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城市书房建设探析*
2022-02-08赵丽梅
关 淦 ,赵丽梅,2
(1.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引言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2018年3月,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设立文化和旅游部,对文化事业、产业,旅游业进行统筹规划管理[1],“诗和远方”得以结合前行。2020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旅深度融合对统筹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和旅游业,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作为文化和旅游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然并已然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延伸路径和重要创新形式,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温州市图书馆推出的“城市书房”这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改变了“一城一馆”的图书馆建设布局,构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创了区域内全民阅读的新局面,带动全国掀起了城市书房建设的浪潮。
2021年4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第五部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旅服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有助于宣扬地域文化特色,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旅服务,构建广泛连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书房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2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书房研究及建设现状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旅游融合互促的天然性与可能性。城市书房延伸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和服务,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广度的重要补充,对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关于文旅融合已有大量的理论思考及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维度:
(1)文旅融合相关概念及图书馆与旅游的关系等相关理论研究。傅才武(2020)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外在形式及背后的逻辑详细解释了关于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文旅融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王世伟(1995)认为图书馆具备旅游的功能,图书馆与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三大要素游、购、娱有着密切关系[4];刘贵富等也提出21新世纪的图书馆也应具备旅游功能[5]。
(2)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黄安妮(2020)用服务创新四要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下的服务创新路径的价值[6];周淑云、卢思佳、冉从敬(2021)[7]和王世伟(2019)[8]5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实现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3)图书馆文旅融合相关实践案例等。王自洋等(2021)根据长沙市图书馆“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的具体实践情况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方式进行了分析[9];王世伟(2019)分析了国内公共图书馆会展旅游、民俗书吧、天津滨海图书馆成为知名景点等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代实践案例及其创新意义[8]3-4。
国外对于文旅融合式的图书馆建设早已开始实践。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是西雅图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是旅游者们光顾的著名景点,现今的曼彻斯特图书馆已是当地著名的旅游地之一[10]。都柏林的爱尔兰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每周六下午在馆内提供有关当地历史遗迹的参观,其中就包括对阅览室的参观[11]。部分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寻求政策合作推进跨界融合,如2000 年成立的伦敦图书馆管理局确立的十大目标中就包括了“在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框架下积极开展工作,寻求并建立跨领域的有效合作”[12]。
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在设计之时除了保证阅读环境也会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如2002 年落成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由全球许多国家共同合作,其建筑外观高雅优美的倾斜圆面向全世界演绎了古埃及的太阳神文化。该馆自落成以来,旅游参观者如云,图书馆为此专门在超大多层的空间中设立了一个由玻璃围幕组成的高位观景台,既方便游客欣赏图书馆大厅的全景和导游的讲解,又能避免对读者的干扰[8]2。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态势,虽然文旅融合背景下关于图书馆的建设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关于公共图书馆功能的重要延伸和服务创新形式——城市书房在文旅融合背景之下的建设研究议题相对较少。虽然国外对于文旅融合背景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已有实例印证与阐述,但还未形成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其关注重心为社区图书馆建设进程,城市书房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更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特色,因此国外鲜有关于城市书房建设主题的相关研究。
3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的起源与特点
3.1 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的起源
城市书房的前身为各地所开设的24 小时自助图书馆。2005年东莞图书馆率先在其馆内建立了国内首个24小时开放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天候服务。随后2008 年深圳图书馆在市区内各类公共空间布局了大量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用于图书借还。2014 年,温州市图书馆在县前头分馆馆舍基础上建设了首家馆外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因其环境舒适、图书资源丰富,上座率较高,读者反响热烈,因此温州市图书馆又建了5家,并面向市民公开征集命名,最终将名称统一确定为“城市书房”,此为“城市书房”这一名称的首次出现。因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终使得这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以“城市书房”为名,在全国普及开来[13]。
