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双减”,打造“作业立方”育人的管理品牌

2022-02-09陈小蓉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研组双减育人

陈小蓉

自从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积极响应并推进落实。在此背景下,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切实从立德树人的高度主动谋划,融合学校的“立人”思想,探索有效的途径,寻找契合举措,深度推进作业管理机制,通过有效举措管理,力争把学生的作业“减下来”,让课堂质量“增上去”。科学育人,构建和谐生态的全人教育。

“作业立方”是鲁小教育“育立方”品牌下的其中一项管理做法。着眼队伍建设、课堂建设、平台建设三个维度,从六个增值层面入手,优化作业创新设计与实施,打造作业管理品牌。

一、立方维度一:队伍建设——从教师研修上强化

(一)增研——把作业设计研究作为深耕共研的提升点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能够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因此,学校一直把作业设计成为检验教师业务能力,教研组工作效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明确作业设计意义。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设计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设计贴近实际、层次丰富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走进生活和实践,在真实而充盈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其次,开展教研组作业设计“三步化”做法。第一步:指向研究。教研组集体研究,分工协作,以一个单元、一个学段、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第二步:控量设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作业总量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情,设计适量的作业,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依据因材施教的理念来布置分层性个性化作业。第三步:有序实施。学校通过设置研究课题,引导学科教师统筹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研究实行。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研究调整作业内容,优化作业设计,形成最佳方案和作业题库,让教师的设计成果惠及全校学生。

再次,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讨。学校以各种名师工作室、各学科“合伙人联盟”等团队,每月进行作业设计专题研讨活动。对各年级各教研组的作业设计内容,作业设计的方法、原则,体现素质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等进行专题研讨,探索综合性、项目化、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努力提高全体教师自主作业设计能力。

(二)增新——把创新作业形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设计作业、编题命题的能力,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专业素养。看似常规而简单的作业,包含着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深度解析、对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深刻理解、对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认识。只有吃透这一系列问题,作业设计才能成为以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为出发点的创造性活动。

1.作业的“单调封闭”变为“发散开放”

教师要设计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例如,拓展数量型作业的设计方法是向教材、学科和生活拓展,将其中大量资源引入学生作业中,围绕某一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加强学生记忆,根据教材内容或立体的辨识或外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作业充满创造性,在知识技能的组合中突破性、创造性学习。

再如,文本再创型作业的设计方法是从学情入手,紧扣过程,从模仿入手,把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这类作业的一个功能就是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梳理,重组创新,构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2.作业的“机械呆板”变为“情境体验”

在作业内容上注重贴近生活,尽量将知识嵌入生活情境或学科探索情境,提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作业的“整体划一”变为“优化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布置难度相应的作业。根据教材内容,精选不同层次题目,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技能、思维相适应的阶梯型作业。在准确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将统一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相结合,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立方维度二:课堂建设——从质量提升上把关

(一)增质——把提升作业质量作为检验课堂质量的关键点

作业质量是衡量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中,强化学习共同体合作互助、实践探究和体验学习,教师的作业设计质量正是以这样的课堂观精准把控,积极构建童本化的高品质课堂。学校从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优化专业指导等方面综合施策,实现目标的普惠性课堂作业,由教研组共同商定,全年级统一,必须具有目标检测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性。课后拓展性作业,由教研组长拟定巩固性题目,各科任教师根据班级学情分层选用。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落实,控量提质

学校严格落实《鲁迅小学教育集团作业公示制度》,在各教研组基本统一基础作业内容及形式的前提下,预估学生作业时间,由班主任全面统筹控制本班每日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再借助钉钉平台报年级组审批,由教务处监督落实,校长室随机抽查。由此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 分钟。为切实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如果学生超过21时仍未完成作业,经家长家校册签字说明,可选择缓做或不做剩余作业,由此给予学生与家长充分自主权。

