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

2017-01-10干保柱刘笑非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

干保柱+刘笑非

摘 要 战后初期,千余名中国留学生滞留日本求学深造。民国政府对留日学生政治上不信任、生活上不救济,致使学生沦为“胜利的弃儿”,对留日学生而言,现实中的距离感与抗战胜利带来对民国政府的亲近感同在。随着中国共产党民族解放事业的推进,自二二八事件起留日学生开始批判民国政府。新中国成立,绝大多数留日学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

关键词?演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演K25 ?眼文献标识码?演A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6)22-0043-09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占领军进驻日本,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日本与台湾当局“建交”。在此期间,中国大陆实现政权更替,蒋介石退避台湾。抗战期间没有回国而滞留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置身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剧变中。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民国政府、GHQ(驻日盟军总司令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日本政府、中国共产党,深刻影响了留日学生的生活,更是形塑着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①即在此期间中国留日学生对国共两党政权的认同,是随着外部环境与相关行为者的政策而经历了变化的历程。本文意在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及其变迁历程。

(一)留日学生的人数、滞留原因及学业

抗战前我国留日学生约在2万以上,抗战爆发后大部分回国,傀儡政权开始派遣官公费学生赴日留学。战后留日学生中大陆学生多为傀儡政权派遣,即“伪满洲国”“汪伪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单独或联合日本派遣。因此,除自费者外,留日学生经费主要由派遣方单独或与日本军政机构共同提供。

官公费留日学生学费来源约分为四种:日政府与伪组织双方发给者;伪组织单独发给者;在中国之日军政机构供给者;中国之教育或社会机构派遣者。②

关于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人数,根据教育部、外交部档案,考证约有一千余人。1946年,陈果夫转致教育部函中,提到包括台籍学生在内留日学生有一千六七百人。

顷刻徐逸樵同志自东京来函,提起现在日本中国留学生连台湾省籍在内一千六七百人,多系伪组织派遣或战时私人赴日者。③

1946年驻日代表团张凤举致函教育部,报告留日学生人数为1221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强制疏散结束,伪宁学生仅剩五百左右,伪满学生百名左右,蒙疆学生五六十名左右。与今日之数目相差无几。今日除台湾籍学生外,各省留此学生总数为四百五十六名。台湾籍学生据台湾学生联盟之报告为七六五名,合计现在留日学生总数一二二一名。④

1949年7月外交部致函教育部,称驻日代表团报告留日学生有1150人。“据驻日代表团电略称,我国留日学生一千一百五十人,其中向受日方补助费者二百五十人。”⑤

对于中国学生滞留日本,民国政府早就提出质疑。1938年,留日学生请求外交部予以介绍报考日本学校,外交部令大使馆严查,并质疑何以滞留日本不归。

查自抗战以来,留日学生陆续回国,何以尚有学生投考学校,究竟真相若何(该生等有无教育部留学证书),仰即查照。①

外交部在商请教育部后,通知大使馆暂时停止介绍学生投考学校。“准教育部函称,向留日学生介绍事,应暂时停止。”②战后留日学生纷纷以组织的名义致函教育部,解释赴日留学及滞留的原因。“京都帝国大学”学生代表致函教育部,解释国内环境恶劣,学无国界。

窃自各区沦陷后,生等以宥于环境,既不能追随内地,以效驰驱,迁延沦陷区中,空抛岁月,深惧无裨于家国,而鉴于为学无国境之义,遂不忖轻重,毅然渡日,以期有造于将来。③

同学总会则详细陈述留日原因为:国内求学环境不佳,多为陈腐虚学,赴欧美交通不便,赴日便利且学费低廉;因家庭关系被傀儡政权派遣;日本军政机构为培养汉奸而派遣;赴日深造求学;了解日本实情。

如拟攻研较新颖实际之学,唯易(异)地求之,然内地及欧美各国均以路阻、可通者日本一处耳,且在经济方面即较诸就地所费亦轻微,此实系留日之一大主因也,其他或以父兄为伪府大员受日方之势迫而被派遣者有之,或以环境之不适如沦陷区日人对待国人残虐不法,而在日本境内则反较无事,因而来日者有之,或以日方为造就伪府基干而派遣留日者有之,或以无力攻学借此得以深造者有之,或本于一瞻日本实情者亦有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④