在温州城市书房的建设经验之上,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结合当地地域及文化特色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大规模进行城市书房建设,目前全国已有至少29 个省(市、自治区)的193 个地级市已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14]。
关于城市书房,目前暂无统一定义,但城市书房建设走在前列的一些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对其相关概念已有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概括总结。2020年7月29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办法》中提出,城市书房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一体化服务,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场馆型自助公共图书馆[15]。根据2020 年12 月31 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洛阳市“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建设管理办法》,“河洛书苑”城市书房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采用自助设备,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书报刊阅览、自助办证、自助借还等服务项目,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文化服务设施路径[16]。
3.2 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特点
3.2.1 政府主导
城市书房的产生是在政府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下,公共图书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社会公众对更高文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产生的探索创新行为,在这一创新模式得到社会公众认可之后,由政府牵头进行统一布局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管理,并进行后续的监督和规范。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体现在政策引导、牵头建设以及各类资源支持上,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3.2.2 总分馆体系
城市书房与以往公共图书馆一城一馆、一区一馆的布局模式不同,采取以一带多的形式,分布在城市的各类公共空间,由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为总馆,各个城市书房为分馆纳入总分馆体系中。建成后的书房纳入城市书房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统一标识名称、统一设备标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业务管理平台、统一资源配置及流转,城市书房管理体系内的文献、数字资源均统一由当地公共图书馆定期调配。
3.2.3 多方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力量参与是城市书房建设的一大特点和创新点。城市书房在布局时会考虑诸多因素,如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交通便利程度等,使得读者获取阅读服务效率最高,进一步达到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这一重要目的。综合多种因素,城市书房多分布在大型社区、商场、公园、企事业单位、景区等社会公共空间内部或临近街区,在政府的牵头主导下,积极寻求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以资金直接投入或免费提供城市书房建设用场所,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认领、冠名、资助等方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社会化方式减少了需要政府大规模资金投入、建设效率较低的情况,还盘活了社会资源,实现了多方合作共建的局面,为城市书房大范围铺开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建成之后,除了公共图书馆或政府对城市书房进行日常运营与管理外,事业单位、企业、街道社区等多方社会力量还会参与城市书房的运作维护,城市书房也成为提供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和场所。
3.2.4 自助式24小时开放
城市书房是24 小时开放的自助阅读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自助借还机,实现无人值守免费开放,读者凭身份证、市民卡、读者证皆可入内阅览、借还图书,并且实现和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最大程度上为读者提供全域、全时段的精品阅读服务。
3.2.5 规模小、服务精致
城市书房在设计时遵循“小而美”这一基本原则。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50m2,遵循普遍均等原则,按照服务半径1.5km,或服务人口5 000人要求布点,“15 分钟阅读圈”内不重复设点[15]。建筑外观融入当地文化色彩和所在公共空间风格元素,整体装修风格清新简约、环境优雅、特色鲜明,部分面积较大或具备条件的城市书房,会进行功能分区,单独设置专门的少儿阅读区等,阅读氛围浓厚,阅读环境舒适宜人。除阅读环境引人入胜外,内在基础设施更彰显人性化,不仅处处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少城市书房还配备了冷暖空调、饮水机、急救箱、老花镜、雨伞等便民设施。
4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城市书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优化维度
4.1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城市书房建设面临的困境解析
随着国内社会环境愈加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演进,任何行业和组织都面临着持续的不确定性和无法判断的未来,曾经依靠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壁垒的组织,也面临着外界甚至跨界的其他领域发展的挑战,各种非直接竞争和大环境使得组织陷入窘态,传统的组织边界局限性日益凸显。伴随挑战,行业边界愈发模糊和竞争壁垒逐步消失,使得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在进入或者试图进入与核心业务不相关的领域,几乎所有行业都未逃过跨界和被跨界的洗礼,跨界和合作的热潮不断高涨且愈演愈烈,而文旅融合也是在这一必然趋势之下国家层面所做出的顶层设计。虽然城市书房是得到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创新组织形式,但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要求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首先,在文旅融合背景中,城市书房的建设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城市书房主要分布在大型社区、商场、公园、企事业单位、景区等多个公共空间,如何将城市书房的建设契合到所分布的空间位置,达到和谐圆融的情境,在提供高质量阅读服务的同时又实现宣传文化的效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17]。
其次,城市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分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但也并非服务体系的核心,其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听从安排”,自由度有限,难以发挥出全部的服务效能,导致了对用户的认知教育度不足,相应的也造成了用户对城市书房的作用、功能认知度不高,对其期待值过高或过低,满意度较差,长此以往难以形成公众对城市书房的信赖。
