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回顾与反思
2022-02-09宋珈苇
宋珈苇
(重庆大学 重庆400000)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提到:“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1]因此,跨国信息的流动,即国际传播,自国家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
一、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
新中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正式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这一时期,中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加,国际传播任务的加重带动了对于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此外,高考制度的恢复也促进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恢复与重启,因此,国际传播专业的建立及其人才培养得以推进。
正如李建新所言,“中国新闻教育以中西结合、应用为主起步,以实际国际化为最终目标,[2]”新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人。
我国关于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开始于国际传播研究。早期学术研究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是北京广播学院于1999年出版的国际传播研究丛书,包括刘继南主编的《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等,随着学科建制的完成,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也日渐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反思人才培养短板
为了研究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杜骏飞采用访谈加量表的方式对多位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测量,最终指出,我国的新闻教育以及培养模式存在系统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教学规程等方面,具体而言,就包括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与国际新闻传播界的交流等[3],这一分析结果也从另一方面展现出,我国在国际传播实践以及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关于人才培养短板的研究主要凸显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创新性不足;其次,国内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并没有具体清晰的方案,主要表现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
我国现存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一,便是模式缺乏创新。虽然以三大知名院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主的国际传播教育模式已逐步形成并得以推广,但“注重国情教育,辅之以新闻业务能力培养,要求熟练的外语能力以及相关的媒体实习经验”这一模式仍然是以大学为主导,主要在学校内展开,虽然伴有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因为未能建立相关院校与媒体业界的联动机制,并且新闻传播教育创新也没有跟上传媒业的迅速变化,导致创新力度体现得也不够充分。邓建国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最初成立国际新闻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对于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存在课程设置本科化、公共必修课缺乏新意等问题,培养项目的高端性与特殊性不足[4]。
此外,通过对本科、硕士以及博士不同阶段中美国际传播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的国际传播课程虽然也有自身特色,但总体而言专业性、复合性都有所欠缺,且培养呈同质化趋势——培养方向较多,但课程设置无明显差别。刘笑盈等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设置专业性及层次性不足,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深入[5]。
三、革新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传播人才这一核心培养目标,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不断革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晓虹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已然来到了国际传播的前沿,所以,国际传播规则、其他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新闻风格对于如今的传媒学子,即未来的传媒人而言,也是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的,基于这些知识之上的报道实践,才能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新闻传播国际影响力的增长[6]。基于全球化、全媒体语境不断发展这一实际考量,唐润华提出国际传播人才应该是不同新闻传播人才的综合群,不仅仅要有对内对外的内容生产,更应该由专门人才完成内容产品的营销、战略规划方面的管理等流程[7]。
雷跃捷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等层面均有调整,他进一步总结了我国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学到的经验,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8]。范东升则认为,学界与业界一直强调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并基于这一要求之上开展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改革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闻传播实践者。总体而言,有志于从事国际传播事业的学子,既要有参与国际新闻竞争的雄心与信心,也要有合格的外语水平,基于这些完整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深度参与国际交往,完成国际新闻报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创新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范式。
不同学者通过观点的讨论与交融,最终提出这些具体可行的举措,不仅是对新闻传播人才国际视野的重视,同时也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四、探索人才培养策略
学界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大都从现状分析出发,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和建议。
洪丽等人强调国际传播人才的外语传播能力,所谓外语传播能力,即除本土语言之外,具备运用他者语言技能提升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她强调,面对复杂的国内国外传播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应该成为国际传播人才十分重要的素质,因此,语言基本功、对于本土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对于国际传播实践者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9];针对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这一话题,高晓虹认为要强化国情教育,增强传播使命感,传播人才应该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更冷静更客观地进行对外报道;此外,除了接受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应该鼓励新传学子走出国门,坚持海外实践,培养全球传播视野,在文化的交流与实践中不断取长补短,完善和丰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内涵,从而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能力,最终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10];在雷跃捷看来,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努力实现了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进阶[11]。由此,他提出转变培养理念、培养对象国内外并重以及重视跨国培养等策略。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既是重视跨国传播能力培养的重要表现,也是加深国际传播人才家国情怀的有力举措。据钟新等人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许多国际传播硕士选择进入媒体行业从事国际传播事业,其动机便是源于讲述中国故事和沟通中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足可见跨国传播理念对于传播人才以及整个对外传播格局的重要意义。
结语
基于已有研究大都采用较为宏观的视角对国内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多聚焦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较少以被培养者,例如高校国际传播专业学生和从业者的视角展开。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可更多关注到整个培养环节的“受众”角色,采用深度访谈等形式了解现存培养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次,围绕从事于国际传播的工作者而展开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诸如“国际传播者应具备哪些必要素质”等经验性探讨,对于其专业出身与从事职业的适配性似乎很少引起学界关注,实际上并非所有国际传播工作者均毕业于国际传播相关专业,由此可引发关于已有的培养模式与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