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2022-02-09段梅红

百科知识 2022年24期
关键词:阳气人体运动

段梅红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的养生智慧中最讲究应时而生。《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可见,与自然、四时保持好整体联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

自然萬物秉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律,一个“藏”字,尽显冬意。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农事已休,整个大自然都在闭藏,连动物都藏起来冬眠,人也应顺时而养藏,以待春来生发。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句来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经典语录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如果冬天不好好养藏,到了春天,阳气不好生发,人就容易生病。

冬天要藏的“精”到底是什么呢?

“精”其实就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自父母遗传,后天之精则是后天自环境、食物生化而来。显然,人无法更改遗传物质,但可以选择后天物事。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易下降,所以要在冬天“养藏”“藏精”,就是储藏阴精,养精蓄锐,收阴护阳,这样春天来时体内就有足够的阳气抵御病毒、细菌这样的“外邪”入侵,于是“病温”就不会出现了。

《黄帝内经》曰:“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所以必须顺应天地之道养护身体。既然冬季是蛰伏的季节,人的身体机能也应如世间万物一般“藏”好。所以,我们可以把“藏”视为储备的过程,那么,到底该如何“藏精”呢?

“冬令进补,春来打虎。”进补,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冬藏之道,民间俗称“补冬”。只是在中医看来,相较于入冬即补,冬至再补效果更佳。中医素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冬至当天是天地阴阳气交于枢纽以及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按照农历,自冬至起即进入数九严寒之天,是一年中人体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物质,此时滋补事半功倍。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此言劝诫人们少食生冷,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寒冷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分解,这样可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但也会造成人体热量的过多散失。所以,冬天的饮食应以保障热量为主,如能常食用鱼、肉、蛋、奶、豆类、薯类等食物,则可保证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有利于储存能量。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冬天是果蔬生产的淡季,人们食用果蔬较少,今天已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能因为寒冷就只注重补充产能食物,蔬菜、水果亦不可忽视。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可以避免冬季最易扰人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而且冬季干燥,多吃蔬果可以清除内热。

药食同源,进补以食补为好,药膳食疗效果亦佳,这里介绍几种“补冬”佳品。

大枣 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最适合病后体弱者和贫血患者。在冬季,很多女性总是手脚冰凉,大枣是很好的调理之物,在大枣水中加入桂圆饮用,有补血、补气的功效。脾胃虚弱者不宜生吃大枣,可煮熟后再吃。

芡实 又称“鸡头米”,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特别适合冬天食用。北宋词人兼养生大家苏轼就十分推崇芡实。将芡实与淮山、莲子、茯苓共煮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四神汤,其清火、降燥、利尿等诸多益处在民间被视为无敌之品,经常熬夜、爱长痘痘的人不妨多饮。

白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是冬季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俗话说:“十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最能去火化痰。

枸杞 枸杞性味甘平,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宜与大枣、山药搭配,最适合煮粥或煲汤。最简便的吃法是嚼食,每次15~20粒为佳。枸杞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当归 当归被历代医学家誉为“血中圣药”,其性温,入肝、心、脾三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一款特别适合冬季食用的当归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那些一到冬天就疲乏无力、腰膝冷痛的人来说效果极好。

黄芪 黄芪性微温,入肺、脾、肝、肾四经,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非常适合体质虚弱者和在冬天容易感冒的人。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而黄芪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黄芪可与许多食物搭配,且各有功效,配瘦猪肉可温中祛寒,配牛肉可养心安神,配乌鸡可健脾益肾,加大枣可补血,加党参能补气。

黄精 黄精性平味甘,有补脾益肾之功,可作久服滋补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精还有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既可入汤又可做粥,特别适合老年人冬季食用。

