遭遇低温天气,非常容易发生冻害,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如果播种过早,非常容易遭受旱冻灾害,还会引发病虫害。

1.2 群体结构问题

群体的大小、进程、分布与高产高效不适应。部分麦田群体过大,导致群体内光照不足,容易引起碳氮营养失调。在栽培中没有结合滨州市的生态实际,繁育良种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导致近年来滨州市部分麦田的长势较弱,群体适宜性较差。比如沾化区一些麦田出现了个体分蘖少、群体小的问题,个别地区受到干旱的困扰。在较长的阴雨天气中,有机物积累少,随后的干旱又导致了苗生长弱。还有部分麦田农药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小麦生长环境弱化。

1.3 肥水管理问题

肥水施用的数量、时期、分配与高产高效的需求不适应。近年来小麦化肥施用偏重,有机肥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2021年春节的化学除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是由于荠菜和麦蒿等杂草量有所增长导致的。同时,还伴随雀麦、节节麦等杂草,要依靠多种除草剂防治,加大药剂也增大了杂草的抗药性,反而促进了农民增大药量,循环反复造成药害。农民受限于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往往在喷药中不能遵循减量增效原则,很多麦田存在重喷迹象,而且使用圆锥雾普通喷头。在喷药后,一些麦田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这导致大多数农药都流向了地表,药效没有充分发挥,但是却污染了地表。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

2.1 培肥地力,提升土壤生产力

2.1.1 增施有机肥。大量使用有机肥代替传统化肥,实现恢复生态的目的。500 kg左右的水浇地高产麦田一般需施有机肥3 000~4 000 kg/667m2;400 kg左右的中产田建议施有机肥2 500~3 000 kg/667m2。

2.1.2 有机肥的优点。一是养分全、肥性稳、肥效长;二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与耕性,改善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三是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熟化土壤。特别说明的是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归还土壤矿质养分。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矿质养分归还,实现土壤—植物系统矿质营养循环平衡的重要途径(表1、表2)。

表1 秸秆还田1 000 kg/667m2的效应

表2 不同类型麦田施肥量

3)配方施肥、优化施肥结构,促壮苗稳长

2.2 精量播种,培育壮苗

2.2.1 提高整地质量。采用大功率多功能农机进行深耕、耕匀;耙透、耙细;上松、下实;播前镇压,播后镇压。要根据地形和地质不同划分作业地段,便于机械化作业。合理选择耕作房子,尽可能水平耕作。做好对机具的检查,确保更深在16~25 cm,如果发现耕层较浅,那么应该施加有机肥增加耕深。如果土壤非常松软,那么应该及时镇压。为方便灌溉,要适当进行作畦,确保土地平整,适宜机械播种。

2.2.2 适时造墒。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时是最适合播种的墒情,生产上通常用手抓土壤的办法来检验,一般取地表往下3~5 cm处的土壤,用手抓能成团,抛到地上后能散开时即表示墒情正适合播种。土壤墒情差的,应灌水造墒或播后及时浇蒙头水。

3 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

3.1 选用良种

一是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二是生产水平,高产田,选抗病、耐肥、抗倒、高产品种;旱薄地,选抗旱耐瘠品种;旱肥地,选抗旱丰产品种。三是自然灾害特点,如干热风地区,选抗早衰、抗青干的品种;选择抗赤霉病等抗病性好的品种。良种选用范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良种补贴推荐品种(济麦22、良星99、山农24等)。

3.2 种子处理

一是种子精选,选用籽粒饱满、整齐的作种用。二是发芽试验,正常苗率达到85%以上。三是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苗期病虫害,建议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包衣;没有包衣的种子应当用药剂拌种。可选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比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害、虫害混合发生的地块可选用上述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同时,用种子量0.15%吡虫啉拌种防治蚜虫。

4 适期播种

我区小麦播期适宜范围: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8日。

5 适量播种

小麦的适宜播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异。大穗型品种以15万~18万/667m2为宜,中穗型品种以12万~16万/667m2为宜。在上述范围内,高产田就下限,中产田就上限。晚于适宜播期,每晚播2天,增加基本苗1万~2万/667m2。晚茬麦:20万~30万。旱作麦:12万~16万。

6 规范化精量播种

一要足墒播种,播前造墒、浇蒙头水等;二要遵照早播宜深、晚播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播种原则,播深控制在3~5 cm为宜;三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四要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情况进行镇压。如果出现干旱要加大镇压离地,墒情一般的地块要立即镇压;土壤比较湿的地块,可等到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实施镇压。一般需要镇压1~2遍,以便起到镇压保墒的作用。提倡宽行播种方式,选使用施肥播种机提高播种效率。

6.1 加强田间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到位

田间管理分段目标。前期,壮苗抗逆,多穗大穗。春季,壮秆抗倒,大穗多粒。后期,延衰增重,粒多粒重。

6.2 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出苗—越冬—返青)

此阶段生育特点是生根、长叶、分蘖。主攻方向是苗全苗匀、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壮苗抗逆,为春季小麦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二是对缺肥麦田进行追肥,一般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5 kg/667m2;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施用化控剂(壮丰安、多效唑、烯效唑等)进行控制,防止过旺生长。三是在小雪至大雪之间越冬水(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降至3℃~5℃)。四是做好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表3)。

表3 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6.3 春季麦田管理(返青—抽穗)

此阶段生育特点是根、茎、叶、穗并进,需肥水较多。主攻方向是促蘖增穗,壮秆大穗,防冻,防病虫害。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做好划锄、镇压;通过镇压,能够压碎土块,在土壤松暄、干燥的条件下,还能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改善土壤上层墒情。据调查,早春压实麦比不压的麦田0~10 cm土层含水率高3.4%,10~20 cm土层高6.1%。

划锄的作用很多,一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二是做好肥水管理:高肥地块,分蘖成穗率低大中穗型品种,在拔节初期追肥浇水。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中等肥力地块,多穗型和大中穗型品种均在起身期至拔节初期追肥浇水,施肥量为预留的未施入部分(大多在10 kg左右纯氮),浇水量40 m3/667m2。三是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小麦返青拔节期可选用高效杀虫剂、杀菌剂,一次混合施药兼治麦蜘蛛、纹枯病等多种病虫。防治茎基腐病,要在返青早期施药,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3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防治病菌的侵入和蔓延。对发生纹枯病、锈病的麦田可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或5%井冈霉素水剂进行防治。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4 000~5 000倍液、15%哒螨灵1 500~2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根腐病,可用25%丙环唑乳油用500~600 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以上药剂均兑水750 kg/hm2喷雾。两种药剂混用,如,三唑酮+多菌灵可提高防效,防治地下害虫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4 kg/667m2沟施。

6.4 后期麦田管理(抽穗—成熟)

此阶段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衰退;同化物生产、积累、转运;籽粒产量形成。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防病虫、防倒伏。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一是合理浇水,视土壤墒情、质地、苗情而定。二是根外喷肥:要每隔5~7天喷施一遍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水溶性复合肥),确保在5月底前喷施2~3遍叶面肥。三是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治麦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分别为20 g/667m2、10 mL/667m2混合喷雾,可兼治灰飞虱。防治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4 000~5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 g/667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 g/667m2或20%三唑酮乳油50~75 mL/667m2喷雾。防控赤霉病,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 g/667m2,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 mL/667m2,兑水45~60 kg,若遇连阴雨天气,可间隔5~7天再喷1次,确保防效。同时,一定要注意喷药时间,扬花前喷,白天均可;扬花期喷药,一定要避开小麦开花高峰期,防止产生药害,导致花而不实或秕粒的发生。

猜你喜欢

墒情乳油麦田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