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宝小档案——青瓷羊

2022-02-09李想

百科知识 2022年24期
关键词:青瓷家族

李想

名称:青瓷羊

年代:三国·吴

尺寸:长约33.2厘米,高约21厘米

材质:青瓷

出土:1996年马鞍山朱然家族墓

现藏: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199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地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瓷羊。这件瓷器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它身躯肥壮,四足卷曲卧伏在地,浅刻的双眼炯炯有神,堆刻的双角紧贴双耳,昂首张口,似乎正在反刍刚刚吃下去的草料。不得不感叹当时工匠高超的写实技艺,竟能将绵羊温顺乖巧的特点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青瓷羊头顶处有一个圆孔,颈部刻划线纹,腹部饰宽菱形纹带,尾部刻划斜线纹。整件器物器型饱满,通体施青色釉,釉色莹润,均匀无瑕。更令人叫绝的是,由于施釉薄厚不同,羊身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釉薄处微泛黄色,釉厚处则呈绿色,温婉如玉,宛若天成,极富艺术观赏性。

朱然家族墓中的这件青瓷羊长约33.2厘米,高约21厘米,与我国出土的其他六朝时期青瓷羊相比,它不仅造型优美、釉色纯正,而且体量也更为硕大,是难得一见的六朝青瓷精品,故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赞誉其为青瓷“羊王”。所谓青瓷,指的是一种表面有青色釉的瓷器,是我国瓷器从原始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烧造成功以来,青瓷便一直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千余年而窑火不绝。长久以来,烧造的青瓷羊定当不在少数,能被誉为“羊王”,足可见此件瓷器的绝妙之处。

尽管这个小家伙贵为“羊王”,受到诸多关注,但是仍有许多谜团萦绕在它周围,最令人费解的便是古人用它做什么呢?如今,关于它的用途,学界一般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包括这件“羊王”在内的同类型青瓷羊,应该是盛放酒浆的器皿,即所谓的“羊尊”。理由很简单,羊体中空,额头有圆孔,用来盛放酒浆正合适。此外,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确有将酒尊做成动物造型的先例,如青铜鸟尊、貘尊、犀牛尊、象尊,当然还有羊尊,后人将这样的酒器统称为“牺尊”,所以学者推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些青瓷羊延续了先秦的传统,作为一种盛酒的礼器,在重要祭祀场合使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烛台”或者作为承托其他器物的底座。羊头上的镂空刚好可以用来插蜡烛。除了头顶有洞孔的青瓷羊外,全国各地还出土过一些六朝时期类似的青瓷兽形器,它们的背部都有筒状的插管,如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西晋时期青瓷狮、南京博物院珍藏的青釉辟邪等,似乎也都有着相似的功能。更为特别的还有一种造型为“胡人骑辟邪”的青瓷器,胡人头戴高冠,冠顶中空,呈一筒状插管,这样的器型应该就是烛台之类的插器。

以上两种观点说得都挺有道理,各自也都有一定的支持者,由于没有更多的文献记载,眼下很难断定孰是孰非。这样的结论虽有些许遗憾,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是一件精美艺术品的事实。

羊大为“美”

展开中国历史长卷,以羊为元素制作的器物和艺术品不胜枚举,如甘肃洮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羊角纹双耳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青铜方尊、安徽宿州出土的东汉石羊,元代赵孟的《二羊图》、清代郎世宁的《三阳开泰图》等。如今,业已成为文物的它们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国先民对羊的特殊情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物资匮乏的远古时期,羊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优质的动物蛋白和御寒保暖的皮革,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羊之所以能够进入人类生活,其物质性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那时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残酷的自然环境让人类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压力,久而久之,这种压力逐渐转换成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他们认为唯有顺从、崇拜自然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于是人类出现了原始的信仰。似乎从那个时期开始,性格温顺、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品的羊,便和其他动物一样,走入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人们的崇拜对象,实现了从“物质羊”向“精神羊”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也掌握了更多的生存技能。尽管羊仍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物资,但是其物质性日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我国先民根据羊的生物特性,结合人类社会的特点和需求,赋予了羊诸多不同的内涵之后而产生的不同文化属性。

殷商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生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羊的关注,对羊文化观念的塑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甲骨文作为当时的文字,能直接反映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差异。翻阅现代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以羊为字根的文字多达45个,而羊字本身在中國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包含吉祥的象征。《墨子》 中记载“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说“羊,祥也”,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的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由于古代“羊”与“阳”也相通,所以成语“三阳开泰”也作“三羊开泰”。

除了“羊”字之外,甲骨文中不乏与羊相关的如“美”“義”等包含赞美之意的文字,足见人们对羊的丰富情感。何为美,美与羊有什么关联呢?《说文解字》中这样释义:“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清代学者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他们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去谈“美”的意义。这一观点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可,国外学者亦表示赞同,说中国人最初对美的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

