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看云”,看见教育本来的样子

2022-02-11魏福善永州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2年36期
关键词:祥云李老师美育

文/魏福善(永州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适用话题:美育 课堂成长 教育改革

2022 年8 月的一天,在云南昭通的一所学校,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天空飘来一片“七彩祥云”。她冲进教室,暂停了晚读课,叫学生们一起到走廊上欣赏美景,学生们看得兴致勃勃。“能看到七彩祥云,是一件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才好。”李老师的这番话,以“语文老师的浪漫”登上了热搜榜。

认知挖掘 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李老师暂停晚读课,让学生们去看云,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甚至让学生一生受用。让学生去摸树皮,闻花香,走进大自然,穿越一座古城……这些在知识和分数之外的“无用”之举,恰恰是在为他们的人生打下精神底色。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不务正业”,干了许多“无用”之事,却创造和书写了微软神话。心理学家游桂乾的童年是在爬树、游泳、垂钓中度过的,这些“无用”之事,却是他“活至现在为止最美的时光”。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看云,是生活;让学生“认领”校园里的树木,观察树木的生长,也是生活;学生和食堂师傅结对,师傅到课堂里讲烹饪技法,亦是生活……生活即美,美即教育。校园不仅仅是学习之所,也是美的诗意栖居地。

愿我们也能常看见“数学老师的浪漫”“科学老师的浪漫”,让教育多一些诗意。“有用”之外,也应该拥抱“无用”。毕竟,教育首先是育人,育人要从培养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开始。

探索反思 教师,是点亮星星的人

“停课看云”的李老师让我们思考: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老师顾亚带着孩子们,组了两支摇滚乐队。在互联网上,他们练歌的视频被广泛传播。这两支大多数成员是留守儿童的乐队也因此被广泛关注。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点亮的意义既在于打开封闭的视野,看到更远的世界,也在于触动内心的潜能,释放更大的力量。像李老师、顾亚这样的教育人无疑是“燃灯者”,他们是点亮星星的人,开启学生的潜能、点亮学生的无限可能。

以点亮、启迪为目的,教育的格局从此打开,教育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双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全面发展;在课堂教育之外,生活中处处都有合适的教育场景;在学校老师之外,孩子接触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

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学到的知识,但一定不会忘记那个傍晚的祥云和老师。“停课看云”,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和美好,让更多的孩子成长为有能力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的人。

素材运用

以美育人,方能让我们生活美、心灵美。

美育调和知识与情感,滋润我们的人生。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辛勤劳作,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拉小提琴、游泳、读书……他说,小提琴优美舒缓的旋律,不仅能够放松心情,还能够放飞思维,对科学研究益处多多。

一手主持设计,改建了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西湖郭庄、昆明南园等的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以园林设计驰名海内外,却热爱文学,曾出版过《说园》《书带集》等散文集。他更喜爱花鸟画,其笔下的工笔画、写意画各有风致……

听听音乐,翻翻杂文,抬头看月亮,低头望蚂蚁……这些看似无用的行为,实际却有大用。它们让生活丰富,情感丰盈,人生有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祥云李老师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该得奖的李老师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奥体祥云
宠物难伺候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