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的天津工艺美术发展研究

2022-02-10张新沂杨警琛

天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泥人张杨柳青彩塑

张新沂 杨警琛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工艺美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基于生活需求而创造的文化瑰宝,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造物技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国家颁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崛起带来重要契机。天津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工艺美术种类,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多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在新发展理念下,研究天津工艺美术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天津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南北融会、内外流通、九河入海,特殊的区域特征使天津形成了包容的区域文化,工艺美术种类丰富,积厚流光。这些工艺美术种类皆源自生活,地域色彩浓郁,艺术特色鲜明,已成为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片,流传甚广。

(一)天津工艺美术产业现状

截至2006年底,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企事业单位总计722个,从业人员有3.0792万人,资产总计37642.88万元,年销售收入349977.3万元[1]。工艺美术品包括地毯挂毯(如图1)、抽纱刺绣、珠宝首饰、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漆器、陶瓷、雕塑(如图2)等十大类别。随着文化艺术大发展、大兴荣的推进,天津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工艺美术品区域分布更为广阔,包含天津市6个区、8个市外县以及开发区,其中大部分民族工艺品集中在城市区域;金属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陶瓷工艺品较多分布在市外县,地毯挂毯、布匹则分布在天津市武清区和宝坻区[2]。

图1 艺术挂毯《万里长城 》

图2 叠层石雕《中华雄风》 李琪/作

(二)天津工艺美术文化现状

明清以来,天津凭借河海联运的地域优势迅速崛起,并成为北方商贸中心,造就了天津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特征,工艺美术种类、制作手法独具天津特色。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如图3)、魏氏风筝(“风筝魏”)和“刻砖刘”砖雕各具艺术风采,俨然是津门民间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

图3 木版年画《十美图·放风筝》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藏

泥人张彩塑艺术在清道光年间出现,迄今为止已发展近200年。彩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积淀深厚、雅俗共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又衍生出以地域为桥梁的多种派别[3]。泥人张彩塑创始人是张明山(1826—1906),其创作题材广泛,富有创新性,而且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泥塑作品成就非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玄妙的艺术魅力。泥人张彩塑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少波折,1949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迎来新局面。1958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成立,成立迄今的60余年间,培养了大批优秀彩塑艺术家,积极开拓了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传承途径。泥人张的后代和彩塑工作室的艺术家都为传承与发展泥人张彩塑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展于明代万历年间,兴盛于清代乾隆时期,一直在中国民间年画领域引领风尚。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如神话传说、戏曲、历史典故、花鸟走兽等。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杨柳青木版年画事业在鸦片战争之后日趋衰败,昔日“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景不复存在。1958年,杨柳青年画合作社、天津荣宝斋、天津德裕公画庄等几家机构合并成立“杨柳青年画社”,对促进杨柳青年画的恢复发展、学术研究、生产创造、出版传播等起到重要作用。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魏”风筝是天津风筝的代表,创始人是魏元泰(1872—1961)。天津风筝的制作水平高超绝伦,使天津获得“风筝之乡”的美誉。“风筝魏”风筝在外观造型方面可分为器具型、动物型和人形风筝等多类造型,在功能方面可分为放飞型、装饰型和综合型风筝。“风筝魏”风筝以优美逼真的造型、冷暖色调的对比和飘逸轻盈的放飞姿态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赏,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风筝魏”风筝获得金奖[4]。“风筝魏”风筝经过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借鉴前人的优良经验为基础,改进传统风筝制作的不足之处,并作为天津风筝的魁首引领着天津风筝产业的发展。

天津砖雕艺术兴起于清代道光、同治年间,马顺清、赵连壁等是天津砖雕创始人。马顺清将自己的技艺传授于他人,带领团队将砖雕艺术发扬并传承下去。刘凤鸣(1889—1978)是马顺清的外孙,他继承了马顺清的技艺,并在马顺清“贴砖法”砖雕技艺的基础上,独创出“堆贴法”这一技艺,令砖雕技艺发扬光大,使砖雕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被誉为“刻砖刘”。砖雕艺术广泛应用于各式建筑中,且多以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展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如图4)。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的更新,青砖建筑日渐消逝,砖雕艺术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砖雕艺术面临发展窘境。

图4 砖雕《龙凤呈祥》 刘凤鸣/作

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宣传与扶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天津工艺美术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还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均、产业创新不足等问题。

二、天津工艺美术在新发展理念下的意义

(一)制作工艺的绿色性

天津工艺美术制作工艺多样,多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其中雕刻、剪纸、年画、泥塑等都是由艺人手工制作完成,不仅造型精美、神态各异,而且富有活力,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体现了绿色性。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例,其工艺技法包括勾、刻、印、画、裱五道工序。与其他年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木版雕刻主体纹理以墨为印,相比之下更加生动、灵活。“风筝魏”风筝的制作工艺也体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将传统木工榫卯工艺和铜箍连接工艺巧妙地结合,制作出具有方便拆卸、折叠、展开和携带特性的风筝,十分符合节能、提高材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

