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2-02-09楚艳艳何建新欧康康任改焕黄伟韩
楚艳艳,何建新,欧康康,任改焕,黄伟韩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对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全日制专业型学位硕士,也称应用型硕士,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应用中的问题。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面向工作岗位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从过去的研究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其培养模式和方法必然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然而,作为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体高校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高校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基础问题探讨,实际应用生产较少,课题的设置偏基础理论较多。另外,对于应用性课题,课题所需的仪器设备一般高校不具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企业在师资、资源及基地建设方面的优势,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逐渐形成,成为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模式,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和联合基地建设方面。
一、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的制订
在培养方案制订方面,沈悦等提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要考虑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相结合、校企联合课程如何设置、校企双导师队伍如何建立以及长期、短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块的设置[1]。闵富红等针对电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提出构建“培养学生、助力企业、解决就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方案,并提出在培养方案中落实“双师型”培养模式、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及优化奖惩体系等举措[2]。申志兵等人认为,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订之前,要广泛深入社会、用人单位等进行调研,再由学校主导、企业工作站专家和社会其他专家共同参与讨论来联合制订[3]。岳建伟等人提出因课题而选课,让学生全面掌握培养方案,了解课程设置和学分结构,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4]。张玲等人指出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制订与职业发展、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一体化、三阶段递进式”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5]。
二、校企合作模式建设
在培养模式方面,杨晶巍等人提出了以横向课题为基础,从学校管理部门、导师、企业/社会三方入手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立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和三方交流平台与多级反馈机制[6]。邵大伟等人基于“双元型”理论,从招考、培养方案、导师队伍、培养载体、教学、培养质量、就业环节等方面提出三个层次双元模式理论框架,包括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型双元,学科、企业结构型双元,师生、员工情景型双元,并明确其实现路径[7]。龚俊杰等人提出建立校企协同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完善基于达成度评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8]。程永波等人提出,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化培养体系[9]。李冬等提出了五步法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施模式,包括联系企业、审核企业、选拔学生、企业实践和校企检验,开展校企“无缝对接”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10]。王应密等人提出设立预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导师遴选标准和制度、以大中型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基于利益共赢点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实践能力多元评价体系[11]。何小东等人提出了“学—研—产”相结合的联合培养三阶段模式[12]。贾兴文等人认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是参与工程实践、科研项目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建立联合研发平台等[13]。杨永菊等人提出构建“分阶段分层次多主体复合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学研交替的“分层分段多维复式”模式[14]。董国利等人根据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需求,采取临床硕士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既节约了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也满足了临床专硕的临床实践需求[15]。王建华等人针对材料工程专业,提出了“双导师”“双平台”和“人才培养+项目”的“两双一结合”的培养模式,这对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6]。吴玉德等人分析了校企协调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校企协作组织、完善丰富协作方式、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17]。
三、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建设
在双导师制研究方面,校内导师的选聘及考核具有明确的制度,因而主要建设在于校外导师的选聘、管理、考核及激励以及校内外导师如何深度融合进行指导。在校外导师选聘上,校外导师的选聘应该是多维度的[18];应当注重其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培养能力[18];需要具备能够从应用、科研等领域提供高层次的指导[19]。在管理方面,沈爱宗等人对双导师制的管理需要学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同时企业也应设置相应的部门[19]。姚国章等人指出应全面加强对校外导师发展的统一部署,通过建立和健全针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20]。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以项目研究—实践实验—岗位实习为载体[21], 建立基于项目的导师队伍,打造灵活的校外导师制度[22]。在校内校外导师融合指导方面,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制应明确各方责任,优化责任机制,调整各方利益,实现协同发展[23]。另外,在校外导师参与指导方面,可通过案例教学,激发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活力,发挥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独特作用,突破校内外导师的障碍,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24]。但是,双导师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企业冷、高校热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缺乏双导师制建设制度保障,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够[25-26]。
四、校企合作联合基地建设
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面,熊海晶等人认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管是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27]。王凤兰等人指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完善的科研及生活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28]。陈为峰等指出在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对象上,学校应注重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研发基础、乐于创新、社会责任心较强的科技型企业作为联合培养基地[29]。在如何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方面,邹登峰等人提出以校企战略联盟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搭建高层次平台,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实现校企领导层、双方导师和研究生三者之间价值观和成就感的有机结合[30]。初旭新等认为,应以建设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为牵引,采用科研项目+组织制度保障的合作创新模式[31]。王勇等指出联合基地的功能定位应由“综合”向“专业”转型、环境建设由“短期”向“可持续”转化,参与主体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合作”转换[32]。于永进等提出企业应为进基地培养的研究生建立培养档案,明确联合培养目标任务书,并分阶段考核与评估研究生的学业进展情况[33]。刘小勇等指出,高校与企业间要本着长期、稳定、深度合作目标态度,共谋共赢的合作态度建立联合实践基地[34]。
五、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高校、企业而言,可以各取所需,各自发挥长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真正接轨。然而,在高校纷纷推广校企合作培养双元化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的当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教育背后却存在诸多尴尬和许多问题,主要为:
(1)在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往往仅列出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但对校企如何进行无缝衔接,校企如何分工与合作,学生到企业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不明确,对学生实践考核企业的参与度较低。另外,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未体现于企业、行业的参与度。
(2)在培养模式方面,校企协作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缺乏行业的声音和需求,且企业在培养过程中主体地位认识不清[35]。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对研究生培养目标认识有差异、校企管理不到位、积极性差,研究生课程设置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36]。另外,高校与企业双方合作不深入,教育资源紧缺,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的课程与实际脱节,研究生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且实践环节未落实[37]。在培养模式中,应转变思路,树立市场化、教育多元化理念,创建政府主导的专业评估机构,构建标准化评估体系,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制度[38]。
(3)在双导师建设方面,双导师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仅挂名而无实际指导的现象。出现该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校虽出台了相应的遴选、聘任企业导师的标准,也明确了企业导师的责任,然而,学校对企业导师的考核却力不从心,因为学校对企业导师没有约束,企业导师的重心还是在企业生产上。另外,企业导师以何种方式参与指导,无固定模式和标准,如何进行考核也无法进行量化。
(4)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存在着学校投入不足,企业缺乏联合创建的动力、配套的国家政策法规不到位、合作单位参与度不够、校企联合作用不明显、沟通较少、研究生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实践环节欠缺、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等问题。因此,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应加强校企精准对接、加大合作力度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监控[39-41]。
(5)根据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查[42],企业关注的是学位论文课题的应用实践性,导师关注的是项目课题中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学生关注的是校企联合培养为其就业带来的好处。可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每个体系的关注点不同,如何进行各个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落地化、实质化推进的重要方面。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培养过程中,参与主体有高校、企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何将高校导师主动性、企业参与主动性、研究生主动性真正融合,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定位与培养目标实现需要突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