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孤独的
——对巴赫《小提琴无伴奏g 小调奏鸣曲柔板》的研究

2022-02-12裴瑞东

戏剧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音奏鸣曲小调

裴瑞东

(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g 小调奏鸣曲柔板》中,并没有使用传统的g 小调两个降号的调号,而是使用了g 多利亚调式一个降号的调号。在篇幅上,这部作品总共22 小节,共分为三个部分,是有再现性质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第1-8 小节,中间部分:第9-13 小节,再现部分:第14-22小节。调性布局上由呈示部分的g 小调到属调d 小调,中间部分转回g 小调再转到c 小调,再由c 小调关系大小调降E 大调转到同主音的降e 小调并在再现部之前转回c 小调,再现部主要是g 小调的下属调c 小调,并在最终回到了g多利亚调式。

这首作品的主调g 多利亚调式作为中古调式,在和声功能稳定性上不如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从调式布局中可以看出巴赫所用调基本围绕g 调的调性音阶,功能上有g 调的属调和下属调来稳定g 调的核心地位,降E 大调和降e 小调主音也是g 调的六级,可以看出这一布局更多是围绕着g 多利亚调式的特征音还原Mi 与降e 调的主音降Mi,在g小调的六级降Mi 上做文章。

一、创作背景与联想

玛莉亚·芭芭拉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一任妻子,在1703 年巴赫还是宫廷管风琴师时他们相识,1707 年完婚后生有7 个孩子,并且有四个孩子活到了成年。1720 年5 月,巴赫陪同他的雇主利奥波德王子前往了卡尔斯巴德的一家水疗中心。在将近两个月后才结束旅程,回来后巴赫发现玛莉亚·芭芭拉死于突发的疾病,并早已埋葬在科瑟恩的旧墓地(现在称为弗里登斯公园),享年36岁。妻子玛莉亚·芭芭拉突然离世对巴赫而言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个人曾经经历的美好不是很轻易就能放下的。这次意外带给巴赫巨大影响和打击,巴赫在悲痛和阴影中走出来,并创作了不朽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这部作品笔者相信对巴赫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在研究手稿的影印本时笔者注意到了作品的扉页内容,这是一段意大利语:

翻译为中文为:为小提琴而作六首无低音(乐器)伴奏的独奏,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于1720 年。

在巴洛克时期,惯例是给独奏乐器或独唱配数字低音,所以作者写了这么一个标题。实际上这六首无伴奏曲中有三首组曲、三首奏鸣曲,后来我们熟悉和传播比较广泛的版本是伊凡·加拉米安编订,1971 年纽约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巴赫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

在扉页中,巴赫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文字游戏,巴赫是德国人却用了意大利语,一语双关,意大利语中Sei solo既可以表示六首独奏,也可以表示你是孤独的。而第一首adagio 柔板乐章的g 调即Sol 调,Sol 类似于solo,和Sei solo 一样隐喻着孤独,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妻子突然的离世给人到中年的巴赫一种孑然一身的孤独感。

二、多利亚调式的起源

中古调式由两个四音音列构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当时并没有“调式”的明确称谓,而是建立在四音音列的基础上,用两种四音音列结合构成不同音阶,上方四音和下方四音更像是在不同音高上的体现,而后来在音乐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以四音音列为基础的音阶体系,构成一个协调的综合体,可以说当时的调式仅是根据音程结构的特点提炼出来的,仅有旋律意义还未出现和声功能价值。到了中世纪,人们对古希腊调式做了一系列调整,如原有利第亚调式更名为伊奥尼亚调式,原来的多利亚调式与弗里几亚调式互相易名等,这样慢慢形成我们所熟悉的中古调式。

构成多利亚调式的两组四音音列在音程关系上均为大二度、小二度,是第一组四音音列向下五度产生一个相同构造的四音音列,正如前文所述,这两个相同的四音音列是在不同音高的体现,这种构造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对称性。事实上多利亚调式也是最早形成的中古调式,它的特性音级VI 级和主音是大六度关系带有大调的特性,而它的主音三和弦是小三和弦又带有小调的性质。

三、作品中多利亚调式与大小调的和声运用

巴赫在这部作品中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古调式g 多利亚调式原有的旋律音调,又运用了传统大小调中的和声功能性语汇如导音、重属导音等,笔者在下文进行分析说明:

作品的前两小节以两拍为一组,基本的和声进行为i-ii-V-i,第一组前两拍呈现了g 小调音阶旋律下行,第二组中出现g 多利亚调式特征主音上方大六度音级还原Mi,接第2 小节g 小调属七和弦为第三组,然后终止在主和弦。

从第4 小节第三拍到第5 小节正拍低音部分由Sol 到升Do 属于一个三全音的进行,同时升Do 是d 小调的导音,在第5 至第8 小节转到了g 小调的属调d 小调,旋律部分也基本使用了d 小调音阶展开,第8 小节的和声落在了d小调的属和弦,这一小节低音全部为d 小调的属音La,在第9 小节第一拍接到了d 小调主音上,同时作为g 小调的属音回到g 小调。