(二)选择材料的自然性

客观事实要求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动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工艺美术就是我们将新发展理念渗透到生活中的重要桥梁。天津工艺美术选材因地制宜、巧师造化,顺应自然。以“风筝魏”风筝为例,其是由天然材料毛竹、绢、纸、矿物颜料等材料加工而成,面料以真丝织物为主,风筝的骨架采用毛竹(如图5),既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又具有风筝固有的特点。在风筝扎架的过程中,使用细线作为固定风筝的主要材料,风筝的主体与头部之间用翎毛管连接,具有方便拆卸与折叠的功能,在糊面阶段用纸浆扣模,面料用纸或者绢,材料选取既符合尊重自然的理念,又体现绿色环保的精神,与新发展理念相呼应。

图5 风筝骨架《鹰》(2010年) 魏国秋/作

(三)外观造型的本真性

天津泥人张彩塑在天津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外观造型方面,一直以来泥塑就有着“三分塑七分彩”之称,泥人张彩塑采用泥塑的固有色,体现泥塑本身原有的特性,具有简单典雅、色彩明快的特点,并使粉色和重色相结合,互相衬托,使泥塑作品展现出端庄、浓厚的艺术色彩。从泥塑的整体造型来看,泥人张彩塑艺术的灵感创作多源于社会日常生活的积累,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影响着作品的创造,其造型幽默诙谐,充满趣味色彩,可以说是对市井生活的完美展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本真性,表明了创作者对生活持有的积极态度。泥人张彩塑作为艺术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筝魏”风筝的外观造型在本真性方面也有所体现,以天然毛竹固有色为基础,将天津独特的民间绘画技法展现在风筝的彩绘中,追求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成为风筝中的佼佼者。

三、天津工艺美术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政策滞后

对于传统市场来说,审美方面要求趋于稳定状态,而对于现代市场来说,时代潮流走向影响着审美的变革,且变化迅速。企业管理经营人员往往疏忽这一特点,使企业发展缓慢,逐渐凋零。在企业结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天津工艺美术企业长期存在机制死板、包袱较重、成本过高、缺乏竞争等问题。天津工艺美术产业还缺乏大规模的领头企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的手工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且一定程度上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完成技术创新。

(二)人才培养滞后

人才是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天津工艺美术传承人的培养问题较为普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五方面:一是工艺美术手工艺人离世从而导致此类工艺随之灭绝。一些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手工艺人是特殊技艺的创始人和传承人,随着这些艺人的离世,这些独特的工艺美术技艺也随之灭绝,形成无法继承、后人淡化的局面。二是优秀工艺美术传承人大多以青年为主,其流动性强,导致本地资源的外流严重。三是培养教育的成本过高,设有专门工艺美术技艺的学校数量较少。四是天津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在多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如传艺方式、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就业发展等方面,使工艺美术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能潜心坚持传统工艺美术创作的年轻人不多,在现代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方面,新老更替还有不流畅之处。五是工艺美术继承人与传承人之间存在矛盾,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规定,凡是此类工艺美术被断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的合法继承人为此类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就目前工艺美术发展来看,除合法继承人之外的传承人,虽然在法律方面属于不合法行为,但这些传承人在此类工艺美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而二者相互对立,会对此类工艺美术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限制工艺美术的发展。

(三)教育与传播滞后

传承体系的分配不合理、工艺美术教育和传播的弱化是导致天津工艺美术面临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天津的院校中仅天津美术学院视觉设计与手工艺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第一轻工业学校等设有工艺美术专业,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虽然名字带有“工艺美术”,但所设专业多为美术或设计专业,如玉器雕刻专业仅在天津市美术中等专业学校(现属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中偶见。

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在新时代、新科技、新业态语境下,采访、出版等偏重文字记载的传播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传播的新需求,也不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工艺美术的制作工艺和美学价值,其传播方式还需要多样化发展。

(四)作品创新滞后

与其他地区的工艺美术市场一样,天津工艺美术市场也存在制作方式相似、产品题材雷同、缺乏创新、缺乏品牌意识、产品价格垄断等问题,这无形中限制了天津工艺美术的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工业批量化生产与精工细作、高超手工技艺与寻求经济效益之间冲突的影响,存在工艺美术传承、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管理界限笼统、规划目标模糊等问题,从而造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面临重重阻力。

