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延伸”解析
2022-02-09杨洋
杨 洋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基础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学好语文对于培养他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学好其他各门课程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费时长,收效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四个延伸拓展方向。
一、教学观念由语文课堂教学向“大语文”延伸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母语去发现美,去理解美,形成高雅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去发掘思想艺术的宝藏。学好语文,就要破除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我说的“大语文”的教学观。“大语文”的教学观,一方面要求教师从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去观察发现语文现象,把语文教学放在一个系统中去思考;另一方面,就语文学科教学本身来说,它要求教师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立足语文这一学科教学的整体性以及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带学生到广阔的语文天地中去领略、欣赏、评价、创造。
我们要克服语文教学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念,仅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堂教学,还只是满足于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而忽略对他们的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那将是一种历史性失误,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就要求教师建立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即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体系,也就是“大语文”教学体系。这要求教师要走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新路。
二、教学目标由模糊笼统向明确具体延伸
当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用传统方法叙述的教学目标含糊不清,使人无法捉摸。如: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是“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心理学家认为这样陈述的目标很难指导学生学习,会造成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定好训练目标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要注意循序性
教材依照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教学要求,编排了较为清晰的训练序列,笔者认为应该把目标的每一个训练点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每堂课之中,使训练循序渐进。
(二)教学目标要注意综合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上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掌握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过程与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按内化过程,在体现语文训练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同时,便于形成语文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要注意整体性
训练序列是螺旋式上升的,一面复习,一面在此基础上提高。在确定时要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比如,在教学课文中“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时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课时安排不同的目标。1.用自己的话说说“打比方”句子的条件;2.在课文中找出运用“打比方”的句子。
(四)教学目标要注意适度性
同一个句式、构段方法在不同年龄段的课文中重复出现,在确定目标时,要按照课程标准对年级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出训练的层次性,要把握好度。如“看图作文”,在低年级教材中学生就有看图写话的训练,我们不能马上训练到位,必须随着学生能力发展,不断提高要求,从写话,到写段,最后形成一篇习作。
(五)教学目标要注意具体性
教学目标的用语,往往比较概括或笼统,致使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也不易操作,为了顺利实现目标,描述教学目标的词语要明确、具体。例如,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概括重点词语,背诵课文”这一目标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是条件,“练习概括重点词语背诵课文”是行为及标准,这样就便于操作了。
(六)教学目标要注意针对性
确定训练重点还要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例如:班上同学多数朗读能力较差,那么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着重进行朗读训练。
三、训练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延伸
对小学生而言,创造性意味着学生要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举一反三、勇于创新、善于想象、乐于动手等能力,而靠过去围绕语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中心思想的训练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只有开放训练,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去想象、思维、操作,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拓展训练空间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语文训练点,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拓开语言空间,扩大智力背景,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开心”一词造句,一名学生说:“妈妈很开心。”一名学生说:“爸爸很开心。”另一名学生则说,“我很开心”。如何克服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就要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开阔训练空间,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怎么能把句子再说得具体一点呢?谁能把‘妈妈很开心’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再把句子说得具体一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一名学生说:“妈妈很开心,因为我考了100 分。”另一名同学说:“妈妈很开心,因为我懂事了。”……这时教师还可以这样问:“谁能把‘开心’放在句子后面?”这一问更加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每天我都很听妈妈的话,所以妈妈很开心。”……
就这样开拓训练空间,不断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大家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使学生享受到创新的快乐。
(二)架设训练阶梯
在教学时,可抓住语言训练这一重点,通过架设训练层次的阶梯,将训练引向最终目标。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在制定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的教学目标后,可让学生分析课文,围绕课文主要人物提出哪几个问题,这一问题,教师有意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综合训练上去。接着,教师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编一段话,可以有各种说法的要求,组织一场生动的、有一定难度的语言训练,使综合能力训练步步攀升,层层推进,充分展示训练过程,最后又启发学生从中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学法,这样环环相扣的分层递进,使训练达到一定的深度。
(三)活化训练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段等,通过训练内容的活化,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思维灵活起来。如《将相和》文中“负荆请罪”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但是作者只用一段话轻轻带过,教师在这里就可以设计一个练习,请学生设计廉颇和蔺相如的对话内容,以描写对话来感受人物的特点,然后给廉颇和蔺相如设计动作,再组成学习小组演一演结果,学生都生动、具体、有特点地表现出来了,甚至有的小组还表演得活灵活现,活跃了思维,训练了能力。
