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2022-02-10刘宣江牛凤燕梁振英

关键词:通识思政思想

刘宣江,牛凤燕,梁振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材料体系、管理体系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2020年4月2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在“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这一理念指导下,各高等院校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浪潮,并全面展开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强调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是在上述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国内学者提出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形成了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多元化课程思政教育基本框架。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课程中去,依托专业课程的隐性化浸润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如何挖掘具体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并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课题。

当前课程思政是一个热点问题,从国家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做了不同研究。许小军、孙慧明等从哲学角度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2-3],岳豪、孟昭虹等从不同学科出发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探索[4-5]。这些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教条式地硬性插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禁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之下,既不利于专业知识传授,又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其二,脱离课程特点的漫灌式插入。突出表现是,即使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梳理出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但脱离了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以纯粹的显性化教育方式进行“漫灌”,这种方式会抑制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出现“两张皮”现象。本文从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互融性和共通性角度分析,提出在通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透过课程的具体知识,打破传统的纯粹科学主义价值观,实现知识的真理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

一、依托通识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优势

当前,我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目标,其中通识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各高校纷纷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正在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视角,是高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入高校各类课程的新举措[6]。课程思政是针对传统的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而进行的必要调整和改进,是“‘大思政’理念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7]。我们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属。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科学是人类为了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而进行长期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的发展源自外部和内部两种动力,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而内部动力则是为了满足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需求。正是这两种需求促使人类有理想、有追求,有了努力的方向,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本身具有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科学的进步实质上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内容,这本身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

通识课程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非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通识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金字塔塔基的位置,它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学习提供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通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关键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独有的优势。

第一,通识课程开设时间一般处于大学生初入校园的迷茫困惑期,是学生从中学时代的高压学习阶段进入大学时代的自主学习阶段的适应期。不管是从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来讲,这一时期往往都是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所措的特殊阶段。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一年级大学生更需要关爱和引导。依托通识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大多数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通识课程中教书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在通识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施途径,并由此对学生乃至教师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

第二,通识课程的开设范围广、学习内容涉及面广、课程开设时间长是专业课程不可比拟的。通识课程受众面广,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要学习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在通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涉及面极广,内容极具特色,它包括很多学生从未听闻的东西,这给我们通过通识课程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容易达成高校全面育人的目标。

事实上,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在价值取向上、方法上、路径上具有一致性和互通性。其一,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同构性。课程思政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操的使命。通识课程主要承担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及价值观培养。因此课程思政和通识课程在学生人格塑造的教育目标上相一致。其二,课程思政和通识课程在方法路径的共通性。通识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素材,提供了广阔空间;反过来课程思政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促进通识课程的改革。

二、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设计理念

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及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都符合并显示人性的本质,而在这种创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理性精神和求知品质正是塑造人格的合理内容。“科学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可贵的质疑、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科学崇尚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判断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对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存在偏见、不偏听偏信、客观公正、尊重事实、以理服人。这些构成科学精神的核心特征品质恰恰也正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髓”[8]。因此,注重通识课程内容知识性和价值性的融合应是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一,以知识传授引导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其主要功能,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不能因为加入思政扰乱原有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心灵洗礼,实现精神培养和人格成长。

第二,以建构主义达成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通识课程重在知识传授,课程思政重在价值塑造,两者目标不同而又互融互通。作为价值与知识兼具的通识课程,其需要教师就具体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由、平等、真实对话,鼓励学生将对问题的关切上升为思想对话和思辨,以提升共同的认知水平。

第三,加强课堂话语建设,促进课程思政融入。话语是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因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话语的表达方式同样也影响着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生成[9]。然而,有部分教师缺乏课堂话语表达的能力,不能将专业话语和学术话语转换为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单调乏味。课堂话语主要体现专业性和学术性,而课程思政更加强调价值性和政治性,教师要注意将知识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话语转变为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价值性和政治性话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通识课程又是智育、美育培养的主渠道,所以对于课程思政必须有正确定位。要立足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发挥其特殊育人价值,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彼此疏离到二者相统一的转化,达到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教学实施

传统教学的目标大多仅从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目标出发进行设置,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种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不仅导致教学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学科能力,而且也难以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备受重视的背景下,应打破传统的科学主义尤其是实用主义视角下单一的教学目标设定,完善人文主义目标和科学主义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目标设置,以此为指导实施通识课程思政教育。

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的综合化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体现主体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化单一结构的知识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这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以知识为载体,依托科学发展史的丰富史料和素材,以方法论为指导,坚持文化驱动策略,使通识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培养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一种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的教育,能直达人的心灵深处,使知识内化于人的大脑,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乃至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使通识教育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生教育”[10]。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高校大学生的情感连接,更需要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本文接下来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结合高校知识为要、能力为重和素质为本的培养目标,就课程思政实施方式进行分析。