四、新发展理念下天津工艺美术的发展策略

天津工艺美术想要在新发展理念下突破难关、创新发展,需要多方联动,做好统筹设计,全方位探究发展策略,守正创新,才可能实现天津工艺美术行业的新飞跃。

(一)完善行业组织

要想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下天津工艺美术发展的作用,首先需要从工艺技艺与工艺理论两方面推进成长,积极完备企业的组织关系和行业标准,其次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社会扶持层面推进成长,让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等组织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从专业组织的源头提供保障,同时国家财政方面给予援助、人员供给、制度支撑,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从而提高产业链水平。依托天津工艺美术协会、天津工艺美术学会、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各高校等构建智库,开发资源,赋予宣传与传播发展的功能,助力政府进行一系列目标规划,切实推动工艺美术行业的总体发展,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发挥工艺美术产业传承文化的优势,为天津工艺美术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天津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丰富,技艺高超,地域色彩鲜明。要想在新时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就不能仅把它局限于特殊的群体,也不能将其限制在特殊的环境之下。作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更要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必须依据目前天津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将天津地域特色和民风习俗特征融入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形成天津独特的工艺美术发展方式。同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监督管理,实行过程化、动态化审核管理,妥善解决传承人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从而为天津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注重建设适宜的生态环境

工艺美术的振兴发展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工艺美术发展更为长久。从新发展理念看,应整体把握天津工艺美术所在的地区,加强天津乡镇、街道和村落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对天津的特色村镇、天津古文化街等重点保护,同时注重工艺美术相关的文化空间以及天津本地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建设也要注重材料的改进和保护,更正之前有污染的工艺过程,在原有绿色材料的基础上,创新新型环保材料,并鼓励和引导相关工艺利用新型环保材料。

(三)鼓励普及工艺美术教育

普及工艺美术教育可以依托四个渠道:一是结合“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主题,在中小学、中高等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等,积极有序地开展多样化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为工艺美术传承者及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与平台,同时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工艺美术的发展。二是可通过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工艺类电视节目的播放、网络媒体平台工艺知识的宣传、各大网站工艺广告的投放等传播和普及传统工艺知识,同时拍摄电影纪录片、工艺教学片和教育宣传片等,加大工艺美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工艺美术的社会认同度。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机构、高校等力量组织主题鲜明的天津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设计竞赛、工艺体验活动,使大众切身体会到天津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加深对天津工艺美术的印象,也可以利用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举行展演、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大众学习工艺美术知识的便利程度。四是根据天津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脉络、民俗特色、艺术价值等文化元素开展宣传与设计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工艺美术的影响力。

(四)培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意义深远。要想培养出素质优良、充满活力、技艺精湛、合理梯队的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就要调动中青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工艺美术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加强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开展工艺美术专业人才之间的技艺交流,充分发挥天津地域优势,将工艺美术从业者与天津工艺美术类职业中学、职业高中有效衔接,同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提高天津工艺美术行业传承与创新能力,促进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

工艺美术从业者可以通过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各级院校的工艺美术传承人培训班、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各类方式参与研究和进修,提升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能力,鼓励各行业之间或同行业的工艺美术从业者相互学习和研讨,促进交流与合作。

院校可以加强工艺美术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技能实践,并依据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和行业规范,培养工艺美术专业理论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杨柳青木版年画工作室的基础上,再增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从而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支持传承人进校园参与教学,强化落实美育,深入贯彻协同育人理念,鼓励院校为传承人提升学历提供帮助,同时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好手工技艺、科技设备、工艺装置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拓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工艺美术行业的整体水平。

(五)构建新媒体数字资源发展方式

建立新媒体数据库是新发展理念下促进天津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根据工艺美术的特征,利用多种形式使工艺美术的数据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理论、图样和三维建模等多种形态。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例,数据库建立前期需要进行资料采集,对收集的数千张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分析总结,利用数据化信息通过程序进行处理,根据年画的主题形成分类系统,将外观造型、构图形态、色彩运用等特征综合起来,概括总结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数据库。同时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工艺制作流程以及工艺手法进行各方位点的动态捕捉,利用高新的虚拟技术呈现出制作过程的现实场景,再现当年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工艺制作情景,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实现精美动画的展现,带给大众更为全面、直观的视觉体验。

另外,可以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天津工艺美术产品贸易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整合创新天津工艺美术资源,降低产业成本,开拓工艺美术产品市场,而且能够提升工艺美术发展层次和工艺美术产品的影响力。

五、结语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行绿色发展,同时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工艺美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生态的营造、文化资源的充裕、文化自信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天津工艺美术要充分发挥手工技艺的创造能力和有效价值,为工艺美术人才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途径,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天津工艺美术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提出新发展理念下天津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应策略,以期实现天津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天津工艺美术重新点亮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泥人张杨柳青彩塑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泥彩塑:天地之美
汉源彩塑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杨柳青
论民间艺术的传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以“泥人张”为例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教学设计之《杨柳青》
孩子不是“泥”,家长也不是“泥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