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相伴,写相随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滴谈

2022-02-10邹东方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导图语言学生

邹东方

引言

随着高考新方案的实施,高中英语“读英写英”这一题型应运而生。一方面,原先趋之若鹜的“模板型”写作戛然而止,给英语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息;另一方面,给一线教师和考生造成了困惑。面对新题型,如何在高考英语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了科研人员、师生共同研讨的话题。然而,现实惊现尴尬一幕:专家讲得透,教师授得嗨,学生考得惨。实际考分数据呈金字塔形,大部分“被平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有明显的焦虑感。这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即“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一、读后续写的理论框架及思维导图的促学优势

读后续写是王初明(2010)教授提出的一种写作方式。“续论”的认知基础在于:语言使用受交际意图的驱动,是模仿与创造的有机结合,也是理解与产出交互协同、相互促进的结果。他认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高效学习是通过“续”达到的,“续”是能激活促学语言的主要因素。顺着语篇续写,推进故事情节、模仿语言风格、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情感态度、挖掘文化内涵、升华主题意义……其促学优势:融入读物提供的语境学习语言,释放创造力和想象力。读后续写的理论框架及思维导图促学优势见表1:

表1

(续表)

二、读后续写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现状

在“实战”中发现,学生读得不顺、写得不畅,对于读后续写的认知程度偏低、抱有畏难情绪,平均成绩较低。

在阅读过程中:抓不住主题、主线,人物关系混乱;信息难以记忆,无法有效概括;知识面狭窄,缺乏理解深度和广度;不懂略读和跳读,阅读速度上不去;句子结构障碍,句意联系不明。

在写作过程中:情节矛盾、失真,详略失当;文体意识淡薄,语言风格不统一;缺乏主题深化;词形不变,时态混乱,逻辑不通;句段欠衔接,句型有雷同;摘录原文原句;通篇“对话”到底;词汇只用“存量”,不用“增量”。

在评卷过程中:教师的视角不同,“标准”难以把握,评分“标准差”大,复评、终评多;很多作文“靠脸(字)吃饭”,分数曲线呈“屋顶”形,分数无区分度;客观上给师生留下了错误印象,感觉“练与不练”无差别。

(二)影响因素

从理论上讲,写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心灵的交流,也是愉快的情感体验。但是,在应试背景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学生被动接受写作指令,写作过程中充斥着消极、抵触乃至讨厌等不良情绪。他们缺乏原动力、“无心而为”,硬着头皮写,由学习的“主人”演变为“仆人”。在课堂教学安排、教学模式上,读多写少、写作任务单列,割裂了读与写的联系。其次,环境因素(如chances of language use and regular exams of other subjects)使大部分高中生无法“出笔成章”,不具备“自动传输”(autonomous transmission)能力。由于学生的母语水平大大高于英语,在构思、创作时本能、习惯性地从母语“翻译”到英语,包括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transfer from source to target language,restructur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test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Nida 1983)。最后,学生写作经验不足、写作习惯不良,加之教师写作要求过于笼统、缺乏方法指导、写作评价不客观,都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读与写”的关系、“续写”的目标

(一)关系

阅读与写作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文本是现成的范文,将写作技巧渗透其中,学生可以模仿,而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在“续论”里,“创造性模仿”中的“创造”指内容创造,“模仿”指以下方面的语言模仿:由意义表达驱动,发生在丰富语境中,内容表达与语言使用有机结合,对标内容动态变化,基于内容自主创造,满足交际需要,培养思到言随的能力(王初明 2010)。

有效阅读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能激发其主体意识,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激活写作灵感。学生的写作劲头十足,方能得心应手。写作一旦被学生定义为一种煎熬,沉重的心理负担就会油然而生。单纯地为写作而练写作,把读和写割裂开来,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大量的阅读素材能解决写作时“无米之炊”的苦恼,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面越广,写作空间就越大。

(二)目标

“续”的基本特点是由交际需求驱动的,体现了“学相伴,用相随(learn-together-use-together)”的理念。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提高读后续写的同伴互动强度,把它作为教学方法、练习工具、测试手段贯穿课堂……探讨涉及的思维过程、写作策略和心理变化(胡歆2019)。对于应试而言,续写部分应有主有次、有头有尾、有血有肉、有枝有叶、有声有色。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确保“基本分”:审题要“准”,错误要“少”;少丢“冤枉分”:句子要“畅”,主线要“明”;跳出“大众分”:词汇要“美”,衔接要“巧”;赚取“级差分”:表达要“精”,情感要“鲜”;赢得“大满分”:妙语要“多”,主题要“深”。

