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萌芽期体验式阅读策略

2022-02-12张爽

新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感官婴幼儿绘本

张爽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思想和智力都处于发展初期,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完整性都处于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此时对婴幼儿进行早期的阅读启蒙,让婴幼儿逐步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现状

人们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閱读的认知存在不少的误区,如两个极端观点:一是没必要让婴幼儿过早接触绘本,婴幼儿太小了听不懂绘本;二是早期阅读就是教婴幼儿认字、明白道理。这些错误的认知,导致婴幼儿延误了接触绘本的黄金时间,或者由于早期阅读中大人的功利性,如频繁提问、强调教化,使得婴幼儿无法从容地感受到绘本的美,体验感较差,而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还有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有些家长在给婴幼儿阅读时仅照着文字读,没有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对孩子的疑问缺少解释,对绘本的作者、画面的色彩搭配、绘本人物的表情等也缺少关注。由于家长的阅读素养有待提高,所以与婴幼儿的互动明显力不从心,另外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缺乏了解,忽略了婴幼儿天生喜动、爱游戏、好奇心强、观察细致等特点。

据科学研究,婴幼儿自出生就具备图像识别能力,出生两个月后便能区分监护人说话的声音和情感。从婴幼儿心理层面来说,他们喜欢听到照顾人的温柔而饱含感情的声音,所以早期阅读从出生即可开始。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让婴幼儿亲近文字、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要结合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进行早期阅读指导。

体验式阅读指导策略

一是让婴幼儿在阅读中用多感官感受绘本。婴幼儿的五大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所以婴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不仅要让婴幼儿看和听,还要调动其嗅觉、触觉、味觉,让其多摸、多指、多说、多动、多猜。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适合0—3岁婴幼儿看的书如布书、机关书、发声书、洗澡书等,都是可以让婴幼儿触摸、拉动,或者可以让婴幼儿体会什么是粗糙、柔软、光滑、坚硬等触感。此类代表绘本如未来出版社的机关书《我的身体》等。

在阅读绘本《小黄和小蓝》中,家长可以准备好黄色和蓝色的颜料让孩子去玩,让孩子亲眼见证颜色混合所带来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婴幼儿创作创意手指画。在《小金鱼逃走了》的绘本共读结束后,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让婴幼儿继续寻找屋子里的金鱼(家长可以事先贴在屋子各个角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

艾瑞·卡儿的绘本《从头动到脚》:“我是企鹅,我会转头,你会吗?”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要放下姿态去做各种动作,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做动作,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去感受、体验书中的世界。

二是让婴幼儿在阅读中和过去的经验联结。在阅读中,可以多用能使婴幼儿调动感官去想象的词语,如绘本《月亮的味道》最后写道:“月亮的味道真好,值!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在这里,作者没有具体讲述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此时家长可以再拓展延伸,问婴幼儿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和婴幼儿吃过的什么是一样的味道呢?然后家长可以把婴幼儿的话归纳成完整的句子,在这里可以多用些拟声词,让孩子容易回忆起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如月亮是薄薄的、脆脆的,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像薯片……

对于喜欢汽车的婴幼儿,我们在讲述的时候可以问:“小汽车在哪里呀?你有小汽车吗?”让婴幼儿在识物的同时建立起书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家长在阅读拓展的时候可以多用些形容词修饰的短语,并鼓励婴幼儿用 “像……一样”造句,让婴幼儿和各种经验建立广泛的连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凉凉的河水、笑得像花一样、蝴蝶翩翩起舞、细雨在天空中像斜线一样,等等,或者是一些拟声词,如脚踩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地响、大雨哗啦哗啦、小雨滴答滴答……家长在讲绘本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用上述方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婴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

三是让婴幼儿在律动中感受绘本。婴幼儿天生喜欢富有节奏的音乐,家长在讲述绘本的时候可以有些仪式感,比如,每次讲述的时候,可以用“新年好”“小星星”“祝你生日快乐”“两只老虎”等婴幼儿熟悉的音乐节奏编歌曲。如“宝贝,宝贝,讲故事啦,请你坐好,快点啦……”,在每一次讲述绘本结束的时候,再唱一首熟悉的歌曲。