综合来看,日本学问讲求实际、交通便利、学费便宜与傀儡政权的政治性派遣是学生赴日的主要因素。

战后滞留不归的原因,主要是继续学业。1946年2月东京同学会编制的留日学生调查统计表显示,统计的397名学生中,“希望迅速归国者61人,希望毕业后归国者298人,未定者38人”。⑤东京同学会作为东京地区的留日学生组织,具有代表性,近七成学生表示希望留在日本继续学业至毕业。可以推测,完成学业是战后初期留日学生滞留日本的主因,当然也有交通阻隔,民国政府的质疑甚至是敌视等因素。⑥

1946年2月东京同学会调查统计了397名学生,同期(1946年5月)留日学生约有1200名。⑦该表详细反映了留日学生的情况,包括籍贯、年龄、身份、归国时期、学习科别等。

男367名,女30名,年龄从15岁到37岁,平均年龄23.8岁,其中20岁至28岁居多。大学程度者141名,高等程度者212名,中等程度者25名,研究生14名,其他5名。大学141人中,医、农、工、理、文法经济政治,分别为22名、14名、34名、13名、58名。397人中,华侨子弟41名,台湾侨胞16人,伪政府、日本政府、各团体官公费生268人。①

大学与专门学校的学生居多,专业也以实科为主。基本可以印证学生自述赴日留学是为了学习实际学问。近七成学生系傀儡政权等派遣,也印证了陈果夫致教育部函中多系伪组织派遣的说法。首先东京同学会是东京地区的最大学生组织,具有代表性。其次样本数量大,调查统计了397名学生,约占同期学生总数三成多。再次调查统计是应官方要求而进行的,真实可信度高。因此,东京同学会的调查统计,基本反映了留日学生的概况。

(二)留日学生的国籍、法律地位及生活境遇

在占领体制下的日本,不同的外国国籍对应着不同的市民权与社会地位,这是外国国民待遇的重要依据。根据它来决定战后送还所涉及的地位、福祉、粮食分配的优先权,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权益。福祉中最关键的是粮食分配。“当时粮食分配,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对于某些国家而言,则是权利。”②

大陆出身留日学生因其派遣方的覆灭,自动成为民国政府的国民,在日本享受联合国国民的待遇。台湾出身留日学生因历史原因,国籍、法律地位问题较为复杂。

关于台湾人的国籍问题,1946年1月12日行政院发布《恢复台湾同胞国籍令》:

查台湾人民,原系我国国民,受敌人侵略,致丧失国籍。兹国土重光,其原有我国国籍之人民,自1945年10月25日起,应即一律恢复我国国籍。③

但是盟军在遣返台胞过程中发生视台胞为日俘、日侨的事情,严重伤害了滞留在外的台胞的情感,迟至1946年6月22日,行政院才公布《在外台侨处理办法》:

台侨自1945年10月25日起,即恢复为中华民国国籍,应由外交部分电各驻外使馆,请各该驻在国政府查照,并转知其各属地当局。恢复中国国籍之在外台侨,其法律地位与待遇,应与一般华侨完全相同。④

该办法由外交部通过外交渠道正式通知日本,官方交涉的结果,GHQ于1946年11月22日向日本政府发出备忘录,令其恢复中国出身的日本臣民的中国国籍。然而,GHQ的备忘录没有做出详细规定,台湾人的概念还没有明确定义,台湾人受到民国政府的承认,可尚未被日本政府承认。最重要是,不被承认为民国政府国民,就享受不到联合国国民待遇。

经华侨积极奔走呼吁,GHQ于1947年2月25日发出“中国国民国籍登录”备忘录,要求在日的中国使节团对想要加入中国国籍的日本在留者进行登记以及书面证明,并授予其登记证明书的发行权限。中国出身但入籍日本的日本臣民,需向日本官厅递交日本国籍丧失通告书。凡持有证明书的人,皆属于中国国民,将被视为联合国国民。“登记为中华民国国民的台湾人享有中国国民的待遇,中国人登记制度解决了占领下在日台湾人的法律与社会地位问题。”⑤

