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

2022-02-09谢娟娟晏诗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外贸商务课程体系

张 微 谢娟娟 晏诗洁 尹 虹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 湖南株洲 412000)

引言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作为满足我国未来市场人才建设需求的主要来源,就更要实现在“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上的有效落实,以此来全面提升现代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满足现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需求。

一、“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目的

一个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必须融合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在按照特定的科学搭配关系下形成有效的比例。而最终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是否科学有效,也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整体质量与专业能力。据相关资料表明,国务院在2019年所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曾明确指出,未来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应当严格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达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标准项的协同作用,以此来完善现代高等职业教学在各种体系上的设置标准[1]。在“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此课程体系主要以“岗”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兼顾“证”与“赛”的主体需求,是一项具备科学高校成果的课程体系,更能够满足我国现代职院校在学生长期职业生涯发展上的需求奠定,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端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中实现“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

要想实现在我国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中,关于“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就必须要明确在“课岗证赛”中的“课”,主要是指关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在课程开展上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而“课岗证赛”中的“岗”,则主要是指此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后能够选择的基础工作岗位;同理,“课岗证赛”中的“证”和“赛”则主要是指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所取得的外贸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所参与有关国际贸易的相关竞赛等等。因此可以得出的是,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当中,主要是指针对国际商务专业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包括学生在留校期间所参与的公共基础性课程。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在外贸人才上的主体需求十分迫切,很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都开始以招聘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为主。因此,在当前高职国际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必须以培养学生外贸一线技能为主要任务,展开学生在未来岗位需求就业上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即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将学生的工作岗位作为整个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基础的外贸职业证书考试技能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实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有效补充,以此来满足“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功能[2]。基于此背景下,也能够进一步以培养学生外贸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充分兼顾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建设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且能够胜任外贸岗位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在我国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当中,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上都不能充分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上都呈现出灌输式教学的主体特征。另外,在现有的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上,也仍然以传统的笔试评价方式为主,没有实现在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标准上的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实现学生在国际商务专业上的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偏重理论知识

大部分院校在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都是按照学科来实现课程的有效安排,所以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则更加注重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吸收,从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具体表现为在实际的课堂体系建设上以考证为导向,要求学生在外贸职业资格证书上的落实,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贸职业能力。但反观我国现代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外贸人才上的主体需求上来说,大部分外贸企业都更加注重学生在实操技能上的有效落实,关注外贸人才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于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以及外贸职业的关键性素质,但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注重在学生外贸语言以及外贸实操上的灌输。

在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当中,在课程体系层次上主要采用专业基础型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实践性课程来实现课程的执行。同时在实际的课程教育上,主要采取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来完成。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都会选择大一期间学习专业基础型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大二则选择在校园基础课程以上的职业证书考证为导向,没有重视在实操能力上的有效培养;大三后很多学生都开始到企业实现顶岗学习,所以在实际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也仅仅存在一些专业选修课程[3]。

2.方法过于简单

由于在实际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法上过于简单,所以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上也不能精准反映出外贸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社会需求的主体动荡变化。一方面,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外贸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社会需求,更没有针对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范围的有效信息搜集。这样一来,也就直接忽视了广大高职学生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学习上的兴趣与爱好,只能依靠现有的专业性水平来满足在课程学习上的预期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呈现出单一性特征,所以在没有外贸专家以及企业人员的介入下,更加难以实现在全新课程体系建设上的有效落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国际外贸交易迅猛发展,在许多重大的国际商务活动形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此背景下,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体现出课程设计体系的动静结合特征,进而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外贸产业结构所引起的工作岗位调度实现高效人才配置,体现出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历程当中为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中的“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架构

由上文可知,在我国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当中,大部分的院校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当中都存在着固有的学科本位思想,所以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落实上也将所有与就业岗位相关的课程都纳入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导致在最终的课程体系设计上都呈现出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主体现象。同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也进一步导致了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际的社会主体需求严重脱节,严重忽视了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上的发展规划,没有将未来职业发展所必备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上。

基于此背景下,在实际的“课岗正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当中,首先必须严格根据我国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在毕业生的主体就业方向展开深度市场调研,得出当前国际商务专业在未来对口就业的三大主要方向,即外贸业务、外贸跟单以及外贸单证。通过确定三大就业岗位群的方式,展开在未来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学习上的有效落实。其次,大部分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六大典型初级岗位工作分别为外贸业务员、外贸报检员以及外贸单证员等,所以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应当严格按照这六大典型初级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开展与之对应的际商务专业课程,构成“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下的“岗”“课”融合课程体系模式。最后,必须根据当前我国六大典型初级外贸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证书考试内容对接到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当中,以此来培养国际商务学生的理论实操能力,构建“证”“课”相融合下的四维一体课程体系架构[4]。

五、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中的“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决策

1.采用模块化设计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上以三年制为主,所以为了进一步实现在模块化设计教学方式上的有效落实,还应当充分满足“2+1”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让高职学生实现在第三年制全年顶岗实习的目标。基于此背景下,还应当在实际的“课岗正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实施过程当中,首先按照整个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性质,将其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外贸业务、企业管理以及外贸实习等多和板块。例如,外贸业务学习课程作为整个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开展的核心内容,不仅要培养现代高职学生在外贸业务上的实操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办理外贸货物运输、通关等专业性技能上的有效落实。另外,在外贸业务板块的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够培养高职学生在外贸业务交流上的口头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些相应的外贸营销谈判技巧,考虑到学生在未来进入外贸岗位实习后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这样通过各大课程板块分别对照专业课程的方式,不仅充分结合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贸发展新形势,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根据现代外贸岗位的主体职业特征来实现专业性课程的有效设置,进而在有效融入外贸资格证书以及外贸竞赛要求的状态下,满足学生在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学习知识上的有效落实,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5]。例如,自近代来,我国现代电商交易已经实现了在跨境行业上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型跨境电商企业都开始追求在高质量外贸人才上的竞争,所以在实际的“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上,就可以通过增设跨境电商操作实务课程的方式,满足现代外贸企业对于高端复合行外贸人才的主体需求。

2.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满足在“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上的主体需求,还应当实现在教学手段上的改革,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实践培训的一体化进程,以此来构建四位一体课堂立体化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成效。那么这里所提到的四位一体课程,主要就是指针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所开展的四类课堂,通过四类课堂相互依存相补充的方式来开展。在这四类课堂当中,主要包含了基础的教学任务、针对高职学生参与外贸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实现在线教育学习等等。

3.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真正做到在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中,满足“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就必须针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最终建设成果实现有效检验,观察此课程体系在教学质量提升上的整体水平。基于此背景下,还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增添校外外贸专家“企业专家的方式,构建内外同步的多元化课程评价团队。这也是由于大部分的校外外贸行业专家在实际的课程评价上都更加侧重于课程体系建设整体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而企业专家在课程的评价上则更加注重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等层面。直接避免了由于校内教师团队在课程评价上过于侧重教学水平”设计等方面的漏洞,而学生也能够在实际的课程评价过程上,观察教师在课程体系完善上的态度与自身的学习收获等等,以此来实现“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在建设上的统一性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历程当中,“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动态建设工作,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还应当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当中,考虑到不同高职院校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以及实际的外贸人才市场需求,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师生条件以及教学力量进行课程体系的有效调整,以此来达成一种相对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建设状态,满足“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需求。

猜你喜欢

外贸商务课程体系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