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个维度
2022-02-12吴建永王林玉
吴建永 王林玉
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标志人的存在状态和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索摆脱野蛮状态,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一创新性论断立足人类文明演进格局,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主题、总体布局和价值旨趣,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极大推进了人类社会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批判性审视和超越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的“果实”是“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正是在实现生产力革命的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过客观的革命性作用,并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英、法、德等国家称为“文明国家”。但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西方国家虽然是现代文明的开创者,但其本身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弊病,既算不上历史的终结,更遑论文明的完美形态。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到:“文明时代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是在它不断地重新制造出来而又无法克服的矛盾中运动。” 他更直言:“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多次使用“文明的暴行”“文明的阴沟”“文明的污浊毒气”等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语词直抒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失望与鄙弃。
资本主义的统治不是“文明的统治”,而是“资本的统治”,遵循由资本逻辑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资本逻辑的统摄下,垄断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从中攫取巨额财富,而且凭借资本的权力建立起一整套对工人的支配性社会关系。对资本家而言,财富像滚雪球不断累积壮大直至将自己掩埋和吞没;对工人而言,赤贫、堕落、被奴役的同时还要被“自由”“平等”“人权”等精心打扮的虚假话术所愚弄。对此,恩格斯一语中的,资本统治劳动的结果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不仅如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文明向全球扩张的历史是一部以坚船利炮为武器、以奴役残害为手段、以殖民掠夺为目的的血腥征服史和掠夺史,必将“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马克思直言,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是踩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诸多国家和民族被奴役、被征服、被压榨、被屠戮的灾难和痛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残忍地叮咬在整个世界市场和绝大部分后发国家肌体上的寄生虫和吸血鬼。
历史启迪我们,将一小撮人的“文明”建立在对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野蛮”和被“奴役”基础上,就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典型特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挺胸走上“促进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新形态,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新形态,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明新形态。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坚守和开拓性探索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称。说到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初心、成于坚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坚守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开拓创新。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引领中华民族从衰败凋零走向欣欣向荣。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清晰地昭示出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首要标志。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基,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實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在此基础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更是助推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物质文明要高度发达,而且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也要极大提高。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为推动人类多元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本就是生命共同体,应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关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后发国家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国家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以“铁和血”的方式肆意兜售自己所谓的“文明”成果,强行将其他民族纳入世界历史的方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以和邦国”“和而不同”的传统邦交理念,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以自己之发展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明之为物,至大至重。”文明既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理论、观念等优秀思想成果。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古代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超同时期的欧洲,其中以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为代表的四大发明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孕育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有效的制度文明,创造了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超大规模社会条件下实现有效治理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与组织架构,形成了“百代都行秦政法”的超稳定社会结构,使得中华民族虽经历漫长历史进程却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与聚合力。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丰厚土壤中,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以传承和赓续中华文明为使命。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从“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观念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智慧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千年过去了,但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基因不变、初心未改。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百年来中华儿女克服万难、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建构起完善制度保证、创造出坚实物质基础、培育起强大精神力量;在建构起现代化市场、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党和现代化国家的同时,全面推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使完整的、现代化的文明形态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不仅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徑,而且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吴建永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林玉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