战后留日学生面对的是化为废墟的教学楼、宿舍,以及严重的粮食匮乏。大陆学生由于派遣方覆灭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台湾学生由于台湾回归中国也失去了日本政府的援助,与国内通信不便,再加上GHQ封锁了日本外交,银行存款被冻结,国外也无法汇款。“胜利以还,此等学生或伪公费失效,或因外汇不通,生活维艰,亟待政府救济。”⑥留日学生几乎陷入绝境,以致变卖个人物品度日。

有人卖掉从国内带来的饰品,有人用来日之后购买的纪念品到附近的农家换取粮食,还有不少女留学生用一套衣服换取到地里摘几个小时蔬菜的。⑦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极其混乱,通货膨胀严重,虽然有日本政府少许救济,留日学生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慨自日人投降后,既不通电,本部更无法汇款,非特无法求学,且亦无从乞食。因住在公寓,不能付款,为日人逐出后,无衣无食,相率倒毙途中。①

(一)留日学生与左翼学生运动的互动

战后日本左翼学生运动兴起,在日国际学生成立在日国际学生左翼组织,留日学生很快与之合流,积极参与在日国际学生的左翼活动,积极提倡民主、和平,反对战争。

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的跨国活动相当频繁,而且明显具有“左倾”运动倾向。1947年7月6日中日亲睦会与朝鲜学生联盟在东京联合举办中国、朝鲜、日本青年学生集会,日本左翼人士实藤惠秀(早稻田大学讲师)、中西功(参议院议员)、平野义太郎(中国研究所所长)等人在会上发言。“不限日本学生,希望全世界学生共同努力实现民主化;意义重大的集会,有赖于牺牲者的付出;三民族提携极其重要。”②立命馆大学法学部的朴文福(朝鲜)作为发起人,于1947年6月成立了以京都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学生友好会(ISGS)。“京都留日同学会加入了国际学生友好会,加盟团体还有在日朝鲜学生联盟关西支部、印度尼西亚学生协会、全京都日本学生协议会。”③通过在日留学生的集会与言论,可以推论不少留学生在寻求国际性的学生结盟,积极开展左翼学生运动。

1948年,在日国际学生关注在日外国人的教育问题、反战及亚洲的和平。6月15日,学生报刊发评论,批评日本政府打压朝鲜人学校政策,支持朝鲜人拥有自主教育的权益。“为何不能用本民族语言教育本民族学童,为此而斗争的老师为何成了罪犯?”④8月16日,由各国人士与学生共同主办的“亚洲和平文化节”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举行。活动宗旨是,反对日本的重新武装政策,维护亚洲民族的独立与和平。参加活动的人士除了朝、中、日之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的代表出席。华侨总会会长黄廷富代表致辞,前同学总会会长范琦也在会上发言。9月5日,在日国际学生举行“第二次国际青年日”大会,大会宗旨是,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战争。“大家要共同监督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改革的落实,以维护世界民主主义势力的潮流,阻止法西斯主义势力的重现。”⑤中国留日学生与在日国际学生左翼运动积极互动,参加反帝、反战与追求和平的运动。日本左翼国际学生运动的大背景也是留日学生国家认同转变的重要原因。

留日学生与日本左翼学生互动,响应国内青年、学生运动。1949年,在五四纪念前夕的学生大合唱活动中,日本民主青年团中央合唱团也来参加。在大合唱中,中日学生合唱“世界民主青年进行曲”。“话题涉及,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日本的民主化、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学生运动、中国文工队、日本青年运动、学生运动。”⑥6月1日,学生报发表中华全国青年大会致全世界青年的声明:

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英明指导下,通过中国青年与中国人民三十年来的团结与斗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宣告灭亡,四亿七千五百万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即将在东方大陆诞生。⑦

