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 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新会蔡李佛拳为例

2022-02-09周活新易艳梅

体育师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非遗武术文化遗产

周活新, 易艳梅

(1.广州市知用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2.宜春市明月中学初中部, 江西 宜春 336099)

2008 年, 蔡李佛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然而, 蔡李佛拳的传承和发展并不理想, 面临着传承人数匮乏、 宣传效果不佳等现实困难。 因此, 探究如何发展蔡李佛拳, 能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对促进中华武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 研究通过了解蔡李佛拳的价值内涵, 分析出蔡李佛拳发展的现实困境,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 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华武术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1 蔡李佛拳的价值内涵

蔡李佛拳传承至今已180 余年, 其为岭南拳术流派的重要代表。 2008 年, 蔡李佛拳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成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智慧结晶, 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 主要体现在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

1.1 蔡李佛拳的武术价值

蔡李佛拳作为岭南武术的重要传承, 套路繁多, 内容丰富, 传承内容主要包括拳术、 器械套路、 对拆和桩法等。 同时, 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 以 “域” “的” “益” “吓”“鹤” 五音为标式, 要求发声以助威, 发声以助势。 整体动作大开大合, 气势磅礴。 其武术价值体现在技击实用和武医融合两个方面。 在技击实用性方面, 蔡李佛拳集蔡拳、李脚和佛掌等各家所长, 自成一派, 具有较强的实战效果。如蔡李佛拳的拳法以挂、 捎、 插、 穿、 捞、 拿为主, 讲究连捎带打, 环环相扣, 见招拆招[1]; 步法以扫腿、 挂腿等实战技术为主, 讲究稳健灵活, 躲闪自如; 掌法以插、 刹、撑为主, 动作简洁易学, 实战交手时可自由组合, 灵活多变[2]。 同时, 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年轻时师从蔡福学习医术长达十几年, 秉承着武医融合的理念, 学成之后在新会区会城街道开设 “永胜堂”, 行医布药, 悬壶济世, 在跌打损伤和健体预防方面颇具心得和成效。 其中, 蔡李佛功夫推拿运用以指代针, 以掌代药, 以拳代樁等手法, 作用在患者的经络腧穴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3]。

1.2 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

蔡李佛拳的命名、 传承和发展处处体现出中国优秀文化, 彰显文化自信。 蔡李佛拳由广东新会人陈享所创, 将饮水思源、 锲而不舍作为流派特色。 在当时, 绝大多数武术创始人常以其姓氏或者某地域为武学命名, 如第一批非遗名单中的杨氏太极拳、 邢台梅花拳等皆是如此。 而陈享另辟蹊径以其三位恩师姓氏及其师承为基础进行命名, 创建蔡李佛拳, 以此表示对恩师的敬仰之情, 授业之恩, 彰显我国尊师重道、 知恩图报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特征。 在传承中, 蔡李佛拳遵从中国武术传统文化, 以师徒传承为主要途径, 传承过程讲究先学德后学艺, 先扎马后学拳, 循序渐进, 由简入繁。 其中, 拜师仪式是传承的重要环节。蔡李佛拳的拜师仪式与其它武术有所区别, 师傅是先教拳后拜师, 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也给老师一定的考察时间。 拜师仪式上依旧遵循传统武术传承中先拜帖, 再饮茶, 后接贴的习俗, 并在各位见证人的注视下祭祖、 上香,献三牲以表达对师门前辈的崇高敬意。 在蔡李佛拳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清朝年间, 创始人陈享带领弟子为林则徐训练军队对抗外敌, 展现民族大义。 之后, 创立洪圣馆发动的 “扯旗起义” 对抗清政府和国外入侵者。 抗日时期, 蔡李佛拳弟子吴勤组建游击队与日军殊死拼搏壮烈牺牲。 上述种种, 充分体现出蔡李佛拳集多种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 充分践行中华文化自信。

2 “非遗” 背景下蔡李佛拳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顶层设计不足,传承人数匮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为此, 国家相继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物保护法》 等相关政策进行保护。 然而,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却少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保护, 蔡李佛拳亦是如此。 由于缺少政策和法律的推动, 蔡李佛拳并未如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般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专门性的保护机构和组织, 只能通过民间社团组织的形式进行传承。随着放管服管理制度的逐渐深入, 政府逐渐取消体育社会组织的挂靠注册制度, 导致相关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而类似于蔡李佛拳馆这类的体育组织与单位脱钩后, 缺乏属于自身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管理, 短时间难以承担政府职能转嫁而来的相关体育服务, 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武术需求。 同时, 同类型的武术组织和团体的大量出现, 挤占了蔡李佛拳的生存空间, 使其在学员、场地和师资的方面都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从业人数匮乏。具体表现为传承人和习武者的人数匮乏。 根据调查显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蔡李佛拳的传承人只有8 名,国家级传承人仍处于空缺状态。 而目前在学的学员大多习武时间不长, 作为传承人还为时尚早。