再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书房不可避免会受到旅游行业的约束。与以往的公共图书馆用户相比,城市书房的用户由本地读者扩充为“本地读者+游客读者”,所提供的服务也融入了旅游的部分内容,城市书房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场所,在融合创新过程中是否会忘记初心逐步变成“营利性文化经营”场所也需要时刻警惕。除此之外,城市书房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如果无法合理规划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就会面临“游客读者难以进门”或者“本地读者被赶出门”的失衡情况,城市书房的建设运行能如何不忘初心、坚守服务初衷也是其需要时刻深入思考的问题。
4.2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的优化维度
面对文旅融合背景所提出的新要求及其可能存在的挑战,城市书房作为“生长着的有机体”,如何在不失去初衷的情况下抓住机遇保持开放和进化,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将其建设成为更高效的“共生型组织”,树立共生的理念以及协同行动来完成可持续发展,成为契合环境、契合初心的共生型组织[18]。
共生型组织是在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组织形式作出的预判,共生型组织所形成的网络中的行动主体实现了互为主体、资源共通、价值共创、利益共享,是一种基于用户价值创造和跨领域价值网高效合作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关注如何创造合作价值,实现与跨界伙伴的共生与共创,洞悉并掌握共生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帮助组织面对挑战不断成长,进而实现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高水平发展。
共生型组织的生态网络的优势在于摒弃了传统单线竞争的线性思维,打破了价值活动分离的机械模式,真正围绕顾客价值创造发展,将理解和创造顾客价值作为组织的核心,进而使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以及参与主体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相互衔接、融合以及有机互动。
4.2.1 建立基于共生理念的组织信任体系
跨界和技术革命愈演愈烈,任何组织已经无法获得坚不可摧的核心竞争力,即使获得也难以持久。当组织面临发展进程逆势、寻找机会的时候,共生信仰就是集体价值的关键所在,组织一旦共生信仰缺失或者薄弱,就会失去创新力和信任感,甚至失去发展的方向。在将城市书房建设成为共生型组织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明确而坚定的共生信仰,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政府或公共图书馆应使每个城市书房意识到它们并非孤立的个体或简单的联合,它们是一个共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于一个城市的社区、街道、公共空间之中,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彼此互相加持、互动生长、共创价值、共担风险。这份共同的文化认知既有让城市书房向前坚定发展的信念,也有协同其他组织、行业共同发展的热情,使不同的公共空间达到和谐统一的情境,才能在面对风险挑战时更有生命力。
4.2.2 建构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服务体系
对共生型组织而言,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唯一真实可靠的确定来源是用户,用户成为组织间的价值集合点,组织以用户为核心进行构建,用户在组织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权重需要提得更高。城市书房需要突破被动服务的思维模式,跳出为特定区域读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框框,以“人”为核心[19],建立沟通机制与读者用户直接互动,倾听用户建议,切实理解用户的需求,聚焦用户的体验,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大数据为城市书房用户提供更具体的个性化服务,寻找并创造新的用户价值需求,形成“市民读者+游客读者”的双读者体系。在推动用户成长的同时促进组织进步,成为“生长着的有机体”。
4.2.3 进一步提升城市书房整体运行效率
以往提高组织效率是通过“分工、分权、分利”得以实现,而如今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整体效率,包括组织内部效率和组织外部效率两个维度,而实现整体效率提升便转向了组织间的合作协同程度。城市书房目前的建设进程是由政府政策引导、统一命名、整体规划布局并采用社会化方式进行建设,文献资源由当地公共图书馆统一调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组织个体,缺乏了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整体效率无法到达最高,也难以实现个体个性化服务创新,在建设成为更加高效的共生型组织的过程中,应赋予各个城市书房一定的个体行动权,但彼此之间应互相成为主体,主动与其他城市书房进行馆藏资源的流通合作,实现服务业务的协同协作,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避免出现“孤岛式”的城市书房。广泛将新兴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应用到城市书房与旅游的融合进程之中,打造统一的城市书房文旅服务平台,加强城市书房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利用技术提升协同效率。当城市书房拥有整体行动力时,城市书房的整体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服务效能才能得到更好实现,才有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稳定持久地为用户提供文旅公共文化服务。
4.2.4 突破组织边界寻求跨界合作主体
用户的需求快速提升、技术复杂程度不断变化以及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使得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组织、行业边界被不断颠覆,跨界的潮流不可阻挡。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书房发展建设过程面临着其他行业的跨界冲击和新的要求,城市书房不能仅限于已形成的固有建设模式,应放弃固有的行业优势与服务习惯,突破日常化、封闭式时间空间管理方式,以开放学习的心态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同的行业优势。城市书房应主动寻求开放,不断打破组织内部边界、图书馆外部行业边界,协同构建一个广泛连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如旅游业、文创业、教育、公益等行业寻求跨界合作,如推出官方授权的特色文创产品、研学旅游、民俗书吧、行走阅读等新的服务形式和运营模式,让更多的行业参与到这个文化服务体系中[20],化竞争为合作,不断加深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为可持续发展布局,造就更加完备的文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 结语
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与文化旅游融合互促空前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二者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完善和服务机制创新。城市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延伸路径和重要创新形式,理应被倾注较高的关注度,在追随文旅深度融合浪潮的同时,城市书房也要保持自身文化宣传、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特色,坚守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身份认同,将其建设成为高效的共生型组织。