(二)留日学生召回与甄审的失策

抗战期间留日学生长期滞留日本不归,对中华民国而言,学生留学之地是中华民国的战争对象国,是敌国,抗战爆发后大部分学生回国,小部分学生滞留日本继续学业。客观地看,留日学生中不乏亲日卖国的汉奸,然而多数只是希望继续深造的普通学子,战后滞留日本的学生有家难回,衣食无继,处境苦不堪言。小部分学生长期滞留敌国日本不归,这是民国政府不能接受的。故战后初期民国政府对留日学生及其学籍、学历均持怀疑姿态,“敌伪学校学历,自不为本部所承认”。⑧民国政府的态度引起了留日学生的不安。为化解民国政府的疑虑,留日学生主动向民国政府教育部解释。留日学生假借同学总会名义在致教育部的报告中自称学生等所蒙者,违抗政令与反背国民责任两大罪。

政治上的不信任、政府财政困难等原因,致使政府决定召回已毕业及无力就学的学生,1947年1月教育部公布召回与甄审办法。根据办法,参加甄审学生应缴登记表两份、保证书、学历证件、照片四张及自传,曾在日本专门以上学校毕业者,应同时呈缴研读《国父遗训》(包括《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及《中国之命运》)之读书报告暨圈点之原书,保证书,在其后一项加上并无叛逆行为一条。

从教育部的处理措施来看,在加强学业审核的同时,政治上的歧视与思想改造也已十分明显。从甄审办理实际情况来看,最初执行的较为严格,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因民国政府在内战中溃败,已经无暇细致处理甄审事务,甄审也就越来越流于形式。事实上此时民国政府已经风雨飘摇,濒临全面崩溃的边缘,政治威信与号召力急剧下降,不仅难以要求新近归国的留日学生如期报到参加甄审,即便是参加甄审,当局也未能给予妥善审核安置。甄审给归国留日学生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没有通过甄审及未能及时参加甄审的学生在求学与就职时面临各种歧视,从教育部档案来看,有学生因为没有甄审合格证件被免职的情况。“过去各机关对于未参加甄审之留日学生,曾有免职或拒绝任用情事。”①客观来讲,大多数抗战期间留日学生没有被日本教育彻底奴化,为防范与稳妥起见,必要的思想审查与政治教育无可非议,然而以所谓的“党化”来改造“奴化”,仅仅靠灌输中华民国那一套价值体系,而且甄审方式多为形式主义,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相反,通过甄审,使得已经回国的留日学生在各方面都遭受歧视,日常生活上面临诸多不便,同样也影响了滞留日本的学生。一方面,甄审政策及其实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留日学生中的传播使得部分留日学生对中华民国抱有负面印象,另一方面负面印象也影响到了部分留日学生的归国抉择。从长远影响来看,民国政府的留日学生甄审政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留日学生的政治态度,是促使部分留日学生的政治支持转向的重要潜在因素之一。

(三)留日学生救济金的发放、政治化及其失败

战后日本民生凋敝,留日学生生活艰难,同学总会成立后,最主要的任务是争取经济援助。经过努力,争取到特别配给与日本政府救济金,以及缓交学费。但这是临时救济办法而已,为获得长期稳定的援助,同学总会不断地向驻日代表团请求援助。

1949年5月,日本停止了特别配给,学生宿舍也将被收回,留日学生陷入了恐慌。驻日代表团向政府报告,“国内战祸连绵,学生无法归去,若不设法加以救济,诸子举目无亲,为生活所迫,恐铤而走险,危害国家至大”。②同时制定“留日学生救济办法”提交教育部与行政院审批,经费从日本返还给中国的鸦片及吗啡的货款中筹措。

关于救济留日学生一事,业经代表团团务会议议决,分紧急救济及资助确属困窘学生两部分,并已详拟办法,呈请行政院及教育部核准。经费拟由日本归还我国无主之鸦片及吗啡,将来出售所得之价款拨充。③

该救济草案没有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条件,在这一点上,此次救济草案与留日学生的甄审以及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台湾当局所实施的留日学生救济政策有所不同。