2.2 资源配置不均,场地设施失衡

蔡李佛拳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地区、 场馆和资金。 根据地区划分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地区。 作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蔡李佛拳早在十九世纪就走出国门, 在东南亚、英美等50 多个国家设立拳馆进行文化交流和拳术传授。 据不完全统计, 蔡李佛拳在海内外的学员超过千万。 与国外如火如荼的发展相比, 国内蔡李佛拳的发展并不理想。 国内武术流派众多, 在叶问、 黄飞鸿等系列电影的冲击下,人们更愿意去学习咏春、 洪拳等武术。 对场馆而言, 以广东省为例, 目前, 在广东省内较为有名气并记录在册的武馆主要包括鸿胜馆、 北胜馆和始祖拳馆。 其中, 始祖拳馆名气最大, 人数也最多, 主要以习武年限为一年以下的为主。 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 三所代表性的拳馆中, 只有北胜馆具有室内训练场馆, 其余两座均为室外训练馆。 受制于广东炎热、 潮湿、 多雨的气候因素, 缺乏室内训练馆成为制约蔡李佛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蔡李佛拳而言,资金的来源主要源自政府扶持和学员缴费。 蔡李佛拳在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 享受一定的政府专项资金扶持, 但蔡李佛拳分馆较多, 其注册身份多为民间组织,运营方式属于典型的自负盈亏, 政府专项资金只是杯水车薪, 不能缓解资金短缺的根本问题。 同时, 随着人员遗产保护意识并未完全觉醒, 自主参与蔡李佛拳学习的人员并不多, 且多为尝鲜者, 往往只进行几个月的训练便离开,不能带来稳定和持续的经济效应。 在此双重压力下, 现存的蔡李佛拳馆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更有不少优秀教练为生计问题, 无奈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2.3 传承方式单一,宣传效果不佳

蔡李佛拳一直遵循着师徒传承的优良传承文化, 但对于如今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 单一的传承方式在文化传承方面并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数字信息和多媒体网络逐渐成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往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快速且碎片化的, 师徒传承过程中注重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体现。同时, 为宣传蔡李佛拳, 其相关组织和政府合作, 想要借助电影对蔡李佛拳进行宣传和推广, 拍摄了 《蔡李佛》 系列电影。 但是, 蔡李佛拳电影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显示, 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蔡李佛拳的学员仅仅占15%, 超过半数的学员认为武馆和学校是他们了解蔡李佛拳的主要途径[4]。 由此说明, 蔡李佛拳的发展并未搭上数字网络媒体的便捷快车。 通过实地走访得知, 地方政府为推广蔡李佛拳也作过一定的努力。 如新会区京梅村围绕蔡李佛拳建立了出神入化巷作为乡村旅游重点项目, 依托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业。 但是, 由于此类景点并未得到有效推广, 导致宣传效果不理想, 了解和参与旅游的人数并不多。

2.4 馆校合作停滞,武医效果不佳

早在2000 年, 蔡李佛拳馆开始与学校进行合作, 将蔡李佛拳作为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在早操和课间操中进行学习和展示。 同时, 在新会某职校也将蔡李佛拳作为体育课后兴趣班与拳馆开展合作。 然而, 由于蔡李佛拳在学校体育当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缺乏相应的课程教材, 其教学内容和模式为适应学校安全相关规定, 只教授部分拳法套路, 并没有进行相关技战法的教学, 不能发挥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无法在其它武术套路中取得优势, 从而逐渐失去学校的支持。 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在2015 年与鸿胜拳馆进行合作, 在学校教授武术、 推拿等科目, 但是随着叶问电影取得巨大成功, 学校在一年后取消了与蔡李佛的合作, 将咏春拳作为学校的体育课程。 同时,武医结合作为蔡李佛拳的特色之一, 其推广效果受到阻碍。随着西方医学冲击和现代科技发展, 西医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支撑。 梁旭以功夫为基础, 配合推拿手法开创了功夫推拿, 另辟蹊径。 然而, 功夫推拿需要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才能进行操作, 因此, 在从业人员培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蔡李佛拳的基础学习, 很多从业者认为武术的学习太过辛苦, 从而放弃了功夫推拿的培训和学习。 同时, 门面租金贵, 功夫推拿的经济效益不佳, 也是武医结合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3 “非遗” 背景下蔡李佛拳的发展路径

