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2022-02-09李兆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中职素养传统

李兆美

(广西玉林技师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6)

引言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人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在幼儿时期便要重视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这样才能利于其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最终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然而,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需要从种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开始实施,使得相应的准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认知,从而才能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此,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势在必行。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孟文化,还有诸子百家的多元性文化思想,以及现代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思想。总而言之,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在不同时期都留下过璀璨的历史文化印记,这些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对后人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我国教育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逐渐将科学技术的教育指导当作主要教育选项推进,而过于激进的教学思想也衍生了诸多的病态教学结构,如应试教育便是其中。要知道,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使之能够以正确的思想去思考与认知这个世界,而传统文化的应用无疑能够弥补现代应试教育中的这一空白。为此,中华传统文化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从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其便会缺少凝聚力。回顾我国历史上的诸多民族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个人利益,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第二,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更多是指一个人的德育精神境界,教育重在育人,而育人的基础是教会一个人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宣扬尊老爱幼和奉献社会等传统美德,这些均为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第三,和谐发展精神。和谐发展精神的主体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还包括生态自然和谐与人格和谐等方面,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标准。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渗透必要性

1.提升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种无形资产,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与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中职学生而言,在其专业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无论对其学习成长,还是日后的就业,均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文化能够引导一个人从正确的思路去看到问题,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作出诸多正确的决定,而这个作用实际上是提升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一种体现。为此,在传统文化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渗透任务中,提升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就要做好相关文化教育指导工作[1]。

2.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且对不同的文化学习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得以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中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化进行分析,并从他们的差异化中找到正确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要知道,传统文化具有诸多的演化形式,除了书本上我们能看到的传统古典文化思想,还有诸多作用到实体的传统文化,如中华传统木雕文化、剪纸文化、戏曲文化等。为此,教师在文化的渗透中应优先了解学生的学生诉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能够得到增强[2]。

三、我国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1.中职学生文化素养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生多为中考失利的一些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在中职院校接受教育时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计划,从而影响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此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也普遍偏低,加上生源参差不齐,从而使得教师的教育指导工作也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为此,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教师并没有结合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管理,这也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不能从课堂上获得来自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久而久之,甚至还会有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严重阻碍其日后进阶学习的发展。

2.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能力素养对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工作开展应当重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接受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然而,纵观目前我国中职幼儿专业的传统文化渗透情况,部分教师不仅没有摆正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甚至其自身对传统文化思想也没有正确的认知,这样的师资力量根本不能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性作用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众多中职教育工作者出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有限,如果在任职过程中不能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那么其便很难在专业化教育中做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工作。

3.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缺乏人才培养目标

幼儿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结合其日后的工作岗位特征进行考虑,幼儿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往往从事与幼儿学习工作相关的内容,进而其能力素养也要靠近幼儿教育本身。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均具有一个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在中职幼儿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其传统文化的渗透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教育质量。然而,就目前我国诸多中职院校的发展情况而言,其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不仅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也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培养目标,人才教育仍然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创新思维意识、传统文化的认知均未能充分在课上得到落实[3]。

4.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中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较少

传统文化元素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中的渗透具有多元性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其不仅能够帮助中职幼儿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正确育人意识,进而促使他们走向今后的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开展幼儿展开教育。然而,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需要确保一定的素材量,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并从中受到教育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管理中,其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涉及还不足以支撑相关的教育要求与标准,在具体教学开展中也很难保证传统文化的教育性意义得到发挥。

四、传统文化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若想全面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其教育性作用的发挥,其首要的工作任务便是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唯有确保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才能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师在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其应当与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推进:第一,聘请优秀的国学专家进行讲座。专业的国学专家在进行授课时往往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精髓进行挖掘,而且其授课的形式也通俗易懂,更适合教师培训指导,而且能够以成人化的视角和教师共同探讨,对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二,开设本班阅读课。阅读课中可以渗透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这个过程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第三,举办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工艺活动。中职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其正确的文化传承意识[4]。

2.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丰富文化创设教材

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管理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亦应当重视对课堂文化氛围的渗透,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比直接教学拥有更好的教育效果。为此,中职院校的课堂可以进行适当的装饰与点缀,如在教师的墙壁上张贴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海报,以此来烘托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教学环境。其次,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在实训室、画室和琴房等地布置课程相对应的传统文化,这样便使得整个学校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创设亦可以与地方的传统文化进行相连接,这样还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5]。

3.创新文化教学模式,提升文化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没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不利于专业教育质量的保证。为此,创新文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应当充分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中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也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开展。例如,当下“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了新时期的主流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将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然后以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综合教学,这样可以全面提升文化教学效果,同时亦提升学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4.建立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当制定一个明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教师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工作,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解决。传统文化的渗透亦要在教学目标下分段推进,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将不同的文化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计划实施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指导:第一,开展道德与艺术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的文化内容,通过诸如此类的优秀古典文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认识;第二,开展“走出去”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形式的教育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定期开展“书画比赛”或“艺术展览”,此类脱离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和了解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6]。

5.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渴望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同,进而在课程评价中可以进行创新,全面迎合学生的诉求进行评价指导,并从评价指导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既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指导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方面的评价指导,而这样的评价模式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疏漏,不利于学生针对性地提升自己。为此,教师需要对课程评价模式进行创新,如开展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课程上还可以建立学生自评模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进行表述,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清晰的文化素养认知。最后,课堂上还可以开展“生生互评”,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对同一文化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若能推进生生互评的课程评价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相互成长,对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指导也具有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不断改革,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具有正确的文化输出意识,而这便要充分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媒介,从而才能帮助广大幼儿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标准。总之,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并让学生以正确的教育形式回馈给幼儿教育及社会。

猜你喜欢

中职素养传统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