此时,民国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救济留日学生。7月16日,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致电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与教育部部长杭立武,请求尽快批准留日学生救济方案。“查目下诸生情形困窘万状,无日不在呼领救济之中,益令人动荡危机隐伏,吾人措置稍有不慎,无异驱数百有用青年陷入歧途,以危害于国家”。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虽无力应对,却仍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试图解决搁置已久的留日学生救济一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1个月前,行政院终于批准了留日学生救济方案。不言自明,这与留日学生的政治转向以及新中国即将成立不无关系。从驻日代表团与相关部门的往来公函中可以看出,救济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对留日学生困境的同情,而是担心学生过激的行为会给国家造成危害。民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匆忙批准了救济一事,是无可奈何的挽回措施,也是对自身政策失败的反省。

留日学生救济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台湾当局以财政及外币困难等为由,要求在留日学生救济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思想、言行,严格审查,不断减少救济人数及救济金。

凡思想左倾附匪有据者,及在日期间已久修毕学业者,均应停止补助,不必凑足预拟补助名额,以免浮滥。①

惟当此国家外汇艰困之际,今后数月内,该团似不能仍固守原定救济名额及预算,而应按月就接受救济各生之学业思想言行各项,严格甄审,酌于剔减名额及费用。②

应由驻日代表团切实负责考察被救济学生之言论、行为,如言论、行为有反动情事者,不得发款救济。③

由此可见,台湾当局正式文件确认了学生报所载驻日代表团将救济金政治化的相关报道。上述文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在救济留日学生一事上,其资格、标准、预算均有严格要求,附加了思想与政治条件,以此来管理留日学生,更重要的是与中国共产党争夺留日学生的支持以及防止中国共产党在留日学生中扩大影响。然而,历史证明,政治化的救济金政策,并没有挽回留日学生的支持,大多数留日学生学成回国投身于伟大的新中国建设事业。据国民党第三组驻东京直属分部报告,“1953年元旦有26名留日学生由横滨直航天津赴北平为中共效力,又有21人正在计划返回中共地区”。④20世纪50年代初期,留日学生掀起集体回国浪潮,参加祖国建设事业。

(一)留日学生国家认同的混迷

战前留日学生的居住及流动受到日本政府的严格约束,没有给予基本的人权保障,甚至一般民众都有歧视中国留日学生的倾向。“而在日常生活中安适之时,举如宪警不时查询并暗中监视,以致行止稍一不审(慎),既有被逮捕之危,甚至被禁锢加刑者有之,在一般日人方面亦常存轻视华人之态度。”⑤战后留日学生转变身份,成了战胜国在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长时间的压抑得到释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族自豪感逐渐恢复。“战争期间受尽日本政府歧视与压迫的中国留学生(含来自台湾的留学生),欢呼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⑥

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对照的是,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混乱与留日学生自身生活的困境。由于民国政府对日工作的中心在遣返日军、日侨以及处理战后赔偿,没能及时将在日华侨、学生纳入工作日程,留日学生得不到祖国的及时救济、受到祖国的冷遇。精神上的民族自豪感与现实中祖国的漠不关心,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其结果就是国家认同的混乱,并没有出现一边倒支持、拥护民国政府的局面。