四、基于思维导图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与启示

读后续写的目标是实现读写一体化,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 2020)。在施教过程中,有关时间安排、策略展开、教学活动、任务训练等方面,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分层设计、同步管理,如精选教学素材、分析语言语篇、组织课堂讨论、实现同伴互评、分析技能技巧、提供范文赏析等。

(一)阅读策略(以记叙文为例)

1.定位浅层信息

以思维导图为抓手,把握原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浅层信息(basic information)定位能力可以用五个W和一个H问题获取文章大意,即用When、Where、Who、What、How、Why 说明“何时何地谁发生了何事,事件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见图1)。

图1

2.把控深层结构

细读原文,理层次、寻思路、悟情感。深层文本解读能力包括理清故事的发展线索、关注故事的语言风格及主题思想;情节分布要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要找出原文主要情节、次要情节,以及矛盾的冲突点、高潮处、可续写点。同时要关注原文好词好句、细节描写和有效对话,养成良好的速读习惯。

3.关注情感线索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章的情感发展线索有多种(见表2),学生须关注、了解,在续写时加以选择、应用,与原文呼应,使情节、情感双线推进,让文章更加出彩。

表2

4.把握阅读时间

学会跳读、略读、意群阅读,提升转述(paraphrase)、概括(summarize)能力;学会抓大放小,找关键信息,理清主线,计算时间成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有效阅读需要加速、快速阅读需要足量的阅读量作铺垫、高分作文与高效阅读密不可分。

(二)写作策略(以记叙文为例)

由读到写、从故事的conflicts到任务的solutions,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解读、情节推理、思维品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启发想象、展开想象、丰富想象的途径。情节完整、情景生动、情感丰富的续写应一环扣一环,使读者产生共鸣,体现出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1.审题

审题是思考、分析、研究、领会的思维过程,也是搭建续写“支架”的前奏。学生要在通读和读通原文的前提下,研读续写两段的开头语;要根据所读、所想、所感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梳理续写逻辑,设置问题链,续写内容在主题、人物、线索及语言风格上要与原文匹配,具体表现: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后文互相照应;展开的想象应基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把握核心内容、预测故事发展、罗列写作要点、连句成篇。在创作前学生要预审,回应以下思路(见表 3):

表3

2.提纲要点

以思维导图为“帮手”(见图2),叙述为主,描写为辅;故事情节要跌宕,人物形象要饱满。情节处理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合理性、曲折性,奇而不怪;词语运用要朴实、地道、恰当,不必追求高大上的生僻词汇;适当选用修辞,适时添加描写。

图2

3.检查、修改、润色

(1)语言:语言表达要生动,句型选择需灵动。行文逻辑缜密,情节不可凌乱,主题不可跑偏,刻画人物需形象;避免对话到底;可增加铺垫、照应、渲染、烘托、悬念,让情节充满画面感;可适当选用形容词、副词,使文章更加形象(见表 4)。

表4

(续表)

(2)语法:注意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特别是时态、人称是否一致,句子结构是否正确、多变,短语使用、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3)语境:衔接部分自然(续写和首句、段际之间、句子之间),减少无意义的句子,避免情节无展开;关键信息不丢,结尾升华有力;检查行文是否流畅、违背生活真实逻辑,人物关系是否混乱,结尾是否有创意;避免原句原词。

学生要按部就班查检(见图3)。

图3

4.誊写、终稿

最后用工整、端正的字迹誊写,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要让作文成为作品,需内外兼修。牢记字迹、字体的增分效果。总之,“五脏全”“三观正”“一气呵成”的作品能让阅卷教师回味无穷。

(三)教学启示

读后续写要求立意深刻、新颖(信),语句选用地道、多元(达),描写叙述灵动、精巧(雅)。读→析→写→评→改是读后续写一体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表明,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是读后续写的有效途径。学生大量阅读后方能产生必然的“协同”,而“协同”是语境和语言发生关联的必然途径。同时,源于课本的语言知识积累是基石,是以续促学、以写促读的必要条件。另外,评卷分析是保障。教学是一种双边、多边互动,教师不仅要提供参考范文,还要进行课内课外交叉练习。教师要做到:“Provide constructive and positive feedback,treat students’errors strategically and give students a sense of achievement from time to time.”(王蔷 2006)对错有痕迹,优劣有评价,给分有理由,减分有依据,修改有提示。由“自赏”变“共赏”,激趣促学,营造面向全体参与的氛围;避免单方面口头空授,避免多练少评,扭转重批轻研的做法。

结语

综上所述,读相伴,写相随。兴趣是前提,习惯是动力,方法是保证。措施、方法出“常计”,修改、二稿成“常态”,面批、评价需“常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读后续写省时、省力、省心,才能真正取得促学、促写、促教、促研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导图语言学生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语言是刀
赶不走的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学生写话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有我语言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