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2022-02-10刘岗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

摘    要:為了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发展进程,高校要注重内涵建设,建设教师队伍,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改革评价体系,打破唯论文的单一评价标准,建设以学术成果质量、服务社会能力、经济效益等为标准的多重标准评价体系;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增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术革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引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健康发展树立保障。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28-04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是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需求,充分发挥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融生产性实训、教学、研发为一体,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开启了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生产和研发的市场化探索新征程,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有效供给的良好互动。目前,我国部分学者对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尚处在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概念和由来的解读,对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协同机制的探索。以及对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的讨论,已有成果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推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理念向更深层次转变,但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办学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投入有待加深、学术成果进展缓慢、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新时期如何改变发展思路,以实现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亟须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开始重视产学结合。1961年起,教育部根据《指示》精神,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并指出“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需求和条件,举办小型的工厂或者同校外的工厂、农场建立固定的联系”“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不以经济收益为目的”。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这段时期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主要受政府政策的指令性和强制性要求影响,而非源于利益的内在需求。

20世纪80年代后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迎来了转型和发展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到:“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提到:“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和协作。”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更加紧密地结合。”我国产学研结合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也逐渐由政策的强制向市场的主动需求过渡和转变,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在办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思路,但由于还处在转型发展的初期,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还仅限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发展。

21世纪,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技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一批高校产学研基地”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产学研相结合教育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自此,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进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二、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等众多办学主体,各办学主体在办学过程中不但有着各自的职责,还相互影响,在协调和统筹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分歧和利益的矛盾,它们既是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时关注的对象,也是问题集中存在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与行业和企业合作越来越深入,高校教学资源日渐丰富,科技成果转换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优势和学术优势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强的支撑,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在合作模式、范围和层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办学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的办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进程和水平。目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未能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部分高校还仅仅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未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重新组合。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相协调,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设置的实践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未能有效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来,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师资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师资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整体来看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师资数量不足一直是限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近年来加大了师资的引进力度,不过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师资还是存在明显的缺口。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基础雄厚而实践操作不强仍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未能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产学研不能深度融合,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企业投入有待加深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不但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过程中,企业既是办学主体,也是人才的需求者和直接受益者,企业要和高校一起肩负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目前企业对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未能深入认识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如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未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过程中,企业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企业投入有待加强和合作有待加深。目前企业承担的责任主要以顶岗实习、教师赴企业实践、企业员工培训为主,未能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一个企业要想保持蓬勃的发展生机,创新是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未能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三)学术成果转化缓慢

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明显的学术优势,而企业也急需技术创新来提高其竞争力。然而,目前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过程中存在学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脱节的现象,学术成果转化进展缓慢。造成学术成果转换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优质学术成果较少,学术成果过于理论化、前沿化,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缺乏转化平台,企业、高校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科技成果资源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等。

技术创新是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长远的目光,因为技术创新从研发到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并且带有不确定性,这种情况造成企业主动承担技术创新合作和成果转让的意愿不强。部分科研人员“重论文、轻转化”的态度也是造成学术成果转化缓慢的主观原因之一,科研人员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态度是由现有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决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成果评价和职称评定时多以论文作为重要参数。新时期建立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评价制度是有效促进学术成果转让的创新方向之一。

(四)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涉及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个办学主体,在组织管理方面不但面临各办学主体内部管理的问题,而且还面临各办学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对接等问题。各办学主体虽然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但缺乏一套完整、系统和完善的政策体系。同时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各办学主体只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套专门的法律去规范和协调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企业、行业、高校之间的投资、分配、知识产权归属、产业技术转让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以责权分明的新型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发展的思路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多个办学主体,各办学主体角色、职责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各办学主体不是孤立的,而是互动的,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度,以协调促发展,积极构建产学研融合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学术成果质量和转化速度,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程。

(一)完善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良好生态

政府是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不但要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还要加强管理职能,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提供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完备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积极组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管理机构,为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制定发展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发展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将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采用管理、引导和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合作,保证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有序推进。加快建设专门的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各办学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将企业、行业、市场引入到办学中来,在带来各方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來风险,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要想有章可循,首先要有法可依,为企业、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投资、分配、知识产权归属、技术转让等各方面提供法律保障。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既要“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也要“责权一致、风险共担”,真正将一体化的概念融入到各办学主体中,形成健全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体系。

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的前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要加大协调和引导力度,拓展资金投入渠道。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专项基金,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提供长效资金保障。其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免相应的税费,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来,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改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期发展目标,树立以创新促发展的长远发展目标,增大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二)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重要内涵之一是产学研合作办教育,其基本特征是教育与企业和科研相结合,核心是教育,学生是主体,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的能力。因此,高校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注重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第一准则,加深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根据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以合作促专业建设,以合作促教学改革,注重引育结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步伐。

1.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是高校设置学科专业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高校要把握好市场需求,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的数量和方向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匹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对落后于市场需求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更替。在优化专业设置时,发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优势,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入到企业内部,用市场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相统一。

2.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了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优势,高校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操作方面的训练,要把课堂搬进企业,边实践边学习,企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做到“学与产”有机结合;学生既是學校人才培养的对象,也是未来企业的建设者,更担负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任,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要与科研深度融合,要把课堂搬进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在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精神和理念,做到“学与研”有机结合。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随着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和专项培养项目越来越多,但同时也面临工学矛盾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是一项急切的问题,特别是后疫情时期,教育模式重构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网络课程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更符合当代教育的教学特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员工提升知识层次的需求。

4.注重引育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在高校师资建设中,要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的原则,利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优势,引进企业技能领军人物、优秀的管理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与高校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科学研究同步、知识和能力共提升的教学效果。高校“双师型”师资建设对优化师资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关键在于提高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下,企业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工作和实践的机会,使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教师培育基地,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企业输出大量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三)增加企业投入深度,构建校研企命运共同体

产学研合作服务于技术创新也是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重要内涵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企业与科研相结合,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研人员,目的是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新主体的功能,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资金、设施、管理等要素的投入力度,积极构建校研企命运共同体。

1.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中的

“产”与“学”结合的目的是利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要结合社会和自身的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与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相互融通校企文化,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加大学生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培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利用高校的教学优势,加大企业员工培训力度,优化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通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提高对新工艺、新装备的运用能力,推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2.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中的“产”与“研”结合的核心是学术成果产业化,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思路是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技术创新投入的是资金,收获的是企业未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因此,企业要主动转变发展思路,深切认识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等优势,积极拥抱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主动吸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四)改革评价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产研结合的目的是学术成果产业化,学术成果产业化不仅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也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资金支持,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角度看,学术成果也需要转化,这也是产研结合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之一。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需求脱节,前面分析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了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和深度不够之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为了促进学术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不断完善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

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在政府的指导之下,改革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改变以学术论文数量为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将技术创新合作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奖、专利转让、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等一起纳入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评优指标和职称评定指标。在评价指标中,相比于论文的数量,要更加注重论文的质量,建设以成果质量、服务社会能力、经济效益等为标准的多重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内在主动性和创造力,加速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成果的创作和转化进程。为科研人员打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部分科研向技术创新方向转变,把技术创新作为产学研一体化中“产研”融合的着力方向,让学术成果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增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

[3]王浩,梁耀明.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4]莫甲凤.大学科技园如何在中国制度化(1978—2014年)——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4(8).

[5]张国安.刍议学研产一体化是高校对高新科技园区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责任编辑  宋    宇]

收稿日期:2020-11-10

作者简介:刘岗(1979—),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创新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