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2-02-10李璐
李 璐
引言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1]。如何科学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层次,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同时兴办教育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也有比较具体的开展劳动教育的措施,因此,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学生正确劳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必要途径。《意见》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强调指出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创造美,提升劳动快乐感,培养勤俭节约、砥砺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培养生存能力、生活能力,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1.对劳动教育重视度不足,长期重“智”轻“劳”
在当今应试教育主导下,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甚至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淡化,在家庭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分化[2]。在高校中,虽已普遍开设劳动课,但是课程设置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度有待提升,劳动工作量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在家庭中,部分家长在家务中大包大揽、唯分数论导致家庭劳动教育普遍缺失。在社会中,五一劳动节的劳动教育价值与意义未充分体现,被转换为休闲、度假等形式,失去了五一劳动节原有的奋斗精神、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等劳动教育理念与思想。
2.劳动教育思想引领力不足,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
新时代,由于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关爱有余的家庭环境、唯分数论的教育导向,导致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并在劳动教育认知与观念方面,存在片面性与偏颇性[3]。在高校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有一定程度改观,但仍存在劳动教育指导不足、学生个体劳动观念淡薄等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劳动中怕苦怕累,以打扫宿舍卫生为例,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只有在卫生检查时才象征性地整理打扫宿舍,平时则是敷衍了事;特别是新生报到时,擦洗床铺、打扫卫生等工作很多是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则成了甩手掌柜。
3.劳动教育专职教师较少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结构不合理、高水平教师少、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难以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劳动教育的师资配备不足,多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兼任,并且劳动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本职工作,还需指导大学生完成既定的劳动任务[4]。受精力时间等因素限制,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劳动教育教师存在专业不对口,学历、职称偏低等现状,制约了劳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4.劳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弱化
近年来,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但仍存在大学生自主参与度低、劳动教育效果不佳、课程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当前,部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主要以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为主,其中劳动实践主要为校内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形式单一且劳动强度低,易导致部分学生选择性忽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完成度低。同时,部分同学在参与劳动教育方面存在功利心理,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度低,出现轻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5]。
5.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不丰富,重理论轻实践
劳动教育应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平台夯实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基石,避免劳动教育活动出现空洞化与无序化[6]。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较为单一,同时现有平台的劳动育人潜能有待深入挖掘。尤其是近几年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诸多实践活动由线下改为线上,不仅实践劳动量减少,学生的参与度也大幅下降。对此,高校应积极对接社区(政府),建立可延续、可考察、可参与的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多元化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价值意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
1.提倡尊重劳动,重视劳动价值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国古代诗词中就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劳动赞歌,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作农民,到“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冶炼工人,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稚嫩孩童,到“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的鹤发长者,都体现了古人认可劳动、推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同时,我国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劳动教育价值与内涵也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墨子提到“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也认为,士农工商虽从事不同行业,但他们却有同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有益生人(民)之道”[7]34,即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所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只有尊重劳动,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人们才能认可劳动,愿意参与劳动。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通过思想引领、榜样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社会氛围,让崇尚劳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共识,进而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2.提倡勤俭节约,培养劳动习惯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8]。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在《节用》篇中,墨子告诫为政者在穿衣着装方面,“冬服绀緅之衣”,轻柔且暖和,“夏服绤之衣”,轻薄且凉爽(《墨子·节用中》)[9]122,应按照时节穿戴衣裳,不应追求华丽,以避免增加百姓负担。墨子还告诫统治者要节约成本,仁义治国,“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墨子·辞过》)[9]198。北宋时期邵雍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诫人们应珍惜时间,勤劳生活。《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10]从国家和家庭的角度提倡不辞辛劳、俭仆的生活。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认识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传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意义重大。
3.提倡砥砺磨炼,重视劳动意义
勇毅力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恪守坚定、身体力行的思想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匹配度极高,并逐渐融入到现代劳动价值观中。清代学者汪辉祖在其所著的家训《双节堂庸训》中对“幼小不易劳动”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阐述了劳动是个体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不应以年龄小而拒绝劳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是劳动,就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是一个砥砺磨炼的过程。正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荒于嬉”,大学生更应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畏艰难、敢于担当,在劳动中长才干、知荣辱、做奉献。
4.提倡“知行合一”,重视劳动体验