(一)依托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和敬业精神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做出以下阐释:“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代科学从萌芽到酝酿,从酝酿到建立,从建立到发展再到最终完善,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这些科学家爱国敬业、勇于担当、兢兢业业的奋斗历程及其辉煌业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集中体现,是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的演变和丰富,科学家精神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叉融合[12]。在课程教学中弘扬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将“勤奋、求实、创新、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阐发为生动的科学故事,挖掘其中的价值引领点,掌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科学家精神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基因式融合。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不仅把独创与严格论证融为一体,而且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将计算技巧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这位独步千古的科学家不仅为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竭尽心智,用自己的智慧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并献出了宝贵生命,这种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操和奋斗精神为万世敬仰。科学巨人牛顿为献身科学研究事业,写下了题为“三顶桂冕”的自勉诗,视“世俗的冠冕”为尘土,愿戴上“荆棘的冠冕”,去摘取“光荣的桂冠”。牛顿一生为人类做出了四大贡献:创建了微积分,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奇迹般地做了光谱分析,打开了通向近代光学的大门;总结了力学三大定律,创建了牛顿经典力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孕育了近代天文学。牛顿惊人的毅力、超凡的献身精神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样能够感染和激励学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所做的《九章算术》注,形成了具有算法特征的理论体系,与古希腊的论理数学交相辉映。相关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增强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涌现出一大批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科学家,如导弹之父钱学森、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地质事业奠基人李四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辞辛劳的钟南山等,他们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他们对于科学事业不懈追寻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当代大学生。

(二)挖掘通识课程中的辩证思想,引导时代新人掌握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思想对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直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以自然科学为载体,通过理论总结和抽象,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它从认识特殊的自然规律上升到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辩证法架起了自然科学与哲学沟通的桥梁。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对辩证法思想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是提高学生个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微积分中的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曲与直、精确与近似、特殊与一般、部分与整体以及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规律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以及实践认识论教学的极好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供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融入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如果某些辩证思想扩展到人性、道德等领域,同样会使学生得到人生的启迪、生活的感悟和人格品质的升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创新思维意识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对有关社会问题的辨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训练,不断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

自古希腊时代,思想家们就有理性与非理性的争论,并且始终把理性思维、理性认知与人的精神、人的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苏格拉底曾主张到“心灵世界”中探索真理。事实上,道德具有社会属性,那必然就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而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引导和整个社会的理性建设离不开理性的力量。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是基于社会实践和感性认知通过思考而升华的一种抽象认知,即在已有的事实材料或知识基础上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进行识别、判断、评估,从而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相比于感性,理性的人更加公正、客观,更加严谨、细腻,能够清楚区分个体与整体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运用理性思维不断反思、纠错。由此可见,理性是升华人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没有理性道德就会失去方向而缺乏方向性。

微积分等数学不只是一个知识系统,也是一个以理性思维为核心的多功能思维系统。数学学科历来被认为是孕育理性主义思想的摇篮,可以说,是体现人类理性功能的最典型学科,也是人类数学文化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思维活动,数学思维包括真理发现过程中类比、联想、归纳、猜想、灵感、直觉等思维形式和验证真理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微积分中极限理论的诞生本质上标志着人们长时期对实无限与潜无限的片面理解上升到二者对立统一的认知,既消除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又有力回击了神学代表贝克莱对微积分的恶毒诽谤;而从极限概念的描述性定义到精确化定义的抽象过程体现出由模糊到清晰、由动态到静态的转化过程;连续与可导的辩证关系由最初的错误论断“连续必可导”到“可导必连续”这一正确结论同样也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表明直观并不可靠,数学的真理性正是数学理性的反映。任何理论的产生过程都是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交替发生作用的过程,从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经历着从不完善到完善、不严格到严格的演变过程,也是理性战胜非理性的过程。大学生对于微积分等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结合现实实践,对接大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依托微积分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微积分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科学观,而且能够完善学生的理性主义世界观,有助于学生提升辨别能力,捍卫真理,倡导科学,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等反智主义思想的腐蚀和影响。

(四)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对引领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能否履行好全面育人职责,能否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融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而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能否达成。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欠缺,并没有积极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13]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主要因为少数教师在主观上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同时,也因为很多教师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

第一,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教师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所在。教师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不只是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领,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价值目标双达成。

第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很多教师想要开展课程思政,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知识背后的本质认识,这样才能有效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其二,加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这样才不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度窄化和片面化,导致思政元素挖掘不深,使得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碎片化”;其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现在随着云计算、VR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呈现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有利于教师将思政原理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结语

从知识、能力及素质层面对通识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要完全实现“价值引领”“润物无声”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还需要最大程度调动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全体教师团结一心,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教学有机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在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培养有能力、高素质、创新型、有责任、爱国家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通识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