事实上,不仅是留日学生的救助愿望没能得到民国政府的满足,民国政府对留日学生的不归行为十分反感,甚至持敌视的态度,这从民国政府后来针对留日学生实施的甄审政策得到验证,此时也可以从何应钦的电文中窥其一斑。“查留日学生并非寇军”,⑦可以推测出当时民国政府是将留日学生等同于日军或日本人,毋庸置疑基本是持敌视态度。对于处于困境中的留日学生,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持敌视态度,留日学生对民国政府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与民国政府的冷漠与敌视形成对照的是,留日学生向GHQ与日本政府请求救助,获得了部分回应,给予救济金并允许缓交学费。GHQ与日本政府的支援,部分解决了留日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用,使得未完成学业的学生继续学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国内传来民国政府优待日军与在华日本人的消息进一步刺激了留日学生与在日华侨,给留日学生与在日华侨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与困惑。留日学生的感知是,身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华民国给予是冷漠甚至是敌视,相反,GHQ与日本政府以及在日华侨给予了援助,战后刚刚恢复的中国人的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在精神上可谓意气风发,然而现实中的诸多困难,祖国的冷漠,在留日学生中产生的是距离感。留日学生的生活境遇以及中华民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一方面日本战败投降,留日学生身份实现转换,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作为中华民国的留日学生在日求学深造。同时,作为战胜国成员的国民,在身份上享受联合国国家的相关优待。留日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油然而生,在精神上、心理上一反过去的压抑自卑,可以堂堂正正地面对日本人。另一方面,面对的现实是,战后初期混乱的日本社会,经济来源被切断,祖国的冷漠甚至敌视态度,在留日学生中只会产生距离感,冲淡了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留日学生面对民国政府的政治不信任,即民国政府质疑留日学生抗战期间及战后滞留敌国日本的动机与原因,指责留日学生违反政令与反背国民责任、义务。对陷入生存困境的留日学生,民国政府没有给予救济。政治上的不信任、生活上的不救济,致使中国留日学生沦为“胜利的弃儿”。①留日学生在中华民国的认同上,心理上的亲近感与现实中的距离感交织在一起,陷入混乱不清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强烈的对中华民国的认同感。

(二)留日学生国家认同的转变

伴随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从1947年二二八事件开始,在一系列重要政治事件节点的纪念活动中,留日学生开始出现批判民国政府的言论。内战的激化、“民国政府”对国内学生运动的镇压、对身处困境中的留日学生的冷漠态度,进一步推动留日学生的政治认同逐渐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

二二八事件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学生报刊载“会论”《献给台湾省诸同学—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指出,二二八事件的起因,烟草垄断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腐败与官商勾结。“恐怕在背后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原因,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和发收复财的恐怕是不能否认的事情。”②学生报不仅指出政府的贪污腐败是二二八事件的一大诱因,还意识到国防部长白崇禧的论调中,把二二八事件归结为共产党员和暴徒引起的偶发事件有失偏颇,批判了民国政府对事件的歪曲。“关于事件真相,不要轻率下结论,至少对于事件是由过激左翼分子引起的见解,表示不能赞同。”③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态度虽然不能一言概之,不过至少作为在日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机关报,对政府的声明公开持怀疑态度,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1948年5月4日,学生报发行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五四特集号”。关于国共内战,“特集号”认为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是阶级战争。“此次内战,不是以往的军阀战争,也不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要想定义它的性质,要从现代世界史发展动向说起,这正是世界各国正在上演的阶级战争”。④

特集号中使用了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阶级”一词,将国共内战视为阶级战争。特集号在国共内战的性质分析中所持观点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观点相似,表明留日学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形势。1948年的五四以及此后学生报上刊载的有关中国政治的文章,其分析方法、核心概念、政治立场都与中国共产党较为接近,对民国政府的批判论调越来越多,政治上开始疏远民国政府,亲近中国共产党。外在体现就是,学生报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将报纸名称从《中华留日学生报》改为《中国留日学生报》,学生报名称去掉中华民国的称谓,是政治立场开始转变的象征。1948年的五四无疑是留日学生转变政治立场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随着内战的展开与国内学生运动的高涨,留日学生中出现了反对内战与声援国内学生运动的声音。6月7日与6月23日,东京同学会就学生运动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东京同学会中,除了少部分人反对,绝大部分人支持召开反对内战学生大会,会上选出了15名执行委员去物色会场,可中途却不得不终止了行动。”①7月6日,同学总会举行了七七复兴纪念典礼。“在典礼上,内战问题与国内学生运动问题的争论到达了白热化的程度,针对是否提出反对内战运动决议书一事,甚至分成了赞成派和反对派两派。”②随着留日学生对国内时局与学生运动的日渐关注,驻日代表团提高警惕,打压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要求他们专心学业,不要参加学习以外的活动。“驻日代表团第三组副组长林可仪,5月21日在中华青年会馆大厅举行了“学问、经验与事业”的演讲会,批判中国学生过于随波逐流,光喊革命口号。”③