《尚书》曾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春秋战国时期,诸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和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荀子曾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11]足见其已认识到“行”的重要性,此后明代王阳明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7]34,将“行”与“知”融会贯通,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坚持以行促知,重视劳动体验,让大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增长本领、感悟真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1.为新时代倡导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念提供文化土壤
墨家就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劳动与人类生存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墨子劳动价值观的阐述来看,墨子非常重视劳动人民,并且希望统治者能够保护劳动人民的权利,帮助劳动人民勤劳发展,同时也赞同将勤劳作为道德标准中一个重要的考核因素[12]。另外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诗歌来歌颂劳动之美,从“粒粒皆辛苦”到“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都体现出我们历代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理念。重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培育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的同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2.为新时代营造勤劳节俭的社会风尚提供价值理念支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中就提出历来强大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墨子更是将自身当作底层手工劳动者的代表,提出勤俭节约、勤劳致富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反对统治阶级奢靡享受的生活,向他们提出节约开支、勤俭持家的呼吁。东汉时期的张衡提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醒世恒言》中也讲“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引导人们要辛勤劳作,厉行节俭。立足新时代,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价值观中反对奢靡享乐、节用利民、劳以修身、勤俭养德等积极而有益的劳动价值观念,有助于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3.为新时代提倡强力教育与自主教育相结合提供教育典范
墨子主张做事情都需要“强力从事”,亲力亲为,要树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和进取心,那么老师就应该去激发学生,帮助他们去树立学习的自主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墨子自身还是他的一些弟子,都重视人内心的创造力、想象力。陶渊明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韩愈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也都是在告劝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慎思善辨。大学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他们在劳动教育中的自我主动性,将“强力教育”与“自主教育”相融合,使他们成为掌握劳动方法、坚定劳动信念的有为青年。
4.为新时代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提供实战经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知”与“行”之间的互为因果相互辅佐的关系,他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倡“教”“学”“做”结合起来,知识的教授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13]。“知行合一”作为教育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其具体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躬身实践、踏实勤奋的劳动品质,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投身志愿服务,实现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内容,打造劳动教育新框架
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结合新时代的实际需求,搭建劳动教育合理正规的新框架。一方面要从整体上端正对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倡导劳动教育的精华,也不能片面夸大劳动教育的作用,将劳动教育的实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实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去拓展劳动教育的范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同时要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去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14]。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教育才能更贴近实际,也更能获得长久发展。另一方面,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而应该将劳动教育与信息化发展相结合,创造出更新颖、更具有时代性,更符合当代高校教育环境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开阔眼界。
(二)强化劳动教育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究其根本是培育以劳动实践为抓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的劳动者。强化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感悟生命价值,继而增强体魄、塑造人格,方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5]。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家校融合与沟通,防止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出现不当干预,从而降低劳动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消费观,从而降低陷入网络诈骗或因为攀比而走向不合理消费的可能性;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要重点制止学生餐饮浪费行为。其次,要加强感恩励志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让学生意识到父母挣钱的不易,了解到老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奉献,感受到劳动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付出的艰辛,以此培养学生知恩图报、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三)打造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优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以学校教师队伍作为基本框架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比如学校的实训技师、实验师、后勤人员、辅导员等,让他们成立劳动科研团队去开发、实践相关的劳动课程。邀请劳动模范、知名工匠、企业家、优秀校友等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和实际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身的言行鼓励学生、影响学生,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也要弘扬中国传统的劳动精神,充分发挥老师的榜样带动作用,在劳动中去影响学生的劳动观念。
(四)丰富劳动教育路径,拓展劳动育人平台
开展劳动教育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唤醒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性特点出发,去帮助他们延伸劳动边界,唤醒劳动意识以及对于生命的本质在于劳动的认知,以增强劳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是新时代搭建劳动育人平台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教育内容安排上,应结合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开展日常需要、学生可为、日后有用的活动,建设劳动基地,与时俱进地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打造劳动文化宣传平台。高校要打造具有“劳动育人”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文化活动,组建劳动教育社团,定期举办专题论坛、学术沙龙、技能竞赛等活动,并利用劳动节等特殊节日,举办大型专题活动,以小见大,宣扬普通人物的劳模典型事迹及劳模精神。搭建实践劳作基地平台。对全校的劳动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如打扫卫生、绿化维护、设施维修维护等,帮助大学生参与更为丰富的劳动实践,通过实际的劳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取得劳动成果的愉悦,从而从心底对劳动产生崇敬之情。社会、校方要多创办优质的创新创业大赛,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打造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平台。建设劳动教育课堂平台。高校要将劳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劳动教育课堂平台建设,培育学生深厚的劳动情怀,厚植家国情怀。劳动教育课程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训等有机融合,依托现有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兴趣,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梯度、有层次地设置教学内容,探索建立劳动课程群。提升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多渠道拓展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第二课堂,积极对接社区、政府,搭建好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自愿加入无偿劳动,实现其他劳动资源的补充,同时进一步挖掘现有活动基地的潜力,进行平台升级。加强与企业联系,通过开展毕业设计、实习见习等活动,在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将劳动教育根基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