2.挖掘资源,拓展提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基础作业后,依旧“吃不饱”,学校鼓励其自主或以小组的形式设计自学方案。学科教师负责把关,评估作业质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设计并开展拓展性学习、超前学习、研究性学习、挑战学习、小组学习,激励学生向着兴趣而学。如第二学段语文优质生组建古诗文诵读小组。从开展古诗文朗读到诵读,再到模仿诗词大会作业实践,学生循序渐进,在拓宽表达形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学习,不少学生在校级朗诵比赛及校外相关比赛中都获得过不错的成绩。

(二)增效——把提升作业效率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着力点

作业增效的前提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提出,教师只要心中有大纲和“课标”,精准解读教材和学生,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练习,注重高效和有效,注重习题的思维性价值,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学校本着“规范管理有留痕,考核评价重实效”的工作导向,做到“三精”,解锁“双减”作业改革密码。

1.精心设计,让作业指导更有效

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优势,由主备人提出每周每课章节作业设计方案,全组人员站在儿童的立场对作业设计参与研讨和交流,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整合融入随堂作业环节中。在作业布置上,争取做到题量少、时间少、重复性少;在作业设置上,努力做到多层次、多形式、多效能,由此强化课堂巩固练习的强度,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备课实效性,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更好地为“学与教”服务。

2.精细过程,让作业练习更有效

学校组建校内和聘请校外学科资深专家,开展“双减”课堂常态化的巡课活动,帮助教师细化课堂作业的每个环节,根据巡课制度,从教师课堂行为、课堂组织、课堂作业三方面进行不定期巡查,抓实常规,把脉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内化情况。针对巡课过程中发现的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提出建议,由教研组对此问题进行跟踪复查,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与练”服务。

3.精准批改,让作业评价更有效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角色,把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转变为在学生实施练习过程中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根据每位学生选择完成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因人而异做出评价和反馈。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重视作业批改反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让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全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有效方式,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鼓励教师利用教研组平台精准指导学生分析和诊断作业,促进教学反思与研究,为学生更好进行后续学习服务。

三、立方维度三:合力建设——从育人协同上推进

(一)增宽——把拓宽作业方式作为实行“五育并举”的融合点

学校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立体拓宽作业新时空,根据《“四独娃”儿童成长手册》评价体系,立足空间育人、课程育人、综合育人的视角,引领学生充分、多元、全面、终身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学校利用课堂、百草园农耕基地、社团、研学等多个教学阵地,作业设计与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积极探索实践类、综合性、多学科融合的新型作业,形式上标新立异,为学生喜闻乐见;内容上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注重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假期或周末安排红色文化教育、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文化研究等研学作业。适当布置传统文化学习作业,可以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练习书法等,陶冶情操,提升内涵。学校还可引导家长和学生把阅读、运动、劳动等作为家庭教育的日常主打作业,如做家务、社区服务、当志愿者等。布置体育锻炼的打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布置节假实践作业,双休走进大自然、科技馆、博物馆等参观学习。

我们将作业的育人方式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整合,从静态知识传授走向实践教学,从被动听讲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学习。在作业类型上实现多样化,比如小课题研究、艺术赏析、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创意制作等都可成为作业。在作业内容上注重贴近生活,将知识嵌入生活情境,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增联——把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落实作业要求的关联点

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家校社协同的过程中合力共建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育人观。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出现。

首先,学校建立家校协同机制,通过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通过“家校联系本、家委会、家长学校”等通道,优化家校协同机制,向家长宣讲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减轻家长教育焦虑,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随时接受学生以及家长的监督,确保学生作业负担能减下来。

其次,学校通过课后服务平台,探索打通与各种社会资源的联系,统整校内外育人资源,从馆校联动、院校联动、社校联动、家校联动、企校联动、校校联动六个方面入手,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与途径。开展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劳动实践、主题教育等素质课程和开设“百草园数字课程”75 门,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作业需求。

打造“作业立方”统筹管理,最终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宜的策略,为教师的教学研判提供精准的分析,为学校的均衡发展提供恰当的模式。

实践证明,我们以系统思维准确把握作业设计背后的目标定位,以瘦形减量为表、提质增效为核,“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已经打开一片广阔天地,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结出更加“轻负高质”的喜人硕果。

猜你喜欢

教研组双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