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为笔,赓续千年风华

2022-02-11吴苗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2年36期
关键词:魄力见证者陆海

文/吴苗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适用话题:运河文化 中国力量 民族复兴

时隔千多年,中国再造大运河,贯通南北水脉。

“十四五”时期,我国在长江以南规划了三大运河:赣粤运河、湘桂运河、平陆运河。三大运河,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再造陆海新通道,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如今,三大运河专项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其中,广西平陆运河先行一步,于 2022 年8 月28 日开工建设。一河贯通、八桂向海,向海图强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认知挖掘 大美运河,文化的见证者

一线通南北,往来天地间。千多年前,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你一撇,我一捺,在华夏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大运河养育了运河边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绵延不断的有力见证。

时光流逝,运河之美不败。它的美,在于无限旖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它开凿于春秋,贯通于隋唐,日夜不息,滔滔南去。它见证了两千多年里流转于河面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式各样的物,也见证了沿河两岸建河、用河、护河和防河的纷繁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如今,我们延续前人的智慧,再造三大运河。碧波万里,千帆竞发,新的陆海通道,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期待滚滚向前。而新的运河也会成为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延续下一个千年的辉煌。

探索反思 中国魄力,背后是中国实力

“连绵三千六百里,赓续两千五百年。”曾经的大运河,建成于古老的中国,令人惊叹,足见大国风范。如今再造大运河,三大运河,贯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再显大国魄力。

中国魄力背后是中国实力。一如南水北调,长江之水穿越黄河,让水可上天可入地;川藏铁路跨14 条大江大河、21 座4000 米以上的雪山,让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克服深海多变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成为一道亮丽的海上风景线……还有西电东送、三峡大坝、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等,这些超级工程正惊艳着世界。

中华民族用汗水与智慧打造着奇迹。工匠精神、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全民一心……它们凝聚成一个大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实力。超级工程背后是大国的超级实力,我们正昂首挺胸、大踏步地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

素材运用

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从历史流淌而来。桨声灯影为伴,流淌着锦绣与繁华,滋养着这片古老、文明、美好、丰饶的热土。滔滔流水承载过多少裨益民生的物资,它供养着神州大地,支撑精兵铁骑的驰骋,哺育代代华夏儿女,塑造了独有的人文风景——这是一部流动的史诗。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连通珠江、西江及北部湾的“平陆运河”的构想。

斗转星移,如今,这一构想将成为现实。三大运河是对古韵的承接,亦是时代的焕新。瞄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三大运河的开凿与疏通显得意义非凡。脉脉水流通江达海,润泽千里,水运引流,裨益沿岸。三大运河,将再造陆海新通道,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涓涓不塞,是为运河;生生不息,是为华夏。

猜你喜欢

魄力见证者陆海
古代热兵器发展的见证者
陆海之纵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致新敏队长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能量充沛、收放自如,这就是专业定制音箱的魄力 AUREA(奥睿)IW6+6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真相的见证者
“限挂令”考验医院院长智慧与魄力
推进改革需要政府的魄力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