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差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
2022-02-11练小娟
文 练小娟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物理课程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特点。物理学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引领,通过“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题,凸显学科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或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获得了少量物理知识的感性经验。然而,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提前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前概念可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基于个体差异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核心素养。学生在传统物理课堂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规律,如果教材中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验证,又或者没有经历亲身探究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较难真正地消化、领会和掌握,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为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课、综合实践课走进现实生活、融入社会,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实践设计应用,学会观察和总结学科知识和规律,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为日常生活服务中去,彰显课程标准中“做中学”的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物理学科的学习与生活是如此紧密,进而激发他们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的兴趣。笔者主张在初中物理差异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渗透“生活化”。
一、预学查异,教学情境“生活化”
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状况,再开展教学活动。初中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实施预学查异,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让教师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便于教师把准课堂教学的“脉”。
例如,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电路的组成,掌握开关、电源、用电器等应用,并能够在实验中完成电路连接,画出电路图。在没有接触电学知识前,很多学生不认识电路中的基本元件,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了简单的电学原理,但是关于电路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学时需要教师做好“预学查异”工作,弥补部分学生认知基础的差别,减少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例如,笔者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导入预学环节,向学生展示一个有问题的手电筒,请学生帮忙排查手电筒不亮的原因。具体设计前测分析如表1。
表1 基于学生差异性的生活化前测分析
应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的前测让教师掌握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电学知识储备,思考手电筒不亮的原因是“断路”还是“短路”,进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在实验操作环节进行小组互助,结合了解到的学生个体差异,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
生活化的素材、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生活化的情境引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它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学适异,知识内容“生活化”
在初学适异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制定对应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定每个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即学生需要跳一跳才可以达到的目标,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快速地做出基于前测结果的反应,有效地应对后续的教学环节。教师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赋予新知识“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及时生成新的挑战目标。
在讲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颜色”时,教师在前测环节了解到学生对于彩虹现象的产生已有认识,在课堂上将光的折射以及色散的结果以彩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初学适异环节,教师须引导学生判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此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选择一种情况进行颜色研究。
第二,根据前测的结果反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在给定的情境下(如利用不同颜色灯给台上的同学“换”衣服和更换照相机滤镜拍摄同一颜色物品),设计演示过程和做好任务分配。
第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展示活动,并将涉及知识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
在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这样的设计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展示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关于物体颜色的这一知识点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呈现方式中被学生消化了。
教师组织学生用他们喜欢且合理、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把握和设定好挑战性目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提出有坡度、有启发性的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引导,让不同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点拨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生活化”知识的内化。
三、研学导异,探究活动“生活化”
在“研—学—导—异”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系统性的研讨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指导,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同时在学生活动中不停地修正探究结果,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想科学、顺利地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尤为重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实际经验的“生活化”探究活动就有很大的优势。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是最常用的研学活动。在“研—学—导—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究实验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影响因素时,学生在初学适异的环节已经了解到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在研学环节中需要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引导不同层次学生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假设: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称重的方式来发现“不同种类液体”“完全浸入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浸入同一液体的体积不同”等方法,直接测算出对应浮力的大小,直观地体现探究结果。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探究活动等同于直接给出实验结论,缺少生活场景的应用基础。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引入此教学环节,用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船,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用模拟海水、河水的不同溶液来观察同一橡皮泥船的实验现象,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利用精心设计的“生活化”探究活动,处理好教学“面”和“点”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逐个击破难点,缩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四、拓学展异, 应用提升“生活化”
课堂教学拓展环节已经成为新型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环节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拓展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帮助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获,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教师精心设计的拓学展异环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兴趣,对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从表面上升到深层次的探究,实现学以致用。
在教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望远镜和显微镜”时,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让学生通过学习“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分别成像”的知识,最终设计能够看清微小或者远处物体的方案。传统的课堂设计是将显微镜和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呈现出来,教师分别指导学生完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目镜、物镜成像规律的总结,发现两种元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考虑到“生活化”的拓学展异教学应用,教师先将问题抛出:解决两个生活中的难题。第一,生物课上想要观察植物细胞。第二,天文社团想要观察某一天体。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光学元件。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设计图纸。学生分组要兼顾个体差异,每组中应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以适当的梯度问题进行指导。尤其要求学生明确最终目的。“将像放大”还是“将像的距离拉近”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方向。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设计原理。设计完成后,小组再选择其中的一个元件进行制作,并检测其使用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只需用规范的物理表述方式进行总结即可。这样的课堂设计,将一堂较难的应用讲授课,变成了一堂学生在主动探究设计应用中自主总结结论的课。
这样的拓展教学环节设计,是对课堂深度的拓展。让学生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提炼,强化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学会知识的迁移。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在预学、初学、研学、拓学的四个教学环节中时刻注重学科与生活的关联,让动手设计最终回归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真切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它是可以用来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的。让物理课堂更有趣,课堂上呈现的知识更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提升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