虽然冬季是进补的黄金季节,但适当即可,切莫妄补、滥补,尤其是人参、鹿茸这样补气、补阳的“利器”更要慎重。

中国传统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即用宏观思辨的方式,将天、地、人统一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和医疗活动。因为“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即天人相应,自然界和人互相感应、互为映照,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中医认为,肾是冬天的主脏,体之阴阳根之于肾,所以冬季养藏必须养护好肾脏。

养肾需饮食有节。冬天气候寒冷,宜以温补为主,羊肉、大豆、核桃、板栗、萝卜、红薯、马铃薯等都是适宜的食物。

中医认为,黑入肾。在冬季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芝麻、海参、黑麦、紫米、黑荞麦、豆豉、香菇、黑枣、桑葚等,将这些食材搭配后入菜入粥,均可以起到温补养肾的作用。

或许“迷信”春捂秋冻,或许气温急降令人猝不及防,总之每年立冬之后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此,严寒之日的保暖、祛寒,绝不是喝碗姜汤那么简单。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 ”“闭藏”的反义词是“开泄”,所以冬天应该“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要把自己包裹得严实一些。冬不闭藏,则会损耗人体宝贵的阳气,外来寒邪便会侵入体内,于是有人会在冬天反复感冒,有人会出现肌肉或骨骼疼痛。

超短裙、长筒袜、高筒靴,这是很多年轻女性霜降之后仍然青睐的服装搭配。暴露在外的双腿最易被寒气侵袭,易使关节处发凉、麻木、酸痛,甚至引发关节炎。虽然高筒靴长过膝盖,但无处不在的寒风也会钻入肌肤,冬季还是更适合穿着保暖的裤装。

在年轻人中,有一种服装搭配十分流行,且不分男女,这就是九分裤+浅口袜+运动鞋,据说这样穿着既显高又显瘦。事实上,在秋冬季節走路或运动时不慎崴脚的情况比春夏季节多。因为人体肌肉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时,四肢关节灵活性差,如果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热身,运动时就容易崴脚或出现肌肉拉伤。有位19岁的女大学生因为严重的痛经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病因竟与她秋冬时爱露脚踝有关。女大学生对此很是不解。其实,脚踝的皮下脂肪很少,非常怕冷,不仅会因为受冻导致踝关节发炎,还会损伤脚踝中的血管、淋巴管,引发痛经,甚至血管疾病。人体三条重要的经脉—肝经、脾经、肾经都是从脚内侧发出的。

说到脚,也不妨提一句“头”,因为“寒从脚下起,热从头上散”。为了秀发飘逸,很多人喜欢早上洗澡或洗头,又急于赶车上班,头上难免有湿气,很容易受风受寒。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人体致病的六大因素,其中风、寒最为严重。一旦着凉,就会造成人体的各种“瘀滞”,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早上洗头散热,脚下露踝受寒,长此以往,难免引发各种病痛。

除了用穿衣戴帽屏蔽严寒,也可以在天气好时多外出晒晒太阳。“冬阳贵如金”,日光可让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活跃细胞新陈代谢。阳光是大自然免费的营养素,不仅能愉悦心情,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除了借助大自然的阳光,还可以启动人体自带的“小太阳”。我们身上有一个“小火炉”—大椎穴,古人称之为“诸阳之会”。该穴位在背部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坐下,低头,颈背交接处椎骨有一处可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的高突,高突下面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用按摩、艾灸等方式刺激大椎穴可起到益气温阳的功效,对手脚冰凉者、全身畏寒者都有很好的保暖效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系一条围巾,即便是在室内。保护好了大椎穴,也就保护住了阳气。

除了大椎穴,还有几个适合冬季养生的穴位不妨经常按摩一下:阳池穴(位于手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可以缓解手部冰凉;足三里(小腿外侧)可令下肢温暖;涌泉穴(位于脚底)可避免脚底之寒;肩井穴(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可使肩颈部位暖和起来;神阙穴(在脐中部)有助于腹部保暖。