在正式讲述绘本前或结束后,可以通过儿歌或者手指谣导入或总结,如《谁咬了我的大饼》我们可以用“吃饼干”的儿歌导入:“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通过美食唤起婴幼儿美好的体验,可以让婴幼儿感情高涨起来。《好饿的毛毛虫》是本洞洞书,需要用到手,开始阅读前可以教婴幼儿唱有关手的歌曲,如“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 婴幼儿的身体活动起来的同时注意力也开始集中起来。《安的种子》可以用谜语歌“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作为结束,在婴幼儿的眼中万物是有灵的,花朵也是和人一样有感情、能活动的,这个关于荷花的谜语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婴幼儿的思维特点,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婴幼儿再次感受到花的美丽。

有的绘本有配套的儿歌MP4,如《彩虹兔欢唱童谣》《三只小猴子》等,可以让婴幼儿先听儿歌再看动画,培养兴趣,然后再对绘本进行讲解,最后再跳和这个绘本相关的律动,婴幼儿可以在韵律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艺术能力。

四是让婴幼儿在创造性的表演中表达自己。0—3岁的婴幼儿在听完绘本后可能无法复述绘本内容,但是会挑选其中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表演,这个表演是即兴的,是非常珍贵的,家长可以抓住时机配合孩子表演,这种表演不是重在技巧性、完整性,而是重在过程、重在孩子的参与,重在整合孩子的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孩子各种感官去想象去创造。在绘本卡梅拉系列之《我想有个弟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卡梅利多非常想要一个弟弟,所以当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孵化的蛋时,他几乎每天都要看这个蛋,当他看到灯光下小鸡的轮廓,他高兴极了,然而当看到从蛋壳里出来的不是小弟弟时,他很吃惊但又安慰自己 “算了吧!有个妹妹也不错!我应该高兴才对!”这一情节婴幼儿之所以喜欢,首先是婴幼儿对生命的诞生好奇;其次是婴幼儿对自己的性别有疑问,比如妈妈是否就喜欢我这个性别的宝宝,我小时候妈妈是怎么照顾我的?再有自己是如何出生的?

婴幼儿在表演时,家长可以在婴幼儿重复情节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如婴幼儿说“我想要个弟弟”,家长可以赶紧说“可是我是个妹妹,我会……”。如果是妈妈在讲书,可以拿一个毛毯盖着婴幼儿说:“我的宝宝快要出生了,我赶紧再抚摸下她,它越来越大了。”趁孩子在毯子下动来动去的时候,妈妈继续说:“哇!蛋壳上裂开了一个缝。”这时婴幼儿也许会一下跳出来,或者叫妈妈,或者一点一点地站起来说自己长高了,也可以说自己是个乌龟宝宝等。家长要根据孩子设定的情景演下去,再增加些有画面感的内容,你身上好湿呀,给你吹一吹,或者说你好漂亮呀,和我想的一样,你叫起来是什么声音呀?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衣服,你喜欢什么样的衣服呀,等等,总之,家长是和婴幼儿一起表演,事先不知道最后的结局,结局是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婴幼儿的前置经验,使更多的神经元一起激活、一起联结,又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运用,而且在一问一答的表演中,锻炼了婴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因果联系、推理等。

0—3岁幼儿早期阅读应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调动婴幼儿的多元体验,让婴幼儿在阅读中用多感官感受绘本,让婴幼儿在阅读中和过去的经验联结,让婴幼儿在律动中感受绘本,让婴幼儿在创造性表演中表达自己,这样婴幼儿在多元体验中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了感受美的能力、思维能力。体验式阅读重视婴幼儿的感受,感受是理解和探究绘本的前提,是培养婴幼儿阅读素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王健枥. 婴幼儿神奇故事会早期阅读活动实战策略[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7: 102.

[2] 孙莉莉. 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M]. 合肥: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1: 145-150.

猜你喜欢

感官婴幼儿绘本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