中部从第9 小节开始,在中间部分几次突然改变调式调性,这一小节的正拍为g 小调属音,而第三拍和声为g 小调的导七和弦。在第10 小节第四拍中首次出现了降La,低音声部则从Sol 到下一小节的Do,四度上行引出c 小调即g 小调的下属调,而在旋律声部还原Si 作为c 调的导音提前出现。

作为复调作品,巴赫这部作品时而出现带有功能性的柱式和弦或低音,时而在旋律中显现不同调的旋律,这部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巴赫艺术实践中和声发展的印记和调式运用的演变。接着看第11 小节后半部分转到c 小调关系大调降E 大调,以c 小调六级降La 作为低音,同时也是降E 大调的下属音最后一拍,是省略五音的属五六和弦,而旋律部分第三拍一段音阶出现了降Si,这不是之前的c 调中的音。第12 小节是一个降E 调I-IV-V-I 的和声进行,其中在下属和弦出现之前,旋律部分用了降E 大调的四级的属七和弦分解,加固了该调的下属功能,接着低音从降La 到降Si,由下属到属进行。而下一小节中间声部降Sol 的出现显示出降E 大调与降e 小调的同主音大小调转化。通过低音半音下行,下一小节自由延长停顿的和弦由先现的降Si转到了之后的旋律还原La 上,降Si 为降e 小调主和弦的五音先现,自由延长的和弦带来的音响效果是减三和弦的开放排列(降Sol 等音升Fa,降Mi 等音升Re,升Re 升Fa 和La 构成减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在减三和弦和前面一系列转调下有个自由延长,这一停顿预示了此首乐曲最大的不确定性,第13 小节自由延长后第二拍旋律中短暂出现了c 调的导七和弦,之后解决在c 小调后旋律又出现了c 调降三音的重属导和弦,稳固了c 小调和声。

第14 小节再现部调式选择了g 小调属调c 小调,旋律中通过c 小调的导七和弦,引入再现部分,同样用了开头和声进行i-ii-V-i 的模式,而14 小节的第三拍和第四拍也再现了多利亚调式,出现了c 多利亚特性主音上方大六度;第15 小节第三拍到第16 小节第三拍的节奏型完全再现了第2小节第三拍到第3 小节第三拍的节奏型。而第21 小节的和声再现第8 小节到第9 小节的和声:重属和弦到属和弦的g调半终止,同第21 小节c 小调的重属和弦停留。在c 调重属七和弦的第四转位七音作为低音半音化进行到g 调的重属导七和弦原位,第三拍低音进行到g 调属音Re 后高声部回到g 多利亚调式,在第22 小节正拍最终属到主完全终止。

四、与另外两首奏鸣曲的前奏曲对比

在巴洛克时期,赋格乐段之前通常有一段前奏曲,有的叫做托卡塔(toccata),有的就叫前奏曲(prelude,preambulum),有的叫柔板(adagio)或庄板(grave)等等。赋格乐曲的前奏曲通常作为表现作曲家高深作曲技法的热身活动,相当于作曲家面对听众的开场秀,篇幅通常很短,乐思通常也较为单纯。

在巴赫创作的这六首无伴奏曲中有三首奏鸣曲,也就是说有三首赋格,而这三首赋格的前奏曲都是较慢速的乐章,将《小提琴无伴奏g 小调奏鸣曲柔板》与另外两首奏鸣曲的前奏曲进行横向对比,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g 小调柔板。

巴赫的另外两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分别是a 小调与C大调,而它们的前奏曲分别是庄板和柔板,其中C 大调柔板的乐思更为单纯——是由附点音符构成动机式的写作手法,另一首a 小调庄板的节奏型同g 小调柔板一样较为复杂。事实上,另外两首奏鸣曲即a 小调奏鸣曲和C 大调奏鸣曲的前奏曲并没有完全和后面的赋格乐曲分开,因为这两首前奏曲采取了一种开放性的和声终止,a 小调奏鸣曲和C 大调奏鸣曲的前奏曲结尾处都由重属导和弦连接到属和弦,原调属于半终止,同时为接下来的赋格做准备。《小提琴无伴奏g 小调奏鸣曲柔板》的终止则是全终止,完全结束在g 小调的主音和弦上,完全的终止更加体现了音乐的稳定性,更像一首独立的作品,同时与隐喻中的孤独感相呼应。

五、结语

没人能把巴赫这部作品看透,当一个人自认为知道其中一切的时候,总还有他不知道的东西。这部作品有复杂的节奏、不同声部的连线、变换的和声、不同版本的解读等等,无论如何,多一种解读并不是扼杀后人的创造力,任何一种解读都是对作曲家作品的二次创作,也是激发演奏者、学者永恒创造力的源泉。

猜你喜欢

主音奏鸣曲小调
手机上的奏鸣曲
和声小调音阶
四 季 相 思
春天的奏鸣曲
思 夫
五河小调
关于拉莫键盘作品中装饰音奏法的研究
浅谈西洋大小调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