“神”包括人的情绪、意识和思维活动。除了身体活动会消耗大量能量,人的思考、情绪也在消耗能量。《黄帝内经》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是告诉人们,冬季是一个主静的季节,故在精神调养上要控制情志活动,保持情绪安宁,使体内阳气得以收藏。

首先,冬主收藏,人在情志上也要潜藏,此时的精神调养当以“内敛宁静”为核心。冬季气候干燥,人更容易上火。同时,怒则气上,扰动阳气,所以此时要收敛平日里的傲气、锐气,既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宜放纵情绪波动,尽量做到精神安宁、遇事节怒,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利体内环境的正常运行。

其次,冬季好发“季节性情感失调”,这种心理问题也被称作“冬季心理流感”或“季节性抑郁”,即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昏沉的现象。这也不难理解,冬天日照时间短,阴天、雾天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使人焦虑不安、郁郁寡欢,产生莫名的烦躁和无趣感。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瑞典的社会福利位于世界前列,但瑞典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原因之一就是当地冬季天气阴冷,昼短夜长的气候特点很容易让人抑郁。

《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精神内守,遇到不开心时要学会积极向上的自我暗示,及时调整自己,多到户外晒太阳,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早睡晚起也是一种养藏之道。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所以《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提醒人们在冬日里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养阳,晚起护阴。晚上11点前就应上床睡觉,早晨7点左右起床,而且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这样才能护住阳气,避免寒邪侵袭。

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从而导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疼痛等病症,所以应该给予双脚温和、良性的刺激,使其和气活血、舒筋通络,冬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就是最简便、有效的养生方法。从中医的观点看,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均能在脚上找到相应穴位,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共66个,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泡脚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等穴位,从而起到调理脏腑、壮腰强筋、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民间亦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热水泡脚,胜吃补药”的说法。南宋文学家陆游活到85岁,其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洗脚上床真一快”。

人当然不能像动物那样冬眠,但“冬藏”也并非冬歇,不是整天待在温暖的室内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相反,恰当的运动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动形养生方法,如劳动、舞蹈、散步、按摩等,通过活动形体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防病健身。

因为人外在的形体动静状态与内在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关系密切,所以《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只要有形的身体不衰败,精神就不會散乱,所以《黄帝内经》曰:“形体不蔽,精神不散。”

形体的运动可使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提高生命活力,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肌肉、骨骼等形体组织,还能增强脾胃的功能,所以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

不过,冬天的“动”也要有“冬藏”的特点。

第一,运动时间不宜太早。很多人习惯天还未亮时就出门晨练,觉得此时空气好,最适宜锻炼。其实,立冬之后,早晚温差增大,清晨格外寒凉,而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很容易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冬天最佳的运动时间是上午10点至12点。老年人外出时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颈部和背部。如遇雾霾天气,最好不要外出。

第二,运动准备不可忽视。寒冷的天气对人体的关节部位不利,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使气血畅通、关节舒展。运动准备的原则是气温越低热身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准备活动5~10分钟为好。如果室外特别冷,可在室内先做些拉伸运动。

第三,运动方式不应随意。冬季运动最好选择幅度较小的有氧运动,达到舒筋健骨、血脉通畅的目的即可。首选的运动是快走和慢跑,每天半小时就能收到锻炼效果。跑步是可以提高心肺持久力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步行对关节刺激小,又无时间和场地之限,如果快走,消耗的热量与跑步相当。此外,太极拳、八段锦、骑车、游泳等都是适合冬天的运动方式。

第四,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若运动强度过大,大汗淋漓,体表毛孔自然张开,这会耗损阳气,有悖于冬季阳气的潜藏之道。运动后,微微出汗即可。

冬天是个隐匿、潜伏的季节,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都会安静下来,休养生息,以待来年。人是“万物之灵”,更应该学会主动与天地对接,继承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观念,从而真正理解“冬藏”的内涵,静待没有“病温”的美好春天。

猜你喜欢

阳气人体运动
人体“修补匠”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