3.1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机制

首先, 国家应制定关于武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府法规, 以法治的方式对蔡李佛拳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传进行保护。 同时, 利用现有的武术相关制度和政策, 发展蔡李佛拳的制度体系。 如依托 《中国武术段位制》, 将蔡李佛拳按照相应的制度划分等级, 鼓励并指导习武者进行段位提升, 增加习武的乐趣和方向。 其次, 地方政府, 特别是新会、 佛山等地要对蔡李佛拳进行有效保护和推广。 如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将蔡李佛拳作为重点项目对群众进行推广, 并以政府为主办单位, 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 最后, 提高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目前, 蔡李佛拳国家级传承人还处于空缺, 应及时选取和确立国家级传承人, 以此为榜样带动其他传承人。 同时, 要加大对传承人的资金扶持。 从访谈结果而言, 专项补贴对于传承人的帮助较少, 使得符合要求的武者对申请成为传承人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 政府可以提高对传承人的资金扶持, 并对其在发展和推广蔡李佛拳进行评价, 分档次进行扶持。

3.2 拓宽资源渠道,提高教学条件

经济效益低下、 场地设备陈旧是制约蔡李佛拳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应拓宽资源渠道, 提高软硬条件。 首先,要拓展蔡李佛拳的资金渠道。 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利用社会捐助和企业资助等方式, 拓宽资金渠道。 根据蔡李佛拳的发展情况, 海外蔡李佛拳的经济收益要大于国内,可以建立蔡李佛拳国内外交流中心, 将国内外的相关资源进行互补。 如将国内的优秀教练员和国外的优秀学员依托此平台进行交流, 实现技术水平和文化交流, 带动经济发展和资金流动。 其次, 提高拳馆的教学条件。 如场地方面,拳馆可以与政府协商,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官办民营的形式对拳馆场地进行建设和升级, 尽量选择室内场地进行教学, 排除天气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最后, 发挥网络多媒体资源。 利用抖音、 微博等现有媒体资源, 对蔡李佛拳的历史发展、 武学理念、 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传播。 扩大蔡李佛拳的群众基础。

3.3 创新传承方式,开展送武下乡

单一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此, 首先, 应依托表演平台传承蔡李佛拳。 借鉴《只此青绿》 的出圈方式, 可以将蔡李佛拳制作成舞台剧等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并在各个重大节日的舞台上进行展示和推广。 其次, 加大赛事举办力度。 以新会、 佛山等地方为点, 举办形式多样的蔡李佛拳比赛, 分为竞技组和表演组。 并向四周辐射, 逐渐扩大到广州, 甚至国外,并且把在竞技组的获奖名次作为运动员获取等级证的途径,激发更多的体育爱好者从事蔡李佛拳。 最后, 开展送武下乡活动。 目前,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 在城市发展如火如荼, 但是在乡村发展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 可以利用此契机, 推动蔡李佛拳送武下乡活动, 将蔡李佛拳推广至乡村, 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

3.4 发掘红色文化,推广武医结合

在馆校合作中, 蔡李佛拳并未发掘自身的特色, 导致进校效果不佳。 为此, 我们应发掘蔡李佛拳的特色优势。首先, 充分发掘红色文化。 相对于其它武术而言, 红色元素是蔡李佛拳的重要特色。 蔡李佛拳在各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红色文化, 可通过博物馆、 文化馆等方式进行展示。如鸦片战争时期展现出来的爱国精神、 解放战争展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精神都是蔡李佛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 其次, 重新整理武医结合技术。 在原有功夫推拿的效果基础上, 降低教学门槛, 创造适用于普通人学习的推拿技术,以便学员能较好地学习, 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跌打损伤。最后,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蔡李佛医学进行升级。 如基于武医结合的理论体系下, 结合整脊手法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基础, 打造现代化康复整疗法。 同时, 药物方面可以与医药公司合作, 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 开发新的药物治疗跌打损伤, 产生经济效应。

猜你喜欢

非遗武术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