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二十四年参与课题研究有感
2022-02-10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徐新中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徐新中
笔者1998年参加工作,适逢学校立项的县级青少年科技教育课题进入结题评估阶段,遂参与了相关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开始接触“课题”这一对新教师而言很神秘的事物。2003年,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笔者开始负责教育科研工作,之前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课题已升格为市级课题,该课题实验的各阶段笔者都深入参与,历经四年研究后圆满结题。之后,虽然学校也有相关学科类、条线类课题先后立项并开展研究,但青少年科技教育俨然成为学校的“主课题”,多次立项为具有权威性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持续开展研究工作。回顾20 多年来与课题研究结下的不解之缘,笔者体验了课题研究的烦琐与辛劳,更收获了课题研究的喜悦与智慧,下面交流一下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课题研究要“守恒”:做到明确方向,科学规划
任何工作要高质量完成都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方向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课题研究是个细活、慢活、精活,理应有好的预案,这个预案不仅是指单一的某项课题方案,更应是学校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整体设想、长远规划。笔者认为,中小学课题研究应该科学、深度融合学校教育教学各项“规定动作”“标准动作”,同时要结合学校个性化办学思路,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实际确立好课题研究的方向。规模大的学校可有多个研究重点,规模小的学校则选择一两个足矣,研究时限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乃至更久,倡导开展同一主题滚动提升式研究。笔者所在学校自20 世纪90年代起确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为研究主题,至今仍高举此旗。目前学校已成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科普基地,一批批师生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育,校园内外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浓郁,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国家专利数量在区域百余所中小学中遥遥领先。如果没有历任校长、全体师生二十多年来的坚守,只是开展“蜻蜓点水”式的课题研究,谈何办学特色与学校品牌的打造?我们总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题研究也是如此,如果只想品尝教育科研的果实,而不愿明确方向、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实践研究,那样的课题必然是只有标签靓丽的空壳。
二、课题研究要“接地”:避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有别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有其特有的基础性、草根性,主要目的是成长学生、提升教师、发展学校。因此,选题务必紧扣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即课题来源于问题,以期通过研究解决当前的困惑,促进后续的发展。然而,当前有些课题仅从名称上就让一线教师不知所云。随心编造新词、任意界定概念的现象时常显现,或者明明是个传统概念偏偏要起个看似高大上的别称以体现课题的“个性”等,让一线教师甚至教育专家都看得眼花缭乱,听得一头雾水。这也难怪,由于当前课题的立项部门较多,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协会学会等多个层级都可以组织开展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很多学校为了满足各条线的单项检查评估需要有侧重于某方面的课题,再加上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评优晋级中是否是课题主持人或核心成员等都能体现不小的分值,所以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学校、教师在研究或已经研究过。虽然现有的一些研究不一定深入、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却迫使很多学校和教师觉得已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于是就很可能出现生搬硬造、滥竽充数的现象。同时,也不排除有些学校和教师纯粹为了体现课题的独特性,博“眼前一亮”,提出一些看似高端实则空虚的研究项目,课题方案七拼八凑,实践中步步艰难,最后只求蒙混过关甚至不了了之。贪多嚼不烂,从各级课题管理部门到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如能真正不忘基础教育阶段课题研究的初心,抱着不求惊天动地、惊世骇俗,只愿脚踏实地,除小困、排小难、解小惑的态度,反而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对一个个接地气的问题困惑进行剖析研究,教育工作中的细微处、隐蔽处的症结反而会越来越少。
三、课题研究要“劲勇”:坚持锐意思辨,攻坚克难
有了好的课题研究方向、规划,还要有踏实且不乏灵动的研究过程。课题研究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但课题研究的内涵应是独具个性的,不然就失去了其价值意义。仍以我校的科技教育课题为例,“九五”“十五”期间,我们围绕“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开展研究,在普及开展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竞赛的获奖率、获奖层次等显性成果。每学期都有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每年都举办、参加各层级科技竞赛,师生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似乎这个课题可以一直这样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做下去。在面对一沓沓奖状、证书的同时,我们隐隐感觉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不变应万变”式的课题研究是有明显缺陷的,课题的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已难以体现,已然步入为有“课题研究”而开展“课题研究”的尴尬境地。由此,我校在坚持科技主课题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认真深入地反思了前期课题实验的得失困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科技教育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这一“自我解剖”式的课题,并获得了省级重点立项。经过4年多的研究,该课题为我校走出传统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高原期”,推进学校课题精品化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十三五”期间,我校又在原来实例性科技教育研究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融入先进教育理念,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TS 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生科学探究力培养的研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学生科学素养有机整合、无缝融合,实现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跨越。近两年,学校正在敏锐捕捉新课标、新课改带来的新热点、新难点,从加强课程设计、培育核心素养的高度积极思考。在“不变与变”“旧与新”的辩证统一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不变的“旧”是学校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变的“新”是将STEAM 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等作为研究重点,凸显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前沿性,也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科技教育领域,深入推进了课程建设。
四、课题研究要“防腐”:杜绝急功近利,弄虚作假
“腐”本意是指腐烂变质,用在课题研究上虽颇显沉重,但也代表了某种现实。开展任何工作必然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有些功利流程规范、多方受益,促进了群体或个体的健康发展,这是社会大众所追求的“大利”,有些却是明显的虚假包装、追名逐利。课题研究作为一项试图排除学校教育中的疑难杂症的工作,同样有其功利的一面,这样的功利大多是正当适宜的,然而为了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进行违背学术道德、缺乏研究专业性的弄虚作假就另当别论了。例如,课题研究从撰写方案到阶段性评估、结题验收等环节中经常要用数据来进行例证实证,这些数据应该来自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调查统计、实验分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期对大家有借鉴引领作用。但在现实中该过程时常被简化、弱化,在缺乏科学调查的情况下,自行“设计”数据,以体现课题研究前相关指标“一般、不理想”,研究后“达成度高、素养提升明显”等,貌似该课题研究解决了教育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再如,目前在课题成果中很有分量的一项是发表研究论文,为此有些课题组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能在扎扎实实开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当然是最理想、最值得肯定的,适度学习参考相关成功经验以获得整体思考提升也无可厚非,然而现实中却存在“怎么研究不重要,包装美化最关键”等不良现象。运用网络等途径搜寻资料素材,通过拼凑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论文、报告,继而在刊物上煞有其事、堂而皇之地介绍本人或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现象并不鲜见。此类状况当然与个体缺乏学术道德直接相关,是师德上的严重问题,也与当前的课题验收评估以及其他专业性评审活动制度中对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不无关联。全国中小学教师近千万,教育类刊物的用稿量有限,教师个体撰写的文章往往难以达到发表的质量要求,让少数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寻到了相关“捷径”,也彻底违背了课题研究真正的价值取向。
经历24年的课题研究实践,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笔者愈加感到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从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是我们的义务与职责。少一些浮躁与喧闹,多一份草根与睿智,基础教育阶段课题研究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