“羊肉味甘”解释了美“从羊”的缘故,那“从大”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宋代学者徐铉解释:“羊大为美,故从大。”在古代人的观念中,羊长大就可以用于祭祀,把它当作祭品时,它是最美的。这里的羊已经跳出了它的物质性,而被赋予了更多精神的内涵,也正好和当时的祭祀礼仪相契合。

从古籍中可知,羊是古代重要的牺牲,孔子还曾将羊与礼并称。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是说子贡提出去掉告朔之礼中的“饩羊”(祭祀用的杀而未煮熟的羊),对于子贡这样的想法,孔子大为不满,认为礼仪是绝对不可废止的,祭祀所用的饩羊也是必须的。前半句的“尔爱其羊”是对作为生物形态的羊的否定,后半句“我爱其礼”则是对祭祀所用羊的肯定,前后对比,突出了羊是礼的象征和代表。

除了将羊与礼并称外,古人还用羊比喻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时人会说“德如羔羊”?唐初孔颖达解释:“《宗伯》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这与孔子所说的“君子群而不党”不谋而合。甲骨文中的“群”字就是用三只羊或者四只羊来表示,后来“群”的写法变成上面一个“君”字,下面一个“羊”字。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像羊一样,虽然聚在一起,但却非常谦恭,言行举止有度,充满和谐与秩序;不能像小人那样,为了利益聚集在一起,各怀鬼胎,背后行不义之举。孔子这里用羊来比喻君子的性格特征,因此,“群”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一个重要的标准。《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良、恭、俭、让”,这些也是孔子认为君子所必备的品德。细细品味,这不正是羊的性格特点吗?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欤!”意思是说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受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诸般美德于一身。董仲舒在这里显然进一步扩展了羊的性格特点,将其描述为一个无处不体现“仁义”的“完美”存在。

上述与羊相关的文化看上去已经非常丰富了,其实这只是我国传统羊文化中的一小部分,经过数千年不断地补充和发展,“羊”的象征意义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会和它邂逅。至于朱然家族墓出土的这件青瓷羊,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借用吉祥之意。

少年将才

除了这件精美的青瓷“羊王”,朱然家族墓还出土了多件漆器、陶器和铜币等,它们改写了数个“历史”。

1984年,朱然家族墓地第一次被发掘时,出土了一对犀皮黄口羽觞。犀皮指的是一种古代漆器制作工艺,先用稠漆在胎骨上堆起高低不平的地子,然后分几次罩上不同颜色的漆层,最后打磨平整。隆起的地子周围,在研磨后会露出一圈不同的漆层,花纹自由流畅,如行云流水,有随意变幻之感。在这件器物被发现之前,学者们一直认为我国唐代才出现犀皮工艺,而实物则只有明代的。然而,这件器物的出土说明至少在三国时期,我国工匠就已经掌握了犀皮工艺,足足比文献记载早了400余年,这只是朱然家族墓带给大家的众多惊喜之一。

由于三国时期距今年代久远,几乎没有保存下美术作品,给研究艺术史的学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他们只能从东汉以及两晋时期保存下来的一些美术作品中去推测三国时期的绘画风格。朱然家族墓出土了80余件漆器,大多数漆器上都绘有图案,而且内容十分丰富,甚至到了能看出三国时生活痕迹的地步,这无疑填补了美术史上的空白。

除此以外,这处遗址还让我们的邻国日本大吃一惊。我们知道日本人的传统服饰是和服与木屐。一直以来,日本人都认为木屐是他们的发明,但是朱然墓中出土的一对木屐,直接改写了这个历史,原来木屐是中国人的发明。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疑惑,这个朱然到底是谁,为什么他的家族墓中有这么多精美的器物呢?

朱然,字义封,原本叫施然,后来被东吴安国将军、吴郡太守朱治收为养子,这才改名为朱然。他在读书期间,就与孙权相交甚笃。孙权也对朱然十分欣赏,在朱然18岁时,任命他为临川太守。朱然也没有让孙权失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隨吕蒙于临沮擒关羽、关平父子。吕蒙病重时,孙权问吕蒙:“谁可以代替你?”吕蒙回答:“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举兵攻宜都,朱然率5000人破刘备先锋,又截断刘备的后路。真正让朱然一战成名的则是东吴与曹魏的江陵之战。面对魏军多名大将的进攻,面对江陵城内粮草将绝的局面,面对人心惶惶想要投降的手下,朱然始终泰然自若,严防死守6个多月。魏军久攻不下,只好撤走。战功赫赫的朱然最后官至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中,朱然并没有什么军事才华,又被赵云斩杀在夷陵之战。必须言明,这与史实严重不符。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说:“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絮,其所文采,惟施将军器,余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从这段评价来看,陈寿还是非常认可朱然的。

了解了朱然生平,也就不难理解其墓葬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精美随葬品了吧!

猜你喜欢

青瓷家族
攀禽家族
龙泉青瓷
HK家族崛起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深圳本土“青瓷”
——“官龙青瓷”——周汉新“汉新小器”青瓷壶艺简介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