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四维思考
2022-02-08南泽艺寇跃灵
南泽艺,寇跃灵
(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 05001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历史,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党全国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组织高校大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要将“四史”学习作为大学生砥砺初心、淬炼自我的“终身课题”,学深悟透“四史”的丰富内容,准确把握“四史”的内在逻辑,不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一、高校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历史逻辑
(一)回顾历史,把握历史规律
全党全国开展“四史”的学习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追忆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敢闯敢干,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淮海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参观考察,回顾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回顾的目的不只是回忆往昔,而更多的是挖掘历史,使跨时空的革命精神鼓舞当代人继续奋斗。通过回顾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汲取丰厚滋养,可以激发人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而,高校大学生要加强“四史”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回顾历史,梳理历史逻辑,总结历史规律,突破以往的历史认知局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传承历史,开启历史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15,“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5。在全党全国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除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和借鉴不同历史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应对多重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历史,推动历史的发展,开启新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注重学习历史,注重总结失败教训,注重学习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品格,这一优良品格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升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现实问题,中国在拥有各种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只有学习“四史”,以史为鉴,开拓未来,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主题、理解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当前,在全国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思想凝聚力、历史修养度、政治觉悟性。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准确地把握国情,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传承历史智慧。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为学习“四史”奠定理论基础。在学习“四史”中,汲取历史的营养,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真正把“四史”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指导实践,在认识世界中改造世界,在认识历史中开拓未来。
二、高校大学生学习“四史”的理论逻辑
(一)“四史”理论学习需要学践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四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学习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四史”学习不能停留在灌输理解、参观考察、描述演示等层面,而是要将“四史”学习的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大学生通过“四史”学习,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政治品格,在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增长智慧才干,磨练能力,提升实现梦想的动力。这些学习教育可以推动历史理论的整合、凝练、分类、提升,促进“四史”在理论上的归纳总结、凝练创新,高校大学生将“四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学习,是科学要求与发展必须。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就必须加大对“四史”相关课程的设置比重,开设相关专题研究,例如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党的建设、国家崛起、改革开放等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不断加大“四史”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比重,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四史”教育。
(二)“四史”系统学习需要融会贯通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各有侧重的线索与内容,但相互之间绝非孤立的,而是一个理论逻辑内在贯通的完整体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串起“四史”的鲜亮纽带。高校大学生正值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要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基础,注重“四史”内容上融会贯通、逻辑上环环相扣,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四史”学习结合起来,打通学、融会学、贯通学,借鉴先进理论经验,增长智慧和才干,不断提升理论总结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让思想与时代同行,辨明时代方向,担起时代使命。
三、高校大学生学习“四史”的现实逻辑
(一)历史可以照古今,参未来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饮水思源,不忘历史。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习历史除了要学习历史智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史明志,吸取历史教训,避免走过去的老路、弯路,时刻让我们保持头脑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2〕13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功利色彩凸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学好“四史”,接受“四史”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可见,学好“四史”能够让大学生贯通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把握历史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在学习中考察历史真相、把握历史规律;能够让其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二)历史可以供营养,输精血
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历史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心血,可以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提供一脉相承的历史经验,便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3〕405。学习“四史”对于大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对于认识我们当前历史方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通过加强“四史”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党的艰苦奋斗过程中,汲取营养,吸收奋进的力量;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正确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学习历史中,大学生可以从中不断汲取营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承担历史使命,开创人生新境界。现实要求大学生要吸取历史营养,凝聚历史力量,开拓历史方向,在历史的学习中为个人成长成才和现实发展提供更重要的指导遵循。
四、高校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实践逻辑
(一)善思善理,树立科学历史观
“四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实践史,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学史力行”是学习“四史”的最终落脚点与归宿。大学生唯有在思考、理解和梳理过程中才可以厘清历史的演进规律,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科学对待历史,在“四史”的学习教育中涵养优质历史思维,培养较高历史修养,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将“四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四史”教育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自觉学习、传承与践行历史使命,把准历史发展的方向、认清现实,准确定位国家、民族、个人的历史命运与历史方位。高校必须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学习一系列相关内容,通过对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使大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高校要针对性地建立“四史”相关学习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研修,参观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等。坚持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校外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校内进行学习教育活动,打造“四史”教育新平台,让“四史”教育实现入脑入心。
(二)求实求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博弈已经愈演愈烈,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西方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强的清醒剂。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将“四史”的学习教育置于前所未有战略高度,就是要督促全党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求实求真,在探索与追求真理过程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四史”是完整的历史理论体系,其中覆盖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创业发展史,充分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越性与科学性,大学生唯有在深入学习“四史”的过程中方可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科学性、历史的脉络性和历史的逻辑性。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与渗透,高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就要做到全面批判、全面辨析,只有求实求真学“四史”,才可以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掌握“批判的武器”,集聚历史理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