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策略探析
2022-02-13俞丽英
俞丽英
摘 要: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师生紧密配合,由教师为学生设计目标,分享特定学科知识,助推学生向高层次迈进。学习共同体的根本宗旨在于关注实践,包含知识中心和知识边缘的全面过渡,这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具有适用性,也有助于利用综合性方式创建多层次学习进程。本文将探讨如何全面优化小学语文学科的整体课堂氛围,构建学习共同体,并取得更高层次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一、构建语文学习平台,联通学习共同体需求
学习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之内独立思考,利用小组成员全面发展的引导原则,促使每个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充满爱的氛围之内,找到适应合作学习、适应分享资源的新型学习环境。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习效果分化加剧,常常会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按照异质化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实现组与组之间相对公平的竞争格局。
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应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平台,异质化成为小组分配的原则,每小组约为5~6个人,组员按照不同层次分配,分别为AA、BB、CC,这是因为教师平常注重观察学生现有的学习成绩、个性差异等学情,而后依托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和能力,使其在相互讨论、不受干扰、互相促进、彼此协作的氛围中,多元化的讨论,实现小学语文知识的重新建构组一组之间的成员,由于兼具共同体文化,同属于一个小组而有类似之处,同时组内将会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组长专门检查讨论和作业完成的情况,有计划地预习和复习,给每个成员既留下展示和自我进步的空间,又能明确评价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约束和促进。
比如在小学阶段实行小学趣味学习之名人故事:古代名人曹操,以多段素材的群文整合作为案例教学的载体,群文阅读《你言我语话曹操》,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初始驱动性提问:“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学生们进行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也有同学持保留意见。同学们通过展示的图片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开始和教师一起认识真实历史人物——曹操,从图片和视频的角度进行驱动性的认知。最终进行合作汇报,按照课前预习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对于曹操其人其事、煮酒论英雄等的讨论,并实现师生评价助推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看到曹操不一样的地方,通过个性化的思考,开始总结曹操的个性评价:冲动、多疑、滥杀、不分是非、有心计、遵守军纪、满腹经纶、有谋略、心怀抱负、善待人才等。
二、培养语文合作意识,协调学习共同体机能
通过建构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共同体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技能,创建小组活动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潜质都得以发挥。语文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团结协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适应团体合作的要求,由于教师在选定学习小组成员是依托于A、B、C三个不同的等级组合的,因此,学生的潜质和优势在组内达成互补,小组内成员在教师的指点之下学会了交互式的学习,这是因为学习共同体氛围内的各个成员,必须首先学会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
小组队成员应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时不能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而是应该积极思考,学会补充他人意见。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品质,并能够根据他人的意见,丰富个人的思维。尊重他人的前提之下,学会讨论,讨论时应该有思维的深度和讨论质量,使得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语文知识,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将语文学科作为探索人生观、价值观的途径。讨论时可以约定举手表达意见的起始方式,在汇报个人想法时应学会礼貌地表达,只有这样利用合理规范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论述,才能引导组员补充合理的意见,使得语言的交流变得更加有价值。也就是说,小组成员在构建学习共同体平台时,应当将学习进程以结构化的形式展现,并且能够围绕各类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实现对于疑难和困惑的解答,并且学会答疑、共同创新,共同探究小学语文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比如在学习《观潮》小组内成员共同设计学习的目标和进程,在团队协作中安排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听读。一个学生分析课程的讲解顺序,学习和理解课文,激发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详尽的分工能使小组讨论的过程整齐不混乱,学生都能感受到仿佛如临其境,为后续学习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打下基础。
三、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反思学习共同体意义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贡献自己的思维成果,学生反应速度非常快,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反而会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刚愎自用。为了提升其合作效率,实现全体组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长必须要学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在学习共同体框架组织的过程中既能兼顾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又能定期评价、培训和调整组织者,教师指导小组分工,组长和组员积极配合,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每个人都应该配合他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既关注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又关注实际学习效果,掌握具体知识点。学会组织才能够有锻炼的机会,因此,每个小组成员都铆足劲儿,赢得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实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某个层面的综合性内容,因此学习共同体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的主体不仅仅针对学生还针对教师,不仅针对个体学生还针对学生团队。巧妙地运用教学评价,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学习进程,揣摩语文知识和语文文化之间的关系,按照学生的实际学情,整合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分析课堂上的具体学习内容,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既包含工具性的特征,同时也包含情感性的作用,做好学习共同体台的评价活动,能够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进程。
比如某一单元的课文可作为大单元阅读和群文阅读的载体,本单元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理解,其中涉及《观潮》《走月亮》《繁星》《现代诗两首》几篇经典课文,学生们为了能够感受到绮丽的自然风光,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询问哪位组员到过类似的自然景观参观,从而能带动大家一同感受大自然中的奇妙自然现象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与大自然和谐相處。在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进行组织,并最终对于学生的情感感悟深度加以评价,鼓励组员之间相互评价,并将学习的短板加以解决,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对于该部分知识学习的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鼓励语文课的探究精神,因此给学生提供了探讨和独立思索的机会,引导小学生倾听各类问题,探索新奇的想法,在细心准备之下,能够做好与学生实力相关的学习计划。为了能够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抒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去粗取精,找到最适合的思维提升路径,并且鼓励学生在耐心聆听之余,主动发挥奇思妙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共同体适应之道。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王丽端. 深度学习理念下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82.
[2]屈会. 围绕学习共同体建设,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92.
[3]丁玲.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作用与构建策略[J]. 读写算,2020(03):120.
[4]蔡春英. 现阶段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