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
2022-02-13任艳
任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创设情境、转变角度、创新方式、增加互动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首先教师就需要根据教材知识创设互动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参与师生互动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不愿参与互动的原因,以平等互动为目标,转变互动的角度与方式,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接着,教师可以创新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引入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了解师生互动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提高师生互动的成效。
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成效,就需要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效率。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以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兴趣为依据,创设互动情境,并在情境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参与师生互动的兴趣。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互动情境,可以为有效的师生互动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就可以先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小明想要多吃一点,于是就对小红说:‘我比你年龄大,我可以少分一些西瓜。2比3小,所以我吃二分之一的西瓜,你吃三分之一的西瓜,剩下的给妈妈。’小红听了小明的话,低头沉思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按照小明的分法,谁吃的西瓜多?小红应该同意小明的分法吗?”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类似的情境还有很多,具体的形式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从而既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又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以此减少学生对师生互动的抵触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转变互动角度,构建平等的互动平台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就是师生互动。这种师生互动的理解是错误的,它无法提高师生互动的效率,从而在整体上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师生互动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不但要关注互动的形式,而且要在互动后做出有效的反思。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引导者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互动。教师转变互动的角度,就能构建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师生互动。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面积”时,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开展抢答游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图形相关的问题:“哪些图形有四条边?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正方形的相同吗?”并鼓励学生抢答,这样可以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并更好地引入新知识。然后,教师可以提问:“知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推断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这样就能构建有效的探究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再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补充,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圆的面积计算方式。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互动和学习。
三、创新互动方式,实践探究教学
学生对于师生互动的了解并不多,这就使得学生非常容易对师生互动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教学方法不恰当,给学生留下了严厉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很难打破,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长期在课堂上保持紧张的状态。教师不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互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率。生生互动是学生熟知的互动方式,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运用生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再由生生互动转为师生互动,这样就能创新师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师生合作探究教学。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5∶8、15∶26、0.1∶0.3、1.8∶5.6、1/2∶1/3、1/6∶1/3”,并让学生与同桌组成小组,同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每一组数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小组合作过程,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加入学生的小组探究,這样就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式,进而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探究过程与结果,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积极与教师探讨自己的思路,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互动的价值。
四、增加课后互动,提升互动效率
除了课前导入与课堂教学外,课后巩固与练习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还应增加课后的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内容布置课后任务,并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后行为,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进行课后互动,从而提升师生互动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面积”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探究生活中的圆,并计算生活中圆的面积。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适当进行提问:“你找到生活中的圆了吗?你可以带领我发现生活中的圆吗?”这样就不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后互动时,需要面带微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学生,从而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圆后,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并对学生说:“你们想看看我在生活中发现的圆吗?”这样就能增强师生互动的趣味性,并使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当然,在学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圆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师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策略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这样就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根据上述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既可以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佳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问答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1(23):96-97.
[2]高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J].学周刊,2021(27):119-120.
[3]图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生成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7):140.◆(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高新区伟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