又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理解句子“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时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泪水打湿的枕巾说明什么”这样一个极为概括的问题,应活化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样设计“通过泪水打湿的枕巾,你能想象一下这一夜,毛主席可能是怎么度过的,他可能想到什么”的问题,学生的想象是多方面的,生活实践的积累就会不断地被汲取出来。
(四)增加训练力度
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语言训练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换角度,增加训练力度,强化语言训练,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在解决“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这一难点时,笔者让学生找到描写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等的词语句子,初步体会母亲的艰难,然后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试着表演这些语言和动作,再读整段文字,不断地加深记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课文,最后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甚至能够联系课文想到自己的父母,达到了课文与生活的共鸣。
四、情感由流于形式向共鸣延伸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人之初,性本善”,小学课本中充满了人类善意的美好情感,在课文中、在学生的习作里都流露着善意的美好情感。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人的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师不能急于传授知识,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产生振奋的内心状态,产生欢欣鼓舞的心情,然后再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学习就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教师不能像“一支蜡”一样在讲台上竖一节课,更不能像“一块黑板”一样面无表情地板脸,只有最真实的,充满内心的爱憎情感,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孩子,感染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教师与学生心相通,教师、教材、学生情感共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鼓励。
(一)明理激情
要激发学生对某种事物的情感,就应该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懂得有关道理。只有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思想感情的火花才能迸发得越多,达到情理交融效果,如在教《田忌赛马》一文时,就可以在激起学生对主人公细心观察、机智勇敢、足智多谋的敬意之后,引导他们探讨故事的中心思想,使他们的情感向理性高度升华,同时让学生去深入读课文,去体会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怎么做,通过读,学生更能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沉着冷静、细心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
(二)以情激情
教师要用自己的感情去影响感染学生,首先自己要真正融入课文当中,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把《慈母情深》中的感激,《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悲伤,《少年中国说》中的自强,通过情感充沛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就会被激发,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深刻、主动。如《梅花魂》是一篇感情色彩浓厚的文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要体会其中的情感实在很难,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就要凭借语言的魅力和一颗被感动了的心灵进行情感传递。首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渲染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一个强烈的“间接”感受,从而迁移到感受外公为什么会如此珍视墨梅图,这幅墨梅图对外公来说有什么深意,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丰富的情感带着学生进入,在不知不觉中发掘作者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学生由一个观看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学生理解了梅花的精神,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成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情弦”,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时而出语精警,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悲哀,催人泪下……学生的“情弦”就会弹动起来,教学过程就会被“演奏”成一曲优美的乐章。
(三)设境激情
在教学中营造、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想要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首先要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入情入境,才能对作品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音乐、播放视频、介绍写作背景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还可以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方式再现情境,也可以用想象来进入情境,这些都能在情景交融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
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笔者播放了影视资料《朗读者——梁晓声》,学生听着作者自己介绍写作背景,听着那艰苦的家境下母亲依然支持作者读书,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已经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再分析课文、朗读课文后,使学生深深融入情境中,仿佛那个瘦弱的母亲,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踩着缝纫机争分夺秒地挣钱,然后把血汗钱给作者,支持作者读书,学生感受到了我们就在同一情境中,就这样,笔者在情感交流中教好了课文,学生学好了课文。
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理解文意,通过找重点词句,分析细节,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主人公的特点,又通过影像资料将学生带到草船借箭的情境中,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般,有的同学甚至不自觉地被带到了语文课文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之后,笔者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表演得十分生动,特别精彩,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课文内容。
(四)以读激情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时感情充沛的朗读强于任何苍白的讲解。“读”能够架起学生、书本与作者之间的桥梁,能成为学生、教师和作者心灵的纽带,产生心灵、情感的共鸣。
如《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教学时,课文简单明了,而全诗带出的优美意境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朗读练习,全靠充满向往和陶醉的感情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把学生代入了美妙的境界,那冷冰冰的文字在学生眼里也就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又如,在教《少年中国说》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笔者把教学精力集中到读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个排比句上。通过范读、自己体会读、配上基调相同的音乐齐读等不同形式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到最后齐读时,学生已经读得很有气势,很富有感情了。
这样以悟情为目的组织阅读,以阅读为手段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能使感情与阅读更完美地结合,互相促进,互相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