留日学生对国共两党的政治态度,可以从1948年10月实施的综合调查结果窥见一斑。“现在驻日代表团对留学生的态度如何?投票结果是:‘亲切5、‘抱有关心26、‘漠不关心129、‘轻视55。”④大多数留日学生认为驻日代表团对自己漠不关心甚至是轻视,显然留日学生对驻日代表团的认同度极低,也即对“民国政府”的认同度极低。“支持哪个政党?投票结果:‘国民党12、‘共产党27、‘民主同盟37、‘中立87。”⑤尽管留日学生多数持中立立场,但留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率是国民党的2倍以上。“谁适合担任中国领导人?投票结果:‘毛泽东42、‘蒋介石37、‘胡适11、‘郭沫若和孙科各2、“‘张学良等1。”⑥无疑在留日学生看来,毛泽东更适合担任中国领导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获得留日学生的高度认同。综合来看,舆论调查表明留日学生在政党支持、政治领袖认同方面,已经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了。

1948年底,学生报预测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全国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军如燎原之火,迅速遍及全中国,其破竹之势已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了。”⑦学生报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个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由生产关系的矛盾催生出来的。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战后中国国内与国际上显现出来的自身矛盾就是对国民党存在的否定因素,又是导致从事革命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⑧

1948年末,留日学生在原有组织以外成立了民主、进步团体——“民主中国研究会”,通过讨论会、演讲会、研究会等形式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民主中国研究会肩负着使每个人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大任务,让每个人能够正确理解世界动向以及祖国的革命运动。”⑨该团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互助团体,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团体。该团体的成立及其活动,表明留日学生已经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在留日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传播。

新中国成立前留日学生政党支持的转变,也体现在学生报发行单位名称的变更上。学生报的发行单位,原来是中华民国留日同学总会,1949年9月1日第35号起,在没有任何公开说明的情况下,改为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发行单位的调整表明,留日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经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生报转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全文,东京同学会发表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明书》,表示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面支持。“我们留学生为祖国即将迈向新时代感到由衷的欢喜,我们今后将在新中国的领导下,与祖国人民一起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祖国而奋斗。”①至此,在政权认同取舍上,留日学生已经公开地、彻底地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台湾当局“教育部”致“外交部”的文件也证实,留日学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抛弃“民国政府”。“近来据悉留日学生思想大半左倾,甚至公开侮辱政府,驻日代表团未有适当处置”。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日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从舆论和行动上支持新中国的建设。调整“中华民国化”的改名学生“左倾”化的演变的演变历程已经清楚地呈现。核心概念、政治立场都与中国共产党较为接近。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留日学生以学生报为阵地,为新中国鼓与呼,积极宣传新中国的各项政策,在舆论上响应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外交工作、统战工作,在行动上践行建设新中国的庄严承诺,完成学业后陆续回国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事业,在各条战线上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梳理留日学生事务档案、学生报资料,厘清了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的演变历程。总体而言,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的演变历程,是由战后初期国家认同的模糊不清,逐渐转向全面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战后初期在日本的特殊环境下,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模糊不清,身份上变为“民国政府”的留日学生,但在舆论上没有完全倒向支持“民国政府”,在行动上也没有回国。伴随国内局势的变化,留日学生开始批判“民国政府”,最终转向全面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在舆论上响应新中国的对外宣传、统战工作,在行动上学成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变迁,是绝大多数留日学生认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历程,也是绝大多数留日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转变历程。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与国民党政权丧失民心是两大主因。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民族解放与建设事业深深吸引了爱国有志留日学生,促使他们响应、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当然,也与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宣传与统战工作有关。民国政府无法改变留日学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及其具体政策的失败有关。对傀儡政权派出的“伪学生”的政治不信任,召回与附带思想政治条件的甄审政策,无疑招致留日学生的恐慌与反感。民国政府未能及时发放救济金、救济金的政治化,也是留日学生抛弃国民党政权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干保柱,中央编译局文献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

刘笑非,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社会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杜敬红】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的建构机理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中国梦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
民族国家认同的层次结构及其关系模式分析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